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漂流的勞動者:你所不知道的移工愛情故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是一個泰國大哥戀上四川媽媽的故事。大哥來自泰國東北,25歲就來台灣了,他有一個歌手夢,在泰國一直都是以歌手為職業,四處接案子到各地去表演,這是他的興趣也成為他的職業。
假日的東協廣場人潮熙來攘往,裡頭蘊藏了東南亞移工的生命故事,就跟我們自己的故事一樣,有曲折坎坷,也有豐富浪漫。如果我們願意去認識、了解,會發現他們其實受了很多因外界無知而產生的偏見與歧視,這樣蒙蔽性的歧視,需要我們願意去理解和聆聽,才有可能被撤除。
這是在東協廣場數個週末所體驗的,我們有時原地罰站、有時席地而坐,更多時間是到處遊蕩。我們觀察、聆聽東協廣場裡移工的假日生活,這是他們唯一的休閒時刻,是他們工作外的休閒生活,也讓我們能跨越偏見看見他們單純可愛的那一面。
在東協廣場進行田野調查的過程,經常可看到情侶出雙入對,偶然聽到幾對情侶用發音不太標準的中文聊天,如果他們來自同一個國家,為什麼要用中文聊天?有無可能來自不同國家?我們開始對跨國戀情的可能性產生興趣,想知道這些移工們如果發展出跨國戀情,他們的交往模式、溝通方式是如何,或者兩人在生活上有沒有什麼趣味的插曲。
幸福,與你相伴
這是一個泰國大哥戀上四川媽媽的故事。大哥來自泰國東北,25歲就來台灣了,他有一個歌手夢,在泰國一直都是以歌手為職業,四處接案子到各地去表演,這是他的興趣也成為他的職業。但唱歌的收入無法負荷他的生活,樂器的保養修理費也造成他極大負擔,現實的窘境,使他不得不放棄熱愛的音樂,轉為更務實的工作。大哥說他當時身上有背債,非常需要錢,遂決定出來找機會。恰巧舅舅在台灣工作,說這裡薪水還不錯,於是他便毅然離鄉背井踏入台灣,走向移工之路。
大哥與姐姐的相遇,就是在他來台灣上班的第一間工廠,那是間電鍍工廠,裡頭總共有3位外籍移工,大哥是其中之一。在那裡得每天從早工作到晚,幾乎沒有休假日,他們的工作時數也比台灣員工高出許多,但是為了賺錢只能苦幹。大哥說他們其實不太踏出工廠,每天工作完就把握時間睡覺了,根本不會認識外面的人。工廠裡的員工都處的不錯,大家會互相幫忙,大哥笑稱自己便是透過幫忙認識姐姐的,常做完自己的事就會去幫她。

夫妻倆回想當年他們幾乎是無法溝通的,大哥很努力學習中文跟姐姐講話,不過他強調:「我很常去幫忙她!」可能是想要以行動感動姐姐吧!姐姐原本是不想再嫁的,她當時只想好好工作照顧小朋友,其餘就不多想。不過她的幾個好姐妹都覺得大哥人挺好,希望她有個好歸宿,不要那麼辛苦,姐姐想了很久,就在認識交往兩年後嫁給大哥。
婚前他們沒有回去大陸,只打了電話報備,姐姐笑說:「都這麼大了,也結過婚,現在要嫁給誰是不用徵求同意啦!」對於要嫁給泰國人,姐姐家人也沒有二話。而大哥婚前則有帶姐姐回泰國認識自己的家鄉,後來婚禮也是在泰國舉行,結婚典禮上除了親朋好友外,當然也請了大哥以前的樂隊來助陣,唱歌給姐姐聽。
如今他們結婚13年,生活重心一直都是以工作為主,兩人基本上沒有休閒娛樂,現在在東協廣場經營一個燒烤攤位,每週末都會看到兩夫妻忙碌的身影,平日則分別去工廠上班,偶爾大哥還會跟船捕魚,多則到市場販賣,少就當燒烤店食材。
日復一日為了生計打拼,他們與一般家庭沒什麼不同,縱然兩人離鄉背井,身分、語言懸殊,然而兩人在異地相遇、結婚,即便生活苦,但是日子過得開心最重要。
遇見對的彼此
下著滂沱大雨的那天,Ton大哥熱情地迎接我們入座,一旁是個長相甜美、氣質典雅的姐姐,溫柔的看著我們靦腆的笑著,一問之下,原來她是來自柬埔寨,Ton大哥的女朋友。
姐姐已經來台灣13年了,初嫁到台灣時年僅17歲,每天因想家總是以淚洗面,但是為了賺錢,給父母更好的生活,她堅持了下來。姐姐透過仲介介紹嫁給了前夫,但前夫酗酒、又有動手動腳的暴力傾向,忍受了8年便決定結束這段婚姻。離婚後,交了一任同樣來自柬埔寨的男朋友,卻因男方遠在韓國工作而告吹。而在因緣際會下,展開了與來自泰國的Ton大哥這段情緣。
