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有可能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承諾嗎?

各國有可能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承諾嗎?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不論各國選擇哪種方法在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即時行動是關鍵。但難解之題還有這一個:身為三大排放國的美國、中國和印度並不考慮2050年碳中和的提議。

文:Justin Worland
譯:彭于庭

全世界的立法者都在爭論何為打擊氣候變化最有效的方式,但是有一項提議很快成為共識,也就是在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

這代表溫室氣體需大幅減少,最可能的方法是使用風能和太陽能代替煤氣和天然氣、提高能源效率、對碳徵稅或收費,再加上種植樹木或靠新興技術去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德國、日本和英國已承諾會努力在本世紀中葉達到碳中和的目標。美國紐約州也通過法案,將在2050年達標。美國華盛頓州州長英斯利(Jay Inslee)在家鄉簽署了一條相關法案後,表示他本次總統大選的競選宣言就是在2045年前達到碳中和,而他的競爭對手,拜登(Joe Biden)、歐洛克(Beto O’Rourke)、班納特(Michael Bennet)和德拉尼(John Delaney)則表示要在2050年前達標。

與此同時,歐盟也表示將往零排放的目標邁進,但沒有設定一個期限,讓許多保護環境主義者失望了。

世界開始關注碳中和,這對於在全球經濟發展同時要減少碳排放的目標是一個重大發展,而科學家認為這有助於避免全球暖化帶來最嚴重的惡果。然而最關鍵的兩個問題還是無解:排放最多污染的國家,例如美國,尚未同意2050年前達碳中和,而多數已同意的國家也沒有具體措施。

氣候分析(Climate Analytics)公司首席執行官哈爾(Bill Hare)表示:「我們現在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我們的行動可能改善或惡化氣候變化,未來的12個月就會見分曉。」

這項目標並非憑空而來。好幾年前科學家就已經知道,在本世紀中葉前實現碳中和對於抑制氣候暖化非常重要。例如,氣候分析公司於2015年初發布的研究表明,2100年前全球溫室氣體必須達到零排放,否則本世紀結束前全球升溫將超過2°C。

2018年秋天,聯合國氣候變化政府間專家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發布的一份關鍵報告警告,要避免氣候變化最糟糕的狀況發生,例如珊瑚礁全數死亡、幾百萬人陷入貧困,我們所能行動的時間所剩無幾,這對氣候運動而言無疑是一道震撼消息。參與該報告的科學家列出許多可能抑制暖化的方法,但不論各國選擇哪種方法在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即時行動是關鍵。

這項提醒讓許多國家,包含一些州和城市,開始推動碳中和的行動。參與碳中和的國家很多,各有不同的地理環境、資源和政治樣態,例如紐西蘭、愛爾蘭、智利和斐濟。

碳中和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含意。對於某些國家,如冰島,碳中和只是一項「目標」,但是對於英國等其他國家,國家領導者希望將這項目標納入法律中,使其具法律約束力。當然法律比目標更需嚴格執行,但納入法律也只是第一步。在大多數情況下,各國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規定和法律,以落實這項目標,但這個過程勢必會引起許多爭議,跟當初設下這個目標一樣具爭議性。當然,在某些情況下,各國也可以直接大膽地開出一張大支票,再努力地達成這項艱辛的減碳目標。

新氣候研究所(NewClimate Institute)創辦人尼赫尼(Niklas Höhne)表示:「大膽的計畫是好的,但光說不做沒有用,還需要輔以法律和規範來落實。」

難解之題還有這一個:身為三大排放國的美國、中國和印度並不考慮2050年碳中和的提議。雖然去(2018)年歐盟地區、日本和其他國家的排放量有所減少,但去年全球排放增長量卻是最高的,主要是因為中、美、印的排放量飆升。

在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之前,美國聯邦政府其實曾提議在2050年前減少80%的排放量,這對於達到碳中和的目標是很關鍵的一項舉措,不過特朗普並沒有接受這項提議,反而許多環保法規還變得更寬鬆了。即使許多州和城市都在推行減碳行動,但整體的碳排放還是增加了3%。

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和中國,雖然有望追上西方國家的發展程度,但是卻沒人期望他們要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然而現今的排放量增長情況,尤其是中國,讓人更加擔心減碳行動可能白費了。中國已經取消興建煤電廠的禁令,而印度的化石燃料用量也預期會增加。其他如巴西和澳洲等國,在減少碳排放的道路上也在走回頭路。

即使這三個國家的領導力有限,全球氣候政策專家也希望在九月召開的聯合國秘書長氣候峰會之前,各國還是可以提出新的氣候變化承諾。同時他們也期望在會議結束後,多數國家可以提出新的氣候變化計畫,這是根據巴黎協議一項要求各國定期加強氣候變化計畫的條款。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對《時代雜誌》(TIME)表示:「九月會是推動碳中和的關鍵時機,也是動員更多國家重要月份。」

©2019 Time Inc.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