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新加坡這條街最「神氣」,讓你一次拜訪4大宗教神明

新加坡這條街最「神氣」,讓你一次拜訪4大宗教神明
圖片來源:紅螞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條神聖的街道就是滑鐵盧街,全長雖然只有700公尺左右,卻有不少重量級教堂或廟宇坐鎮。在新加坡,大家一提起這條街,總喜歡用它的俗稱「四馬路」來稱呼,沒錯,新加坡最著名的「四馬路觀音廟」就坐落在這裡。

猶太人在1830年來到新加坡,在法律,醫學,商業和教育領域都有傑出表現。後來,這些猶太人的後代繼續定居在新加坡,並創建了這座教堂,它不僅僅是宗教場所,也是猶太社群交流活動的空間。

雖然猶太人在新加坡是個小族群,但透過這座美麗,帶著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教堂,遊客不但可以了解到殖民時期的猶太教堂建築風格,它也在某種程度上折射出當年猶太人社群在新加坡的生活面貌。

2365788064_d6fda7386a_b
Photo Credit:Mike CC BY SA 2.0

明古連清真寺(Masjid Bencoolen)

紅螞蟻介紹了華族印族的廟宇,還有傳自西方的教堂,怎能忘了介紹伊斯蘭教清真寺呢?

清真寺
圖片來源:Google Maps
古連清真寺位於滑鐵盧街隔壁的明古連街。明古連清真寺雖不在滑鐵盧街上,但只需過一條街就能找到它了!

明古連清真寺原本也建於19世紀(1845年),不過在2001年曾翻新過,成了一棟12層樓商業建築與服務公寓結合體的一部分。翻新過後的明古連清真寺可容納1100名信眾,於2004年年5月重新開放。

從清真寺的官方名字和裡頭的看板來看,明古連清真寺其實還保留了它創始時的印族傳統。它們的講道和宗教課程都有以淡米爾語進行的哦!

167114_192463534103567_3897350_n
Photo Credit:Masjid Bencoolen

「跨宗教」拜拜在新加坡並不新奇

據紅螞蟻的觀察,新加坡人對種族信仰始終秉持著一顆開放的心和包容的精神。比如,到觀音廟拜拜的華人,還會到隔壁的印度廟上柱香,印度人也會到華人的寺廟去拜拜,似乎沒有什麼忌諱。

就連四馬路觀音廟周邊攤販售賣的花,也是「多元宗教」的:新鮮的菊花與蓮花用於供奉給觀音菩薩,塑料茉莉花則用來供奉給印度神明。

《今日報》曾訪問華人香客為什麼會到印度廟上香,該香客表示他自己只是跟風,看見別人拜,他就去拜也有香客表示:

「你拜的神明越多,不就會得到更多好運嗎?」

如果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那紅螞蟻覺得新加坡最美的一道風景,肯定就是我們的多元民族與文化。

本文獲新加坡紅螞蟻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