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必修的人文課》:發達時儒家,落拓變道家——古代士人心中的損益兩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儒家是進取,做加法的;道家是退讓,做減法的。《老子》裡有「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的語句,做學問講究積累,強調「益」,也就是增加;而求道、行道則相反,強調的是「損」,也就是減損。
文:一条課堂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翩然世間的道家風格
說到老莊,大家就會想這是道家。道家和儒家是不同的,但是它們相反相成,在整個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中,儒和道又是互不可缺的,我們聽過「儒道互補」的說法,幾乎每一位古代士人的心中,都一邊藏著儒家,一邊藏著道家。當他發達的時候是儒家,當他落拓的時候就變成道家,例如白居易就是其中的典型。
那麼,道家究竟有怎樣的風格和面貌?與儒家相比,它又有什麼樣的特點?
我們不妨從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的眼中來看。黑格爾是極博學的人,不僅講玄而又玄的思辨哲學,還講哲學史;不僅講西方哲學,還講東方哲學,甚至講到中國。他讀了《論語》和《老子》兩部書,認定前者只是一些道德教誡,後者則含有哲學。他還說過一句很不厚道的話:「想保有孔子在西方世界中東方大思想家的名聲,最好不要出譯本。」當然,我們並不是認同黑格爾,孔子對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倫理觀念乃至歷史有著莫大的影響,孔子是中國文化的最大代表。不過,黑格爾的觀察有其銳利之處,如果從更寬廣的視野來看,《老子》更富思辨性和精神性,或許給世界更多普遍意義上的啟示。事實上,《老子》很可能是被譯為外文次數最多的一部中國傳統典籍,遠遠多於《論語》。
看自家的寶藏,不能只聽洋人的,我們客觀的觀察一下道家和儒家的差異,看出道家的特點究竟何在。
道家重的是個人獨善,儒家則入世兼濟
說到道家,我們想到的具體人物是老子和莊子,講到儒家則是孔子和孟子。老莊和孔孟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孔孟的生平事蹟,我們大致可以編出年表來,他們先做了什麼事,後來又做了什麼。例如孔子先教書,後來在魯國做了幾年官,不得志,於是周遊列國,推行自己的主張,可還是很不成功,最後回家繼續教育學生,編訂了數部古代典籍。
然而,老莊的事蹟卻無法編成年表,司馬遷的《史記》最早為他們作傳,都只記錄了個別事件。例如莊子,就記載了楚國大臣去請他到楚國做官,莊子不肯,說願意像在泥中撲騰的烏龜那樣苟活於世間就好。老子呢?只記載了孔子見老子問禮的事,老子關於禮儀方面什麼也沒說,只是答非所問的勸孔子去掉身上的驕氣和欲望,要深藏若虛。
儒家和道家之間的差別,其實就是儒道兩家對於入世與出世的基本態度表現不同。儒家要入世,就會有許多事蹟留存世上;道家要出世,不以世俗事務為意,自然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可是要說起來,其實在先秦諸子裡,老子的官算是做得最大的。他是「周守藏室之史」,是當時東周王室負責圖書檔案文獻的總管。大家知道,古代識字的人很少,識字且能掌握文獻資料,就能擁有古今豐富的經驗和智慧。老子這個職位是很重要的,相比孔子到了五十歲才在魯國做諸侯之官,老子可算是「中央高官」。可是,老子雖然做了官,《史記》裡記載他「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看周王室不行了,就離開了。