「你們是怎麼認識的?誰追誰?」訪問到這裡,姐姐流露出羞澀的神情。
「她啊!她先拿手機跟我加LINE的。」Ton大哥打趣地回答道。「不要聽他講!」姐姐用力推了大哥一下,卻藏不住臉上的笑。
其實他們是在朋友介紹下認識彼此的,見面第一眼,大哥就被姐姐的美貌吸引,互相加了LINE,便開始聊天。一個多月後正式在一起,不久就開始同居。
這時我們發現,他們彼此都聽不懂對方的母國語言,所以大哥和姐姐溝通的方式是用中文,姐姐因台多年中文很好,大哥以前和台灣人一起工作,因此也不差。我們也不禁好奇,一個來自泰國、一個來自柬埔寨,難道不會有文化隔閡或吵架的時候嗎?姐姐笑說他們其實很少吵架,如果有吵架,通常是因為大哥愛吃醋,有趣的倒是在飲食方面,由於大哥是泰國人,料理口味偏辛辣,平時在家又都由大哥下廚,姐姐在不知不覺中也被同化變得愛吃辣。

那他們的父母、朋友都支持這段異國戀嗎?姐姐說,父母都很喜歡Ton大哥,其實他們已經在柬埔寨舉辦過婚禮,只是還沒在台灣、泰國兩邊登記,未來也會回泰國再舉行一次。
「認識她3天我就打電話跟我媽說:『媽!我看到我的菜!』」Ton大哥說道。這句話突然間使我們都大笑了。
Ton大哥覺得柬埔寨的婚禮儀式非常複雜,而且很累人,他回憶起當時從凌晨3點忙到晚上10點,真的讓他吃不消。
Tags:
南投10大農遊體驗──下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年來,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仿效日本推行「農業六級產業化」,南投許多農業區發展為休閒農業區,將農村景觀、農業文創、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概念等元素融入,營造民眾休閒農業旅遊與體驗學習活動的場域。
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仿效日本,結合一級農業生產、二級農產品加工、三級農業體驗和服務,推行「農業六級產業化」,其發展的休閒農業區將在地生產、農村景觀、農業文化創意、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概念等元素融入區內,營造農業主題特色,開發商品,同時提升產業服務質量及充實友善旅遊環境,成為民眾休閒農業旅遊與體驗學習活動的場域。
近年來,南投許多農業區推出農業體驗活動,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遊客體驗農作的樂趣!
以下精選10大南投農業體驗活動:
6. 埔里鎮──果寶歡酵觀光工廠
「果寶歡酵觀光工廠」位於埔里鎮,為全亞洲第一大的網室有機嘉寶果農場,面積達12公頃,主要是以埔里絕佳氣候與水質培育出的果中黑鑽石──嘉寶果,由農場親自栽培,堅持全面以生態平衡的共生方式進行培育。藉由觀光工廠、觀光農場的開放,酵素等健康知識的展示,好物選購、休憩角落的提供,給民眾一個身心靈舒展放鬆的好去處。
◎ 建議行程:參觀觀光工廠→農場採樹葡萄→製作果醬→野餐→製作果醋
◎ 體驗活動:採果體驗、果醬DIY、一日農夫體驗、果醋DIY、酵素DIY
◎ 嚐鮮特選:樹葡萄(12-5月)
◎ 伴手好禮:樹葡萄酵素果乾、有機康普茶、樹葡萄酵素、鳳梨果醋、牛樟酵素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桃米巷64之4號
7. 埔里鎮──宏基蜜蜂生態農場
「宏基蜜蜂生態農場」位為埔里鎮,為傳承超過一世紀的養蜂百年品牌。經營者賴朝賢先生投身養蜂50餘年,生產蜂蜜連年得獎,受台灣養蜂協會譽為「評蜜博士」,並榮獲「神農獎」殊榮。多年來帶領台灣蜂農實施自然農法,輔導協助合作蜂農產銷管理,推廣自然農法與蜜蜂生態教育,研究改良蜂蜜、蜂王乳生產技術,頑固的追求各單品風味蜂蜜所醞釀之極緻品質與香氣,研發出多樣蜂產品引領台灣市場。近年更為台灣首家「產銷履歷蜂蜜」業者,致使出產的每滴蜂蜜安心有保障,且風味極緻!
