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超大、工時超長:日本航空業也曾罷工爭取更好待遇

壓力超大、工時超長:日本航空業也曾罷工爭取更好待遇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旦罷工就會造成顧客流失。因此,過去日本的機師工會就是瞄準這點,向公司提出加薪要求,並且特別選有VIP客人搭乘的當日罷工,迫使資方讓步。而唯有公司重視員工的待遇與想法,才能使罷工歸零。

文:鄒宗佑(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生)

台灣有航空雙雄「長榮航空」以及「中華航空」。而我們的鄰國日本也有兩間航空巨頭:「全日本空輸」(ANA)以及「日本航空」(JAL)。在長榮航空空服員的罷工行動引起台灣社會關注外,我們也來了解為什麼同樣工時超長,壓力超大的日本航空業界,在近年來卻未爆發大規模的罷工行動呢?筆者在這裡先從兩者的企業規模、薪資、工作內容,最後從日本社會面的角度來觀察,身為航空大國的日本,為什麼近十年來在航空業罷工幾乎沒有發生。

LCC崛起,傳統航空經營成本升高

隨著全球化,以及開放空域的航空自由化的腳步,各國的廉價航空(Low Cost Carrier,LCC)百花齊放,在各區域航線及跨國航線上不斷擴充航點,衝擊到傳統航空(FullService Carrier,FSC)市場與競爭力。導致傳統航空在某些航線,如競爭激烈的台日、日韓、東南亞航線上被迫做出削價競爭,壓縮了利潤讓成本控管上更加嚴格。如大阪關西機場,近年來LCC的國際線航班大幅成長近10%,佔全體的38.7%。

我們來看一下全日空及日航的基本資料。

ANA及JAL公司比較
ANA及JAL公司比較|Photo Credit: 鄒宗佑提供

1951年成立,原本半官營的JAL,在1987年完全民營化。於2007年加入寰宇一家航空聯盟。被稱作為「日本之翼」的JAL在2010年聲請破產重整後,已漸漸找回消費者的信心。但與持續成長的ANA比較之下,ANA的年度業績仍為JAL的1.27倍,大約多出3687億日圓。不過看經常利益JAL比ANA多出1081億日圓,當期純利益約1098億日圓。總結業績成長率ANA為9.1%,而JAL為2.9%。雖然利潤有些許下降,但從雙方近五年來的業績條狀圖表(ANAJAL)來看,說明在不景氣下,兩個航空巨頭還是持續有在賺錢的。

ANA及JAL公司業績比較
ANA及JAL公司業績比較|Photo Credit: 鄒宗佑提供

ANA與JAL薪資福利比較

既然公司有賺錢,那自然給員工的福利就不能少。從日本運輸業界的總體平均來看,航空業界的薪資比例也是國內勞動薪資金字塔上的頂端,以ANA為例,事務職員的平均年收入440萬也是比一般辦公室事務職員(年收約250萬)高出許多。

自1994年起,ANA與JAL開始採用契約雇用制度(也就是一年一簽或是三年一簽的聘僱方式),之後其他的國內航空也接著跟進,後來連在日本當地採用日籍組員的外資航空也導入了契約雇用制度。於是,到2014年之前,日本國內21家航空公司中完全沒有一家是以正社員的方式雇用客艙組員。

其中,ANA於2014年4月1日起導入了正社員化的制度。自2016年從ANA集團旗下的ANA WINGS航空開始將組員轉為正社員。在2015年4月1日,以北九州機場為據點的星悅航空(Star Flyer)也將組員轉為正職。隨著聘僱身分的轉換,帶給員工安定性及未來性,也讓工作的定著度提升。

接著來看薪資,兩家航空的薪資大同小異,共同點是員工機票以及休假的部分。ANA的員工票分為EF機票(Employee Free Ticket),以及一折機票。員工及其家屬每年可獲得若干EF機票以及隨時可買的一折票,不過使用上仍有限制,需要等待候補機位才可使用。組員的外站休假方面,在三到四天的長班後會有最低兩天以上的外站連休。值得注意的是,ANA把外站休假也視為組員的工作日。

JAL則是在2016年4月才廢止了客艙組員的契約社員制度,將所有在籍的契約社員轉正,並且在該年4月後的新入社員也全部以正社員任用。以日本的年資制度來看,一般的客艙組員在工作10年的年收,大約都會在600萬日圓以上。而機師的平均年收大約是在2000萬日圓的超高收入。但JAL在破產後浴火重生,為了經營重建與成本考量,機師和組員的薪資上也較ANA低。

ANA及JAL薪資福利比較

日本航空業的過勞情況

不管在哪裡的航空業,都會有疲勞航班及長程航線的問題,因此機組員長年累積下來的疲勞都是一樣的。過勞、同工不同酬、公司管理嚴格等都是造成員工離職甚至是罷工的主要原因。但在日本這個國家,罷工一詞已漸漸從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消失。甚至民眾認為罷工是一種給公司和其他社會大眾帶來「迷惑」(困擾,添麻煩之意)的行為。

然而,超時工作與過勞絕對是會影響飛行安全和機組員的身心健康,因此相對應的薪資報酬才如此的重要。讓我們來看以下幾個較有名的案例。

2000年9月11日,ANA955航班自名古屋飛往佐賀班機,機長在降落後失去意識,全機平安,但9月19日該機長死亡,死因為小腦出血

2019年1月10日,ANA105航班自洛杉磯飛往羽田班機在新千歲上空附近,一名組員(50歲)報告頭痛不適,稍作休息後仍未改善,於是宣告緊急事態,優先降落羽田機場。但降落後該組員已失去意識,送醫後仍不治死亡。ANA未宣布死亡原因,僅表示在乘務前的健康狀態確認中該組員沒有問題。

日本的航空業,是有工會的。日本最大的航空業工會組織,是航空連合(Japan Federation of Aviation Industry Unions),是航空產業最大的工會。加盟成員有航空部門六個工會、機場相關部門35組織(40個工會)、服務業・一般部門10個工會,共51個組織(56個工會),另外還有兩個工會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