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玩具總動員4》感人熱淚,真實世界的玩具會漂向何方?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皮克斯動畫《玩具總動員4》近期上映,這系列經典電影不斷重新定義玩具的使命和歸屬感。當玩具不再被孩子需要,真實生活中的玩具會上演什麼故事?
(劇透警告:本文有《玩具總動員4》劇情)
玩具在每個人的童年扮演重要的角色,隨著孩子年齡漸長,終將有離開的一天。不過玩具的離家看似是終點,也可能是另一段旅程的起點。
當家裡的玩具不再需要,身邊又沒有適合的轉送對象,一般人會選擇丟棄。但很多人不知道,玩具其實很難直接做資源回收,因為玩具多半是各種不同材質組裝而成的產品,例如玩具車中會有塑膠外殼、橡膠輪胎和鐵製零件等等,需要一一人工拆解、分類才能回收,在沒有特別處理的情形下,通常就當成一般垃圾焚化。
若不想造成環境污染,或覺得直接丟掉玩具很浪費,捐贈也是許多民眾將玩具送離家時的另一項選擇。

送來的玩具會依保存狀況粗略分成完整、損壞或缺件。壞掉的玩具會交由專業的玩具醫生進行維修,如果最終宣告不治,就會進行拆解,部分零件可以在維修其他玩具時使用,或是作為素材發揮其他功用,而無法再利用的部分只能回收或丟掉。
而保存完整和救活的玩具會再進一步清潔與分類,並賦予新的任務。
玩具不只是一個陪伴小孩成長的物件,也具有開發兒童適應社會的功用。不同年齡層的孩童需要開發的感官、肢體或認知,都會有相對應的玩具來發揮作用。例如粗動作類的騎乘玩具,有助於開發孩子的大肌肉動作;屬於細動作類的積木玩具,則是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等小肌肉動作。
因此玩具銀行回收的玩具會配合教保員的專業需求進行玩具分類,運用在相關課程上。

不過還有些玩具功能性很低,除了擺放好看沒有太多其他作用,例如扭蛋或集點送的卡通公仔。而卡通公仔卻是回收量最大的物件,目前教保員只能發揮創意,將公仔重新設計給跳棋或桌遊使用。
即便玩具的分類已相當明確,從新北市玩具銀行物流中心公告的2016-2018年總玩具回收量來看,非玩具與不堪用物品的比例仍佔了40-50%,許多民眾將衣物、鞋子、包包和文具等無關物品當成玩具送來回收,導致回收工作的處理成本增加。

回收玩具除了設計有益於孩子身心開發的課程使用外,玩具銀行也接受不同組織或單位的申請,讓玩具有機會輸出到不同需求對象,服務更多樣的族群。
據2016-2018年的玩具輸出件數統計資料,將申請對象粗分為教育單位、老人機構、身心障礙、家庭兒童和社區其他等5個類別,可以發現過去玩具輸出到家庭兒童和教育單位的比例超過7成以上,但在2018年降至47%,而社區其他類別的輸出比例從原本的5%提升到46%。這可能是因為玩具銀行在該年舉辦多場愛心惜物市集,所以2018年時社區其他類機構的輸出佔比高於前兩年。

細數統計資料,申請玩具的對象類型不僅廣泛,用途也很多元。有些玩具送出單純當成櫥窗展示、活動小禮物,有些則送到弱勢家庭、資源班或托老中心作為教學道具,賦予玩具全新的生命價值。

《玩具總動員4》所闡述的故事,正是離家後的玩具如何再找到新的存在意義。在電影裡,胡迪一直視陪伴主人成長為己任,但隨著意識到自己的失寵,他開始懷疑作為玩具的使命,直到再次遇見在外流浪多年的牧羊女寶貝,發現玩具的價值不只是陪伴唯一的孩子,因此他選擇離開主人,展開全新的玩具人生。
玩具銀行物流中心主任張維庭分享,曾有一個小女孩和家人帶著一批非常精緻漂亮的玩具來捐贈,不像一般民眾將玩具放了就走,這一家人和玩具依依不捨了許久,一問之下才知道這是他們另一位過世的女兒留下的遺物,想要把它們捐贈出來,讓愛留下去。真實的《玩具總動員》每天都在上演著,無論是玩具或主人都在學習放手和重生。
延伸閱讀:《玩具總動員4》:超越前三集的無上鉅作,電影深度直逼《神隱少女》
參考資料:
核稿編輯:林奕甫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