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罷工第15日:公司提出7大「和平義務」,恐將「拔掉工會所有牙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工會認為長榮航空在團體協約中提出的「和平義務」太過嚴苛,意圖限縮工會和個人的言論自由,是拿「和平協議之名,行秋後算帳之實」。
長榮罷工今(4)日進行到第15天,雖然勞資雙方在6月29日、7月2日兩度協商,對於團體協約內容仍無法達成共識,遲遲未能簽成,罷工難以收場。工會今日召開記者會,認為雙方對和平義務的認知差異甚大,長榮公司提出的和平義務條件相當嚴格,萬一簽下恐對工會不利。
長榮勞資雙方日前針對6項訴求進行協商,若協商順利可簽下團體協約,不過雙方卻在第一條「不秋後算帳」上就觸礁,導致第一次協商破局。第二次協商雙方於「不秋後算帳」達成初步共識,昨日也在勞動部的安排下針對團體協約的法律文字交換意見。
為什麼要簽團體協約?

工會指出,為加速日後協商進行,工會同意遵守《團體協約法》第23條規定,在約定期間內,不會針對這次罷工提出的訴求再提起罷工,也釋出善意,同意離島航線不罷工,降低對離島航線的影響。
不過,工會認為長榮航空在團體協約中提出的「和平義務」太過嚴苛,意圖限縮工會和個人的言論自由,是拿「和平協議之名,行秋後算帳之實」。

根據工會提供長榮航空公司的「和平協議」,一共有7點:
- 工會確認「和平期間」不得發動任何爭議行為(不得罷工)
- 工會同意若於「和平期間」過後有發動罷工爭議行為之必要,至遲應於開始罷工(包括但不限於宣布、發起或執行罷工)之30日前,對公司、全台旅行社及相關公部門書面通知預告事項,否則應就因其未預告罷工而有損害之人,負擔ㄧ切、刑事責任。
- 不得對公司員工有任何霸凌、歧視、貶抑或其他任何違法或不當之言行
- 不得發表汙衊、詆毀公司、公司經營階層及其員工、股東的不實言論。如違反約定,工會應按所屬成員及會員的違約行為,按次數支付公司懲罰性違約金新台幣50萬元。
- 工會同意離島航線(台灣本島來往澎湖、金馬或馬組織航線)不得罷工
- 工會同意就本協約簽定前對於公司之爭議權均予拋棄,工會就爭議事項不得於和平期間再行主張及請求
- 若先前雙方就爭議事項簽訂文件和本協約不一致,以本協約之效力為優先
「絕對性」和平義務,等同拔光工會所有牙齒
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邱駿彥於臉書上表示,長榮航空這次提出的「和平協議」,宛如滿清末年的不平等條約再現。邱駿彥指出,和平義務有2種,一種是「相對性」的和平義務,指的是在團體協約有效期限內(最長3年),不得再透過罷工變更協約內所定事項,至於不在協約內所定事項,工會仍有再提起爭議的權利。
不過長榮航空的和平義務,要求工會在「和平期間」不得發動任何罷工,邱駿彥指這是「絕對性」的和平義務,通常是資方在團體協約裡同意給予勞方相當程度的好處後才會訂定,因為絕對的和平義務條款「等同於拔掉了工會的牙齒、廢除了工會的所有武功」。
除此以外,長榮提出的和平義務還有2點不合理之處。
想讓工會「永久」預告罷工期,為什麼不行?



邱駿彥認為,長榮航空公司在這條義務上,想要一次解決往後的罷工爭議,永久拘束工會不能罷工。不過這樣的要求,在法律上沒有效力。邱駿彥解釋,團體協約的有效期最長只有3年,因為勞動條件會隨時間改變,3年到了通常就要重新談判。長榮就算規定和平期間過後罷工還要先預告,其實於法無效,因為和平義務的效力還是要受團體協約3年的法律期限所限制。
桃園空服員職業工會副秘書長周聖凱也反對這條義務規定罷工要有預告期。他指出德國工會有罷工預告,是因為德國罷工法令程序相對簡單,台灣的罷工程序需要經過法定流程,是世界上數一數二嚴苛,為何還要告知什麼時候要罷工、罷工什麼時候結束?
禁止工會發表散播「不當」言論,哪裡出問題?



