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韓國人為何把鬼壓床稱為「被剪刀壓」?

韓國人為何把鬼壓床稱為「被剪刀壓」?
Photo Credit: Unknown@Wiki Public Domai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若從語源學角度而言,恐怕現今21世紀出現在人們夢中的「剪刀」,不論是發音抑或意涵,恐怕都是「誤傳」呢,因為它原先所代表的意思並非是「剪刀」,而是「鬼怪」。

誰都希望每天夜晚都能好眠,一覺到天明,然而隨著現今高壓社會的來臨,與眾多因素,現代人所面臨的睡眠障礙也不少——若以台灣為例,早在2014年8月13日,衛福部食藥署召開的「安眠藥不是萬靈丹」記者會,指出台灣人每年使用安眠藥的顆數約為3億2700萬粒,排起來的長度達327公里,相當於中山高速公路的總長,十分驚人;而根據世界睡眠學會於2017年所公布的數據,顯示出全球近45%的人口,正遭受到因睡眠問題,威脅到生活品質和健康,人們每日的睡眠問題,日漸受到現代人們重視。

然而,除了失眠之外,大家最有感的,且最常遇到的睡眠障礙,恐怕就是「睡眠麻痺」(sleep paralysis),即俗稱的「鬼壓床」;而現今醫學科技發達,很多學者抑或醫療人士,也早已對「鬼壓床」提出科學見解,認為「鬼壓床」乃屬於慢性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即所謂「猝睡症」症狀的一種,此症狀除了以白天嗜睡、猝倒和入睡幻覺等症狀加以呈現外,「鬼壓床」便是其中一種。

而此睡眠障礙多發生在人們睡眠時,提早進入快速動眼期之際,此時身體與大腦連結的訊號暫時中斷,但當人體大腦復甦之際,身體卻來不及連結大腦訊號時,人們就會處於半夢半醒之間,想起身卻起不來,想發力卻因肌肉張力仍低,無法動彈,這時就會發生我們俗稱的「鬼壓床」的經驗,而此經驗的確難受,任誰都曾遭遇過一兩次吧?這時許多人的作法,大多口念佛經,抑或緩緩撥動手指延展到全身施力,進而起身,而就算夢醒起身,也大感不舒服。

之所以會造成鬼壓床病狀理由,現今也有很多科學提出證據,顯示出人們因日常生活的壓力過大、緊張,抑或煩惱焦慮、生理上的極度疲累、睡眠不足,或時差問題等情況下,都容易產生睡眠障礙麻痺的鬼壓床症狀。

然而,有趣的是,台灣人俗稱的「鬼壓床」,即人在睡覺時作惡夢,甚至身體無法動彈的睡眠障礙現象,在韓國人的口中則是以「被剪刀壓」(가위 눌리다,가위눌림;抑或以醫療學名「睡眠癱瘓」〔수면마비〕)來指稱,這樣的稱呼,讓人好奇起,究竟「剪刀」到底有何神力,能如此壓制人呢?

但若從語源學角度而言,恐怕現今21世紀出現在人們夢中的「剪刀」,不論是發音抑或意涵,恐怕都是「誤傳」呢,因為它原先所代表的意思並非是「剪刀」,而是「鬼怪」。

根據《(韓)國語語言字典》(국어어원사전)裡面言及「鬼壓床」(귓것과 모딘 즁생이)一詞,早在中世(15世紀)國語內就已經出現,且做為解釋現今21世紀韓語鬼壓床內的「被剪刀壓」內「剪刀」(가위)語源來源,而這把剪刀其實跟「鬼」(구이)有關係,因為它本身字詞的含意就是「鬼怪」——「귓것」(而此二字又是「귀」與「것」的合成語,原意為「獨腳鬼」독각귀)首字的「귀」,即是漢字語「鬼」縮語,原為發音為「구이」,後因時間流逝語音改變成「귀의」,更早之前口音演變為「굳」à「굴」à「굴이」à「구이」à「귀의」;而「것」則被推斷為「鬼」的固有語。

而剪刀的「가위」的「가」因與「굳」、「것」同源語,即有可能是「가배」或「가우리」演變而來。

除此之外,「剪刀」的中世紀(15世紀)國語發音,為「가오」,也跟鬼怪有關係,諸如於睡眠中被鬼壓死猝死之人「夜魘死」,「夜魘」也以「가오」來表示,而到了19世紀發音「가외」,而到了20世紀至現今發音成「가위」。

換句話說,演變迄今的韓語鬼壓床內的「剪刀」,實含「鬼怪」意涵而來的名詞。

總結而言,《(韓)國語語言字典》所記載的結論,即剪刀一詞為寓含著「鬼」意涵的「異音同義語」(이음동의어),即兩單詞發音雖不同,卻是指向同一物概念事物之意涵。

AP_11061504386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然而,若從上述語源學探討而來,我們可以看到這把「鬼怪」演變成「剪刀」,但從意象而言,做為經常出現在人們夢中,驚嚇人們的「鬼怪」(자는 사람을 놀라게 하는 귀신. 꿈 속에서 사람을 몹시 두려워하게 만든다.)轉變成「剪刀」,似乎也並非偶然,因為韓國當地一說,就人們製作寢具時,所用到的眾多修縫用具之一便是「剪刀」,如同棉被邊緣多為剪刀剪制而成,而這也是人們在睡覺時所蓋脖頸、身體四肢之處,因此韓國人相信發生「鬼壓床」時,就如同剪刀修剪而成的棉被(特別是越重的棉被)邊緣,沉重地壓制著人們,使之無法動彈。

繼之,任誰都有看過剪刀此器具,且也很容易可以聯想到,當人身體不論哪一個部分被剪刀抵壓著,的確都得小心萬分,深怕一個不小心亂動受傷。換句話說,剪刀本身就與「壓制」意象連結。

但韓國剪刀的外型與各國沒有太大差異,除了冷冰冰的刀身外,有的剪刀也可見其尖刺頭,但若考慮到韓國當地的許多飲食,諸如冷麵、養生雞湯鍋等吃法,往往都會用到一把比起台灣文具用的剪刀長上近一倍的「利」剪刀來剪麵,就不難想像,韓國的剪刀有多銳利,且頻繁出現在他們日常生活內了。

再者,人們運用剪刀的方式多為「固定式」,用手指施力,左右撐開剪刀把柄,在有其限度的弧度下,利用冰冷剪刀前身的刀刃,喀擦喀擦地剪東西,且若再細看剪刀構造,中心為一軸心,伸展出上半身的刀刃與刀柄剪刀,好似無人頭的四肢,搭配著單調的喀擦喀擦聲,這就如同睡夢中的人們,發生鬼壓床之刻的窘境,不僅是被剪刀所壓制,甚至被壓之人身態也像把剪刀一般,能活動的往往是侷限性的四肢活動,低沈的掙扎聲音了。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