孔子則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天下的局勢越糟糕,就越是要挺身而出。這就是儒與道兩家的不同,道家更注重出世的個人獨善,而不是儒家式的入世兼濟精神。
換個簡捷的說法,儒家是進取,做加法的;道家是退讓,做減法的。《老子》裡有「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的語句,做學問講究積累,強調「益」,也就是增加;而求道、行道則相反,強調的是「損」,也就是減損。
儒家對封建的演繹影響至今
與出世獨善和入世兼濟相關,道家和儒家之間還有一個顯著的對比,那就是儒家注重群體關係,道家注重個體本身。
儒家關注群體不是憑空而來的,因為其所依據的就是西周初年以來的政治社會制度。周摧毀殷商的統治後,實施封建,也就是分封建國,將以周王室同宗同姓為主體的諸侯分置到各地。政治權利結構的高低與血緣尊卑親疏便形成疊合關係,正所謂家國一體。
孔子有一次談到他的政治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國君像國君,臣子像臣子,政治關係中君臣要盡到各自的職責;父親像父親,兒子像兒子,家族關係中父子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顯然,孔子是將國與家一起考慮。在這樣的視野中,個人是重重疊疊關係網絡中的一點,例如他是某人的兒子、某人的父親、某人的兄弟、某人的丈夫、某人的上級、某人的下屬等,他的身分就是由這些重重關係定位的。這種從西周初年的封建開始,經過儒家演繹昇華的群體性觀念,籠罩中國數千年,直到今天仍有很大的影響。
老莊並非一家,是後人配對
而老莊的觀點則與此相反。前面說到老子見東周衰微,就離開了;莊子不願去楚國為官,只願在河邊釣魚,圖個輕鬆快活。那麼,道家關心的是什麼?是個人內心的修養,平和安寧,不為外界所擾。例如《莊子》寫到靜坐養神,主張「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內心淡漠平順,外形呆若木雞。這時,人的狀態是鬆弛的,而非緊張的;是平靜的,而非激越的。一句話,這是修養心神。
除了心神,莊子對身體的琢磨也到了一定境界,他說:「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一般人是用喉嚨呼吸的,而修行得道的人則是用腳後跟呼吸。人怎麼會用腳後跟呼吸?可能是練氣功將氣門練到腳後跟了吧。總之,從莊子來看,道家非常注重個人的身心修養。
老莊作為道家,與儒家自然有頗大差別。那麼,同為道家的老子和莊子,就完全一致嗎?當然不是。
首先,將老莊歸入道家,並不是他們的自覺自願,而是後人的「拉郎配」(按:後人自行搭配湊一起)。春秋戰國時代的思想狀況,如今常說是百家爭鳴。但其實「百家」這個說法,就是雙重謊言:一是當時並沒有那麼多思想流派,二是先秦時代根本就不存在稱某個思想流派為「家」的概念。當時記述各種思想,乃至思想家互相批判的時候,都是直呼其名,或稱某某子,例如老聃如何,莊周如何。
Tags:
南投縣13鄉鎮農特產品──濁水溪線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南投縣位處台灣中部,為台灣唯一不臨海的內陸縣及地理中心,也是海拔落差最大的縣市,海拔由高至低最高相差3000餘公尺。得天獨厚的多層次海拔亦孕育出多樣化的農特產品,例如花卉、竹藝品、香蕉、甘蔗、紹興酒、紅茶、高山茶等等,本文將再深入介紹「南南投」各鄉鎮的鄉鎮與農特產品,若有興趣不妨來南投晃晃吧!
南投縣位處台灣中部,為台灣唯一不臨海的內陸縣。縣內不只有台灣最高峰「玉山」、最大湖泊「日月潭」、台灣最長河流「濁水溪」之源頭,更是台灣海拔落差最大的縣市,從450到3600公尺,最高相差3000餘公尺。多層次的海拔亦孕育出南投農業多樣化的農特產品,例如花卉、竹藝品、香蕉、甘蔗、紹興酒、紅茶、高山茶等等。