針對這條約定,邱駿彥和周聖凱都指出,何為「不實」言論?該由誰來定義?這項約定恐將違反《憲法》所保障的言論自由。另外,團體協約的內容,最後會落實到勞動契約,每個會員都要遵守,怎麼能在在勞動契約簽屬這樣侵害自由的約定?無疑是一種針對工會的箝制。另外工會有幾千名會員勞工,要是誰不小心違反了,工會若要負責每次賠50萬元,這種規定無異是打壓工會的一種手段。
長榮航空:工會3年內罷工2次,需制定「公益性」條款
和平協議內容遭質疑,長榮航空稍早發布新聞稿,表示長榮航空認同勞動權益的提升是公司永續經營的碁石,也致力於提供給員工一個舒適、安穩的職場環境,因此堅持將「反霸凌條款」落實於團體協約之中,希望桃園空服員職業工會在團體協約中承諾,不因員工是否加入該工會,而有任何霸凌、歧視、貶抑或其他違法及不當之言行。
長榮航空表示,桃空職工在3年內罷工2次, 極大化犧牲旅客權益來成全工會自身利益,造成社會動盪,長榮航空無法苟同,且罷工不應該忽視公眾利益,所以必須要有公益性條款。因此長榮航空除了要求桃空職工考量離島航線具有高度公益性而絕對不得罷工之外,也應在日後給予公司及主管機關合理之罷工預告通知,方可確保無辜旅客權益。
長榮罷工邁向第2周,創下台灣航空史工運上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大的紀錄,工會副秘書長周聖凱受訪表示,其實長榮航空虧損的金額,早已超過罷工要爭取的福利,他表示雖然已有113名空服員停止罷工回去值勤,但仍有2000個空服員輪值,不放棄罷工。
「很多會員必須罷工的原因,甚至是動力,都是公司太蠻橫。」周聖凱表示。
而工會也指出,長榮航空部放下威權、不放下棍子,寧願燒錢也要打擊工會的態度,超出勞資對決的範疇,為了保持工會仍能在企業內有制衡的力量,免於被打壓、消滅的恐懼,工會預計自明日清晨5點,從桃園南崁步行前往總統府,希望用苦行的方式,表達空服員團結堅持的意志力。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楊之瑜
“長榮罷工”的相關議題
- 2019-07-06 史上最長航空業罷工將落幕:除了3年內不罷工,長榮勞資簽下哪些協議?
- 2019-07-06 壓力超大、工時超長:日本航空業也曾罷工爭取更好待遇
- 2019-07-04 長榮罷工第15日:公司提出7大「和平義務」,恐將「拔掉工會所有牙齒」
- 2019-07-03 長榮罷工第14日:「不秋後算帳」勞資雙方達2共識
- 2019-07-01 民營企業和公家單位不一樣,工會罷工該如何為自己「留退路」?
「快一點」的成長秘訣:讓NUEIP人事管理實現勞資和諧共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每天為了解決台灣餐飲店業者因人手不足,又要講求速度與品質的消費體驗問題,在全台馬不停蹄地提供從POS系統、線上點餐、數位支付、物流送餐,到行銷導客的一條龍智慧餐飲服務。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短短三年,即創下萬家餐飲門市合作,且獲得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的支持。
而在點點全球積極為中小餐飲業和小吃店研發創新解方,並展望更多元跨領域服務與海外布局的同時,背後則有專業的NUEIP團隊提供的nuHRM人資系統,為點點全球打理企業內部的所有人事營運。
擺脫呆板的代管計薪,系統串聯自動試算更接地氣

點點全球的人資主管張珺涵指出,過去外包人事薪資給第三方代管公司的過程中,企業內部文化和經營策略往往無法被充分考量,因此,代管公司難以彈性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每月3號發薪日前,除了需要準備員工名單、出勤記錄、薪資異動資料和請假紀錄等,企業還要負責催促員工提交假勤資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還會增加許多時間成本;若發薪後,發現計薪上的疑慮,與代管公司來回溝通的時間,也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
nuHRM人資管理系統的薪資功能,完美的解決了以上問題。不僅串聯了所有以往需主動提供給外包公司的資料,自動匯出薪資試算結果,還可以快速匯出符合財政部規範的申報媒體檔,讓月底計薪的工作流程能一條龍完成。張珺涵高興的分享:「現在,平均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算完一個人的薪水,且多虧NUEIP獨特的關卡計薪方式,只需要跟著流程一步一步檢查,員工越多越能顯現此功能帶來的輕鬆高效,遠遠超乎我的預期。」
從制度控管到人情考量,NUEIP助打造和諧勞資關係

點點全球的團隊擁有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此彈性開放的文化也貫徹在公司制度實行上,張珺涵形容自己是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橋樑,企業為了維護內部秩序、確保員工的權益與義務,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以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然而,在實際執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程度,才能促進勞資雙方的良好關係,達成雙贏目標。
因此,點點全球選擇了能協助實踐彈性文化的NUEIP nuHRM人資系統,利用系統設置「請假申請時間」與「最低請假時數門檻」便是最好的例子,雖其目的是為了更妥當控管人員,但有時員工發生特殊情況,以致無法符合現有制度時,企業可針對個案通融放行,此時,系統功能也可以彈性各別自行調整設定,並且自動串聯至每月薪資計算。張珺涵說道:「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們不需要一個將制度綁死的系統,而是一個既有控管制度、又有彈性調整空間的、為『人』考量的好系統,NUEIP就是這樣收放自如的系統,它讓我們建立了更互信互賴的勞資關係。」
重複的人事作業都交給舉一反三的智慧系統

近年來,點點全球快速拓展業務,伴隨著員工的增加,NUEIP系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效也越顯著。「NUEIP是我見過使用起來能最簡單無腦的系統!」張珺涵笑著說:「像是將新進員工加入系統時,只需要建立員工帳號、填寫基本資料、啟用帳號,三個步驟即可設置完畢,加上NUEIP的介面非常清楚明瞭,加速了整個建置的順暢度。」企業應用數位轉型工具,旨為節省重複的行政作業,NUEIP在協助企業導入系統時,已先將所有考勤、假期、加班、簽核等相關規則,依照公司人事規章設定完成,因此只需要為新進員工套用規則,即可快速完成新進員工的系統設置工作。
帶著讓餐飲業者「Work Easy」、消費者「Eat Happy」的經營理念,點點全球目前正積極培育強力的研發人才,進攻跨領域的數位技術服務;並借助彈性易操作的NUEIP企業管理平台,迅速解決企業內部的人事工作、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同時,亦增進了勞資雙方之間的信賴感,使團隊更有凝聚力,為企業齊心打拼。
本文章內容由「人易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