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氣」歷史之旅:「黑暗觀光」與「娛樂化慘劇」只有一線之隔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年以戰爭、災難等為主題的「黑暗觀光」行程越來越多,也引來「消費慘劇」的批評,但也有一些團體能用不媚俗卻淺顯的方式,帶領民眾用黑暗面來探索歷史。
HBO影集《核爆家園 Chernobyl》日前上映,再度興起了人們對於33年前發生於蘇聯烏克蘭核災的重視。除了核能存廢與否的討論外,車諾比導覽行程的人數也暴增了35%,遊客於導覽過程中拍下的嬉鬧照片再度引起譴責聲浪,關於黑暗觀光娛樂化的爭論也再度甚囂塵上。
黑暗觀光(Dark tourism)的概念在1990年代逐漸興起,Philip Stone將黑暗觀光粗分為六類(2006):戰爭場所,如珍珠港的亞利桑納號紀念館;浩劫場景,如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與原爆遺跡;死亡的遺跡,如奧茲威辛集中營與捷克人骨教堂;奴隸制殘景,如位於坦尚尼亞石頭鎮19世紀奴隸市場;監獄舊址,如綠島監獄、舊金山惡魔島;或者紀念碑,如華盛頓的越戰紀念碑。
基於對歷史的求知慾,或是不尋常事物的迷戀與追求,人們總試著在歷史的黑暗面尋找蛛絲馬跡,當傳統博物館逐漸無法滿足人們這方面的需要時,黑暗觀光便越來越受歡迎。
相較博物館,黑暗觀光使用更接地氣的方式來讓人們親身體會歷史慘劇,然而通俗的嘗試也不免流於娛樂化,這也是黑暗觀光最常受到的質疑;舉例來說,諾曼地戰役的陣亡將士墓園,時不時都有人假扮自己是二戰亡魂渾身假血於該地遊蕩,甚至當地觀光局也推出D-Day體驗,讓民眾可以花錢駕駛美軍運輸機模擬器或登上坦克,模擬登陸時的激烈慘狀。

歷史的遊樂園化讓人不免皺眉,但還是有幾個團體能用不媚俗卻淺顯的方式,帶領民眾用黑暗面來探索歷史。
Wonders of London:你以為你在看女巫,卻被上了一堂歷史課
Wonders of London是倫敦最知名的導覽團體之一,雖然也有中規中矩的哈利波特倫敦、皇家景點導覽,但真正讓他們打出名號的,莫非開膛手傑克、罪惡之城導覽與獵殺女巫等主題。聽來驚悚賣弄,參觀民眾也無非是衝著獵奇而去,卻硬生生地被上了堂歷史課,完全是掛著羊頭賣狗肉、誘人誤上賊船的黑暗觀光行程。
好比說他們的獵殺女巫導覽從塔丘(Tower Hill)開始,倫敦最早的巫術施行其實是來自於被羅馬人趕走的原始居民,這群居民會在春天的第一個新月降臨時,聚集塔丘載歌載舞慶祝;到了中世紀,巫術已經普遍流傳民間,感謝性別歧視,百分之九十的巫術指控都是針對女性,無論們沒有騎上掃帚、沒有手牽手召喚惡魔、更沒有會講話的小黑貓。雖然英格蘭不時興火刑,但被指控為使用巫術是最高懲處也會到絞刑。
塔丘以東的Wapping區則被認為是女巫大本營,追根究底不怪乎是過去Wapping居住條件不佳,經濟困頓的下層女性(諸如寡婦、或者被丈夫掃地出門的太太)很容易流落至此,她們多依賴著賣淫或者製作草藥維生。爾後,鑑於指控他人為使用巫術變成報復仇敵的手段,法律甚至規定控告前需要先能證明自己為女巫,才能指控他人。
最荒謬的是,英國的女巫審判竟持續至二戰,1944年,英國女子Helen Duncan是最後一個被判刑的女巫。

Berliner Unterwelten:戰爭時,住在地底的人有多恐懼
二戰時的荒謬故事不只倫敦有,柏林自從納粹統治後,直到冷戰結束都籠罩在戰爭陰影下,而戰爭的各式遺址至今仍是城市黑暗觀光的一大養分,即便隨便一個老柏林人都能信誓旦旦地跟你聊起圍牆拆掉那一天他們隨家人去撿牆石的故事。
而對觀光客來說,Berliner Unterwelten便是最容易接觸的戰爭觀光行程。
導覽從地鐵站開始,柏林的防空洞始於二戰期間,英國空襲柏林,納粹為了在短時間內製造出收容大量人口的防空洞,徵收了工程停擺的地鐵站改裝,而冷戰期間為了應付美蘇隨時都可能爆發的核子戰,各佔領國又在柏林四處改裝加強防空洞。
如今,地鐵站內厚重的鐵門打開來別有洞天,參觀導覽的人們依序進入防空洞後,門緩緩關上,導遊提起了這扇門內的收容人數,並故作不經意地告訴我們後面還有多少人即使花錢賄賂也進不來,然而進來後苦難並未結束,塑膠制餐具、無門廁所、鐵鏡,每一個細節都提醒著我們在地底生活的恐懼有多容易讓人放棄生存。
柏林市政府與NGO合作,將所屬防空壕與各式文物出借來運營Berliner Unterwelten,不單單只是用黑暗觀光賺錢,更終極的目標是將過去瘡疤扒開塞到人們面前,逼著人們用身體去模擬戰爭的苦痛與殘忍。

The Worst Tour:黑暗到連政府都想禁止
相較之下,近年被Porto市政府視為眼中釘的導覽The Worst Tour或許可謂新型態的黑暗觀光。
沒有大規模的屠殺、也沒有血淋淋的死亡,某種程度更是一種對政府的社會行動。由三個因葡萄牙經濟崩盤而失業落難的波爾圖建築學院學生組成,旨在喚起人們對於Porto光鮮亮麗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背後,節節高升的空房率、失業率,以及青年出走潮(葡萄牙朋友跟我講了個笑話,在其他國家,如果小孩很聰明家人就會叫他找個白領工作;在葡萄牙的話,家人則會鼓勵他移民。)
The Worst Tour的三個導遊擅長面向皆不同,以我跟的導遊為例,在四小時腳酸而飽滿的旅程中,除了不免俗地需要炫耀一下當地人才知道的夕陽秘密景點外,還從背包中變出三大本資料夾,裡面厚厚地記載各類圖表,紀錄Porto從舊帝國主義時期的拓展乃至三次民主轉型後,不同經濟與社會結構造成的建築轉換、經濟蕭條指數與他收集的磁磚花樣。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