◎ 建議行程:蜜蜂生態解說館 生態導覽→百萬蜜蜂隧道 穿越體驗→香氛蠟燭DIY→天然古湧泉泡腳
◎ 體驗活動:純天然蜂蠟香氛蠟燭DIY、純天然蜂蠟護唇膏 DIY、天然蜂蠟紫草膏 DIY、天然甜蜜蜂巢蛋糕 DIY、古錐蜜蜂公仔彩繪 DIY
◎ 嚐鮮特選:蜂蜜(3-5月)
◎ 伴手好禮:荔枝蜜、龍眼蜂蜜、貴妃蜜 、蜂蜜果凍條、蜂蜜醋、蜂蜜果醬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枇杷路52之1號
8. 國姓鄉──台灣國姓咖啡館
「國姓咖啡館」位於國姓鄉,為大型全木造建築,館內主要展售國姓咖啡與在地小農產品,亦提供簡單台式熱食與手作甜點。不定期與辦理在地小學作品展覽及藝文活動,咖啡館提供遊客農遊體驗及季節性DIY活動,需提前來電預約。
◎ 建議行程:參觀咖啡館區→咖啡採果→手沖咖啡DIY→咖啡館用餐→養生檸檬醋DIY
◎ 體驗活動:手沖咖啡DIY、紅豆大福DIY、養生檸檬醋DIY、
◎ 嚐鮮特選:阿拉比卡咖啡(9-12月)、羅布斯塔咖啡(5-8月)、賴比瑞亞咖啡(6-10月)
◎ 伴手好禮:國姓精品咖啡豆、國姓精品濾泡式咖啡、國姓精品咖啡限定黑鑽禮盒
地址:南投縣國姓鄉福龜村中正路一段127號
9. 竹山鎮──青竹文化園區
「青竹文化園區」位於竹山鎮,抱著對「竹」的使命,青竹文化園區在竹山落實生根已25年,致力於竹產業竹文化的推動,將竹的生態、生產、生活、創作、教育等功能發揮淋漓盡致;從竹工藝技術導入傳承,透過專書編撰、參與標準認證,到茁壯成熟期並朝社會企業邁進。這個由竹林生產者、竹園經營者與竹藝創作者所共同設立的園區,企圖在竹材、營運、創作三方面做垂直整合,使竹的生態、生產、創作、景觀、生活及教育等功能在此合而為一,這與近年提倡的六級產業不謀而合。
◎ 建議行程:竹生態導覽→手作青竹杯→品嘗竹筒飯風味套餐→參觀青竹博物館→竹鐵馬踏青→品味古早味黃金鮮筍包→住竹民宿
◎ 體驗活動:青竹杯DIY、竹童玩DIY、創意竹編DIY、 園藝療癒時光、黃金鮮筍包DIY、幸福竹風車DIY
◎ 嚐鮮特選:香烤竹筒飯、竹炭嫩豆花、竹炭麵、和風竹筍封、竹筍排骨湯
◎ 伴手好禮:青竹竹醋原液、青竹盒裝竹炭片、青竹竹炭杯、青竹炭寶寶多功能除臭包、青竹經濟包竹炭片
地址:南投縣竹山鎮富州里富州巷31號
10. 魚池鄉──日月潭頭社活盆地休閒農業區
「活盆地休閒農業區」位於魚池鄉日月潭風景區內,在政府及農民合作努力下,建立全國最高海拔絲瓜專業生產區,產量面積已接近60公頃,另外,為迎合時下流行的美容、美白趨勢,推出衍生物-活盆地絲瓜水,深獲消費者喜愛。農業區近年來也積極配合政府政策,推廣農村產業之旅,包括建立台灣第一個以農村為背景的大型壁畫國際彩繪村、傳統文化以手工精製的手工蘿蔔、老菜脯產業以及積極建構無毒農業、中藥草、金銀花還有溼地茶樹精油等農業的推廣,戮力創造永續發展機會。
◎ 建議行程:頭社水庫→走跳活盆地→阿嬤洗衣場→彩繪村(農村的壁畫)→古早味割稻飯
◎ 體驗活動:絲瓜水DIY、菜瓜布DIY、醃製老菜脯DIY、紅茶葉書籤、愛玉DIY、金銀花香包、香菇馬卡龍DIY
◎ 嚐鮮特選:絲瓜(5-10月)、愛玉(9-12月)、菜脯(11-2月)、金銀花(全年)、金針花(8-10月)
◎ 伴手好禮:季節性蔬果、紅茶、老菜脯、金銀花茶、絲瓜布、絲瓜水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頭社村平和巷50-33號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