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圖表】《玩具總動員4》感人熱淚,真實世界的玩具會漂向何方?

【圖表】《玩具總動員4》感人熱淚,真實世界的玩具會漂向何方?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皮克斯動畫《玩具總動員4》近期上映,這系列經典電影不斷重新定義玩具的使命和歸屬感。當玩具不再被孩子需要,真實生活中的玩具會上演什麼故事?

(劇透警告:本文有《玩具總動員4》劇情)

玩具在每個人的童年扮演重要的角色,隨著孩子年齡漸長,終將有離開的一天。不過玩具的離家看似是終點,也可能是另一段旅程的起點。

當家裡的玩具不再需要,身邊又沒有適合的轉送對象,一般人會選擇丟棄。但很多人不知道,玩具其實很難直接做資源回收,因為玩具多半是各種不同材質組裝而成的產品,例如玩具車中會有塑膠外殼、橡膠輪胎和鐵製零件等等,需要一一人工拆解、分類才能回收,在沒有特別處理的情形下,通常就當成一般垃圾焚化。

若不想造成環境污染,或覺得直接丟掉玩具很浪費,捐贈也是許多民眾將玩具送離家時的另一項選擇。

圖一、玩具離家流程圖

送來的玩具會依保存狀況粗略分成完整、損壞或缺件。壞掉的玩具會交由專業的玩具醫生進行維修,如果最終宣告不治,就會進行拆解,部分零件可以在維修其他玩具時使用,或是作為素材發揮其他功用,而無法再利用的部分只能回收或丟掉。

而保存完整和救活的玩具會再進一步清潔與分類,並賦予新的任務。

玩具不只是一個陪伴小孩成長的物件,也具有開發兒童適應社會的功用。不同年齡層的孩童需要開發的感官、肢體或認知,都會有相對應的玩具來發揮作用。例如粗動作類的騎乘玩具,有助於開發孩子的大肌肉動作;屬於細動作類的積木玩具,則是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等小肌肉動作。

因此玩具銀行回收的玩具會配合教保員的專業需求進行玩具分類,運用在相關課程上。

圖二、分類

不過還有些玩具功能性很低,除了擺放好看沒有太多其他作用,例如扭蛋或集點送的卡通公仔。而卡通公仔卻是回收量最大的物件,目前教保員只能發揮創意,將公仔重新設計給跳棋或桌遊使用。

即便玩具的分類已相當明確,從新北市玩具銀行物流中心公告的2016-2018年總玩具回收量來看,非玩具與不堪用物品的比例仍佔了40-50%,許多民眾將衣物、鞋子、包包和文具等無關物品當成玩具送來回收,導致回收工作的處理成本增加。

玩具

回收玩具除了設計有益於孩子身心開發的課程使用外,玩具銀行也接受不同組織或單位的申請,讓玩具有機會輸出到不同需求對象,服務更多樣的族群。

據2016-2018年的玩具輸出件數統計資料,將申請對象粗分為教育單位、老人機構、身心障礙、家庭兒童和社區其他等5個類別,可以發現過去玩具輸出到家庭兒童和教育單位的比例超過7成以上,但在2018年降至47%,而社區其他類別的輸出比例從原本的5%提升到46%。這可能是因為玩具銀行在該年舉辦多場愛心惜物市集,所以2018年時社區其他類機構的輸出佔比高於前兩年。

玩具輸出

細數統計資料,申請玩具的對象類型不僅廣泛,用途也很多元。有些玩具送出單純當成櫥窗展示、活動小禮物,有些則送到弱勢家庭、資源班或托老中心作為教學道具,賦予玩具全新的生命價值。

玩具輸出

《玩具總動員4》所闡述的故事,正是離家後的玩具如何再找到新的存在意義。在電影裡,胡迪一直視陪伴主人成長為己任,但隨著意識到自己的失寵,他開始懷疑作為玩具的使命,直到再次遇見在外流浪多年的牧羊女寶貝,發現玩具的價值不只是陪伴唯一的孩子,因此他選擇離開主人,展開全新的玩具人生。

玩具銀行物流中心主任張維庭分享,曾有一個小女孩和家人帶著一批非常精緻漂亮的玩具來捐贈,不像一般民眾將玩具放了就走,這一家人和玩具依依不捨了許久,一問之下才知道這是他們另一位過世的女兒留下的遺物,想要把它們捐贈出來,讓愛留下去。真實的《玩具總動員》每天都在上演著,無論是玩具或主人都在學習放手和重生。

延伸閱讀:《玩具總動員4》:超越前三集的無上鉅作,電影深度直逼《神隱少女》

參考資料:

核稿編輯:林奕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