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波希米亞狂想曲》到《搖滾太空人》:看傳奇音樂名人的同志困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搖滾太空人》的男男親密畫面到底有多長?親密程度到底到哪裡?答案:5分鐘。床戲只有一幕,大約30-40秒。
文:周舒儀
去年《波希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的大獲成功,讓今年上映的《搖滾太空人》(Rocketman)備受矚目,前者為皇后樂團(Queen)主唱佛萊迪墨裘瑞(Freddie Mercury)的人生側寫,後者則是由艾頓莊(Elton John)親自監製的自傳。
同樣描述傳奇音樂人的跌宕人生,這兩部電影的故事走向有耐人尋味的相似度:佛萊迪與艾頓莊皆是英國人、年紀輕輕就展現驚人的天賦,不僅年代接續,讓兩位正式展開職涯的關鍵經紀人是同一個:
他們一出道便大受歡迎;在名利雙收時都因為雙性戀的身分而墮落掙扎,且他倆還是好朋友。有趣的是,《波希米亞狂想曲》與《搖滾太空人》都由導演戴克斯特佛萊契經手與拍攝。
儘管戲裡戲外有那麼多共同點,《波希米亞狂想曲》與《搖滾太空人》是兩部大相徑庭的作品。《波希米亞狂想曲》是客觀看待皇后樂團的歷史及佛萊迪的人生,將歌曲創作及樂團發展的過程重新演繹;《搖滾太空人》則是艾頓莊親自提案開發而成,他以主觀的角度回顧自己的過去,因此無論電影裡的情節是真是假,都代表著私人意義。
被略過或刪剪的同性戀畫面
相較於傳奇人物的生平會如何呈現,《搖滾太空人》在上映前的最大話題其實是電影尺度。由於故事從頭說起,艾頓莊的成長-掙扎-救贖皆展露在銀幕上:在家庭中的孤立無助,與男性伴侶的親密關係,沈迷酒精、毒品、性愛等低潮時期等,都是人生不可抹滅的印記。這也意味著如果電影要還原真實,以上元素絕對不可輕描淡寫,即使會被審查為R級也一樣:
「我的人生不是PG-13。」——艾頓莊親筆投書《衛報》(The Guardian)。
然而就在5月31日,俄羅斯記者安東都林(Anton Dolin)在臉書表示當局把電影裡所有男男親密戲都剪掉了——吻戲、床戲、正片結束後艾頓莊與丈夫大衛芬尼許(David Furnish)擁有兩個孩子的照片。俄羅斯政府甚至把畫面自行改成:「艾頓莊創辦了愛滋基金會,並持續與工作夥伴創作音樂。」
消息一傳出,艾頓莊、演員泰隆艾哲頓(Taron Egerton)、發行商派拉蒙影業(Paramount Pictures)皆發文傳達反彈之意,認為俄羅斯政府抹煞讓觀眾認知真實世界的機會;而當地發行商則解釋此舉是為了符合法律,並非不尊重。文行至此,若對艾頓莊的往事略知一二的人,大概可能會覺得這部電影的尺度很大。
重點來了,《搖滾太空人》的男男親密畫面到底有多長?親密程度到底到哪裡?
答案:5分鐘。床戲只有一幕,大約30-40秒。
《搖滾太空人》由八大電影公司之一的派拉蒙發行,五分鐘的同性戀情節可能可以接受,但半分鐘的床戲可是並不常見——這也使得《搖滾太空人》成為荷里活的歷史。由20世紀福斯(20th Century Fox)製作發行的《波希米亞狂想曲》就對這方面點到為止,最多只到男性接吻。
儘管福斯因此被批評得要命,《波希米亞狂想曲》將同性戀情節拿捏到三分鐘,親密程度適中,便得到PG-13的分級。荷里活畢竟是做生意的地方,不可否認地這樣能夠帶來更多觀眾。
兩分鐘與一場床戲的差距
對於熟悉獨立製片或藝術電影的觀眾,半分鐘的同志親密戲有什麼好大驚小怪。以有星度的作品為例,索尼經典(Sony Classic)在2018年發行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描述17歲青少年與24歲研究生相戀的故事,水蜜桃因此成為男同志文化的一種符號;溫斯坦影業(The Weinstein Company)在2015發行的《卡露的情人》(Carol),描述的是年輕女孩與上流貴婦的戀情,而且魯妮瑪拉(Rooney Mara)有露點演出。這兩部電影都備受好評,在獎季也有很好的成績,而且似乎沒有人對明示暗示的同性戀情節有什麼意見—但是來到荷里活,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艾頓莊為了將真實的親身經歷搬上大銀幕,奔走在荷里活之間提案、說服、堅持著性愛與毒品的部分不能刪除,因為那是他人生的一部分;若被刪剪,電影的敘事就不再完整。
《搖滾太空人》的重點並不是艾頓莊在音樂生涯的發跡與顛峰,而是他一路走來在家庭裡孤獨無助,在事業起步時迷失在自我探索,在同性戀的感情裡受重傷,也在異性戀的生活中傷害別人,然後再用他最愛的音樂重新站起來。對他來說,《搖滾太空人》被列為R級是對自己及觀眾的負責,如此坦誠才能讓大眾瞭解這樣的人生。
在公布泰隆艾哲頓將飾演艾頓莊之後,許多影迷笑稱這是《皇家特工:金圈子》(Kingsman: The Golden Circle)的前傳,不過事實上,導演馬修范恩(Matthew Vaughn)才是《搖滾太空人》真正交集點與付諸實行的關鍵。馬修范恩在拍攝《黃金圈》時引薦了戴克斯特佛萊契,於是導演、監製、主角就此塵埃落定,電影隨即投入製作,最後找到了派拉蒙願意以R級發行。
一旦確定故事不會被更動調整,艾頓莊在《搖滾太空人》進行製作的時候開始抽離,僅偶爾到片場看看,將後續工作交給丈夫大衛芬尼許打理。今年五月的坎城影展是他第一次看完整部電影,與泰隆艾哲頓淚眼汪汪地接受全場四分鐘的起立鼓掌,激動之情不言而喻。
電影的時間軸橫跨30年,艾頓莊的前半段人生註定無法在兩個小時內一一交代清楚,被犧牲或帶過的部分比比皆是,不過至少自己的傳記電影並不是荷里活工廠的產物。不管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音樂劇形式,與本人風格相符的奇幻色彩,不再避諱的同性戀情節與親密畫面,他的人生遠比按部就班的流水帳還要真實。
責任編輯:游千慧
核稿編輯:潘柏翰
Tags: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