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素可泰王朝至今,泰國歷朝護持佛教文化的傳承脈絡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泰國王室及政府高層為了傳承佛教文化及落實佛教精神,不斷呼籲泰民要踴躍參與政府機關與佛教機構主辦的佛節活動,其目的是希望藉由禮佛儀軌為國家的順利發展,與社會的和諧穩定以及家庭幸福祈福
2019年5月2日泰國「世界日報」標題「世界佛誕周盛會 官方、佛教團體12日舉辦」報導:
佛誕節是世界重要的佛教節日,泰國曼谷每年都舉辦一系列大型宗教活動,膜拜佛祖、弘揚佛教。今年的「世界佛誕周盛會」是曼谷第35年舉辦的佛誕周活動,預計將有來自國內外數10萬佛教徒參加盛會,其中一個重要活動是舉行68位民眾集體剃度,藉以崇敬釋迦牟尼佛祖,並功德迴向以崇慶詩琳通公主殿下華誕。
由此得知,佛誕節是泰國4大佛教節日中最重大的佛節,由於是紀念釋迦牟尼佛陀誕生、悟道和涅槃在同一天的日子,今年特別禮請王妹詩琳通殿下代表第10世王陛下,駕臨大皇宮玉佛寺,主持圍繞玉佛寺大雄寶殿巡燭儀式,即持香燭圍繞供奉玉佛的大雄寶殿3巡,心中默念佛經祈禱,成為泰國佛教善信獨有的傳統禮佛實踐。

泰國男子一生至少出家1次的傳統習俗,可以追溯至素可泰王朝5世王利泰(Thammaraja Luthai,1354-1376)統治期間,至於出家時間長短則可隨個人意願決定。基本上,大多數泰男會在寺院修行短期出家生活,然後再捨戒還俗,而這種短期出家為僧的傳統實踐,自古即被泰人視為具有報答父母養育恩情的迴向功德,可以消除個人業障與累積來世功德,並可在寺院修習佛法、律儀、語言文字(泰文及巴利語等)、歷史與道德薰陶和各種必要禮儀的機會,因此經過這種短期出家還俗後的男子,更能受到親友及社會的尊重與認可。
泰國是一個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國家,泰族自公元13世紀中葉正式建立素可泰王朝起,即致力弘揚斯里蘭卡大寺派上座部佛教,素可泰王朝之後的阿育陀耶王朝、吞武里王朝,以迄現今的卻克里王朝,各朝亦以斯國大寺派上座部佛教為主流信仰,並戮力落實僧伽制度,加強僧眾教育,廣泛編集經典及提倡巴利語教學研究等佛事工作。
素可泰王朝時期
斯里蘭卡大寺派佛教僧團被迎至素可泰後,由於國王室利因陀羅鐵(Sri Intratit)積極支持而獲得快速發揚,造成泰人信仰而出家者日漸增多,故而需要建立僧團管理制度。佛陀住世時,僧團本有律制,但後來佛教傳佈地域漸廣,並擴及不同地區和國家,因而便有所謂「隨方俗」的見解。為了適應各地不同民情,佛教律制便相應具有彈性。因此,泰國僧團管理制度自素可泰第3世國王藍甘賢(Ramkhamhaeng)開始,特設由國王加封的「僧爵」制度,以便職掌管理僧團事務。
素可泰王朝第5代國王利泰(Lethai)精通佛學、哲學及天文等領域,曾引證多種佛教經論及註釋,撰成一部佛學名著「三界論」,書中詳述所謂「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的佛教世界觀,及眾生因果善惡業報所招感三界苦樂的佛教人生觀和宇宙生命觀。利泰王即位後翌年(公元1362年),特別禮請斯里蘭卡僧領擔任自身的傳戒和尚,並捨身出家度過一段修行生活。此舉成為泰國歷史上在位君王剃度出家的首例,不僅開啟日後歷代泰王短期出家的慣例,進而對泰人起了示範作用,並影響後世泰國男子一生至少進行一次短期出家,以便接受道德教化的佛教習俗。
阿育陀耶王朝時期(亦稱大城王朝)
當素可泰王朝國勢衰微後,在南方以烏通(Uthong)為根據地的另一股泰族力量日益茁壯,公元1350年烏通王在「阿育陀耶(梵語意為「堅不可催」)」以「拉瑪鐵波底(Ramadhipati)」為王號正式晉位,至此與北方素可泰王朝形成對峙之勢。考據佛教歷史及出土古物得知,在阿育陀耶(大城)這片泰國中部區域,早期曾是孟族建立的堕羅缽底、爪哇的室利佛逝及柬埔寨吉蔑族的羅斛國等三個時期之勢力範圍,因此曾受到早期傳入的上座部佛教(堕羅缽底)、大乘佛教(室利佛逝),及大乘密教與婆羅門教(羅斛國)等宗教影響,所以阿育陀耶王朝立國初期,出現大多數居民仍信仰不同部派佛教的紊亂現象。

阿瑜陀耶王國王宮,太陽宮
16世紀初,葡萄牙為在泰境取得商業特權,於是藉由其軍事優勢進行威嚇,公元1516年暹葡兩國締結條約,允許葡人在泰國自由居住,並開放大城、北大年、洛坤等處為通商口岸。葡人在暹深耕經營90年後,葡萄牙天主教傳教士石奎拉(Balthazar de Sequeira)於公元1606年從緬甸坦沙里到達大城,這是天主教士來泰的最早歷史記載。隨後,荷蘭勢力亦繼葡葡牙而來,公元1664年荷蘭派出海軍封鎖昭披耶河口,致使泰國對外貿易陷於停頓,荷蘭更迫使暹羅簽訂不平等條約,要求荷人享有經營泰國獸皮出口專利權,泰國商船不得聘用華人及荷人在泰犯罪享有治外法權等特殊權利。
17世紀中葉,那萊王在位期間(公元1657年至1688年)欲藉法國勢力抗衡荷蘭,因此特予法國傳教和貿易特權,法人傳教士甚得泰王特別禮遇,在泰境內得以自由傳教,建設教堂、學校、醫院等,因此在公元1676年,大城出現第一所由法國天主教會辦的學校,招收一百名泰國學生,並成立「十字架信徒會」廣泛吸收女性信徒。然而隨著那萊王駕崩之後,繼位者帕碧陀羅闍(Pra Phetraja)對法國威脅勢力深感不安,於是開始對在暹法人採取行動,大肆捕殺境內的法國傳教士及其他天主教徒,掀起一股全民排法運動,也確保佛教徒在泰國不被外國勢力迫害及排擠的超然地位。
吞武里王朝時期
公元1767年華泰混血將軍鄭信(Phya Taksin)率兵打敗緬軍並建立吞武里王朝後,對於被緬甸在大城陷落時期,遭受到破害的佛教徒及佛教文物積極進行復原工作。鄭王下諭要求在戰亂期間奔走各處避難的流落僧人,全數回歸到原來佛寺,並給與各種資源協助;另聘請有德學的高僧來吞武里王都安住,冊封僧爵及職務以推行弘法工作,並淘汰不良出家僧眾及鼓勵優秀僧人。鄭王亦協助蒐集於戰爭中散失的巴利三藏及各類經典,如有缺失不全者,便求助柬埔寨等國予以抄寫補齊。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