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若從語源學角度而言,恐怕現今21世紀出現在人們夢中的「剪刀」,不論是發音抑或意涵,恐怕都是「誤傳」呢,因為它原先所代表的意思並非是「剪刀」,而是「鬼怪」。
誰都希望每天夜晚都能好眠,一覺到天明,然而隨著現今高壓社會的來臨,與眾多因素,現代人所面臨的睡眠障礙也不少——若以台灣為例,早在2014年8月13日,衛福部食藥署召開的「安眠藥不是萬靈丹」記者會,指出台灣人每年使用安眠藥的顆數約為3億2700萬粒,排起來的長度達327公里,相當於中山高速公路的總長,十分驚人;而根據世界睡眠學會於2017年所公布的數據,顯示出全球近45%的人口,正遭受到因睡眠問題,威脅到生活品質和健康,人們每日的睡眠問題,日漸受到現代人們重視。
然而,除了失眠之外,大家最有感的,且最常遇到的睡眠障礙,恐怕就是「睡眠麻痺」(sleep paralysis),即俗稱的「鬼壓床」;而現今醫學科技發達,很多學者抑或醫療人士,也早已對「鬼壓床」提出科學見解,認為「鬼壓床」乃屬於慢性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即所謂「猝睡症」症狀的一種,此症狀除了以白天嗜睡、猝倒和入睡幻覺等症狀加以呈現外,「鬼壓床」便是其中一種。
而此睡眠障礙多發生在人們睡眠時,提早進入快速動眼期之際,此時身體與大腦連結的訊號暫時中斷,但當人體大腦復甦之際,身體卻來不及連結大腦訊號時,人們就會處於半夢半醒之間,想起身卻起不來,想發力卻因肌肉張力仍低,無法動彈,這時就會發生我們俗稱的「鬼壓床」的經驗,而此經驗的確難受,任誰都曾遭遇過一兩次吧?這時許多人的作法,大多口念佛經,抑或緩緩撥動手指延展到全身施力,進而起身,而就算夢醒起身,也大感不舒服。
之所以會造成鬼壓床病狀理由,現今也有很多科學提出證據,顯示出人們因日常生活的壓力過大、緊張,抑或煩惱焦慮、生理上的極度疲累、睡眠不足,或時差問題等情況下,都容易產生睡眠障礙麻痺的鬼壓床症狀。
然而,有趣的是,台灣人俗稱的「鬼壓床」,即人在睡覺時作惡夢,甚至身體無法動彈的睡眠障礙現象,在韓國人的口中則是以「被剪刀壓」(가위 눌리다,가위눌림;抑或以醫療學名「睡眠癱瘓」〔수면마비〕)來指稱,這樣的稱呼,讓人好奇起,究竟「剪刀」到底有何神力,能如此壓制人呢?
但若從語源學角度而言,恐怕現今21世紀出現在人們夢中的「剪刀」,不論是發音抑或意涵,恐怕都是「誤傳」呢,因為它原先所代表的意思並非是「剪刀」,而是「鬼怪」。
根據《(韓)國語語言字典》(국어어원사전)裡面言及「鬼壓床」(귓것과 모딘 즁생이)一詞,早在中世(15世紀)國語內就已經出現,且做為解釋現今21世紀韓語鬼壓床內的「被剪刀壓」內「剪刀」(가위)語源來源,而這把剪刀其實跟「鬼」(구이)有關係,因為它本身字詞的含意就是「鬼怪」——「귓것」(而此二字又是「귀」與「것」的合成語,原意為「獨腳鬼」독각귀)首字的「귀」,即是漢字語「鬼」縮語,原為發音為「구이」,後因時間流逝語音改變成「귀의」,更早之前口音演變為「굳」à「굴」à「굴이」à「구이」à「귀의」;而「것」則被推斷為「鬼」的固有語。
而剪刀的「가위」的「가」因與「굳」、「것」同源語,即有可能是「가배」或「가우리」演變而來。
除此之外,「剪刀」的中世紀(15世紀)國語發音,為「가오」,也跟鬼怪有關係,諸如於睡眠中被鬼壓死猝死之人「夜魘死」,「夜魘」也以「가오」來表示,而到了19世紀發音「가외」,而到了20世紀至現今發音成「가위」。
換句話說,演變迄今的韓語鬼壓床內的「剪刀」,實含「鬼怪」意涵而來的名詞。
總結而言,《(韓)國語語言字典》所記載的結論,即剪刀一詞為寓含著「鬼」意涵的「異音同義語」(이음동의어),即兩單詞發音雖不同,卻是指向同一物概念事物之意涵。

然而,若從上述語源學探討而來,我們可以看到這把「鬼怪」演變成「剪刀」,但從意象而言,做為經常出現在人們夢中,驚嚇人們的「鬼怪」(자는 사람을 놀라게 하는 귀신. 꿈 속에서 사람을 몹시 두려워하게 만든다.)轉變成「剪刀」,似乎也並非偶然,因為韓國當地一說,就人們製作寢具時,所用到的眾多修縫用具之一便是「剪刀」,如同棉被邊緣多為剪刀剪制而成,而這也是人們在睡覺時所蓋脖頸、身體四肢之處,因此韓國人相信發生「鬼壓床」時,就如同剪刀修剪而成的棉被(特別是越重的棉被)邊緣,沉重地壓制著人們,使之無法動彈。
繼之,任誰都有看過剪刀此器具,且也很容易可以聯想到,當人身體不論哪一個部分被剪刀抵壓著,的確都得小心萬分,深怕一個不小心亂動受傷。換句話說,剪刀本身就與「壓制」意象連結。
但韓國剪刀的外型與各國沒有太大差異,除了冷冰冰的刀身外,有的剪刀也可見其尖刺頭,但若考慮到韓國當地的許多飲食,諸如冷麵、養生雞湯鍋等吃法,往往都會用到一把比起台灣文具用的剪刀長上近一倍的「利」剪刀來剪麵,就不難想像,韓國的剪刀有多銳利,且頻繁出現在他們日常生活內了。
再者,人們運用剪刀的方式多為「固定式」,用手指施力,左右撐開剪刀把柄,在有其限度的弧度下,利用冰冷剪刀前身的刀刃,喀擦喀擦地剪東西,且若再細看剪刀構造,中心為一軸心,伸展出上半身的刀刃與刀柄剪刀,好似無人頭的四肢,搭配著單調的喀擦喀擦聲,這就如同睡夢中的人們,發生鬼壓床之刻的窘境,不僅是被剪刀所壓制,甚至被壓之人身態也像把剪刀一般,能活動的往往是侷限性的四肢活動,低沈的掙扎聲音了。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