南投13縣,依地理位置分為:
烏溪線:埔里鎮、國姓鄉、魚池鄉、仁愛鄉、草屯鎮、中寮鄉
濁水溪線:南投市、名間鄉、鹿谷鄉、竹山鎮、集集鎮、水里鄉、信義鄉
以下介紹「濁水溪線」各農業鄉鎮與農特產品:
南投農業特色-南投市
南投市位於南譨縣西北方,鄰近台中市,貓羅溪貫穿其間,河谷溝渠縱橫,灌溉便利;溪兩側東為南投丘陵,西為八卦山台地,皆屬平坦紅壤土質,與河谷狹小平原,均肥沃適合農耕,故農產品非常豐富。南投市沖積平原區盛產稻米,品質佳、暢銷全國;八卦山台地,地勢平緩,日照充足,以青山茶、生薑、鳳梨、荔枝生產為主;而丘陵區,以香蕉為大宗,亦有龍眼及文旦,為饕客最愛。
南投市農特產品:蘭花、野蘭、青山茶、番茄、絲瓜、荔枝、鳳梨、木瓜、龍眼、文旦、杮子
南投農業特色-名間鄉
名間鄉位於南投縣西側,濁水溪北岸,八卦山台地處,其台地地勢平坦,村落遍佈,農業發達,且有台3及台16兩線省道於此交會,交通發達。名間鄉平原區引濁水溪灌溉,土壤肥沃,生產的濁水米,粒粒飽滿甘甜,日據時代即是重要外銷商品;本鄉栽植於泉水之水蕹菜,鮮脆爽口、富纖維素,為島內少數特有蔬菜;松柏長青茶風行國內外,產值達10億元以上,台地植茶面積超過90%,為國內茶葉主要產區。極目望去,一望無際皆為青翠茶園。
名間鄉農特產品:濁水米、鳳梨、通天草、生薑、水蕹菜山藥、茶葉
南投農業特色-鹿谷鄉
鹿谷鄉位於南投縣西南方,海拔約800公尺上下,為氣候濕潤丘陵地形,年均溫25℃,雨量充沛。終年雲霧籠罩,加上土壤富有機質,所以適合茶樹生產,當地盛產「凍頂烏龍茶」已是台灣最知名的茶種。鹿谷鄉70%居民以茶葉生產為業,為全島唯一依靠單一生產作物為經濟來源之鄉鎮,經多年推廣改良,品質穩定,茶葉因地處高地,產值通常較平地茶葉為高,且因價格穩定,居民享有極高生活水準;除此之外,除茶葉外,竹筍、山芹菜及鱒魚養殖也是本鄉特產。
鹿谷鄉農特產品:凍頂烏龍茶、竹筍、山芹菜、良質米、明日葉、鱒魚、茶梅
南投農業特色-竹山鎮
竹山鎮位於南投縣南端,靠近雲嘉地區。境內有濁水溪和清水溪環繞。為海拔1,600公尺以下山地丘陵地,其山林佔全部面積之80%,因氣溫、雨量適中及少強風,適宜竹類生長,以盛產竹子而得名。本縣竹筍產量屬全國第五位。農產品主要為竹類產品為主,農產主要仍以竹類產品居最大宗,鮮筍類以冬筍、桂竹筍暢銷全島,各種筍類加工製品,更為多樣,為全國筍類最大供應產區;相關的竹製藝品,在居多藝術家投入和學校產學合作下,竹藝品除了美感外,更增加現在科技的應用,如LED竹檯燈、竹製涼蓆、電動竹扇等。
竹山鎮農特產品:冬筍、春筍、桂竹筍、麻竹筍、綠竹筍、筍乾、桶筍、筍絲、筍茸、醬筍、竹山紅番薯、破布子、烏龍、金萱、翠玉茶葉、番茄、巨峰葡萄
南投農業特色-集集鎮
集集鎮位於南投縣中部,濁水溪北岸,為南投縣最小的鄉鎮。其腹地狹小且多山,但古蹟,與在地美食甚多且頗受好評,人文藝術濃厚。近年推動綠色隧道與鐵道觀光活動有成,集集小鎮已成為國內知名的新興旅遊勝地。因集集腹地小,溪岸平原面積有限,主要農作為廿世紀番石榴及榮獲國產水果品牌認證的「紫水晶」巨峰葡萄。另外,山坡丘陵所產的香蕉,因氣候地質事宜,其香蕉香氣芬芳,口味甘甜可口,為知名山蕉;而紅龍果和糯米荔枝核小肉甜為近年新興水果,甜度高、品質佳,數量有限,深受消費者喜愛。集集鎮知名花卉為向日葵,大而豔麗頗受歡迎。
集集鎮農特產品:糯米荔枝、廿世紀番石榴、山蕉、巨峰葡萄、紅龍果、向日葵
南投農業特色-水里鄉
水里鄉位於南投縣中部,濁水溪上游,係本縣進入山區之隘口。水里鄉境內有陳有蘭溪、水里溪及濁水溪,溪流河谷交錯,周圍高山圍繞,氣候溫和;集集線鐵路終站車埕位於鄉境,水里也為新中橫公路之起點。水里鄉主要農作物為高山茶和青梅,茶園約在海拔1,000公尺左右,屬玉山茶區,茶色清澈,入口回甘,深獲茶友喜愛。境內青梅,鮮脆多汁,品質優良,為外銷日本之主力,近年發展多樣口味梅製品,以「天山梅」打響名號。新中橫沿線所產「黑紫玉」巨峰葡萄榮獲國產水果品牌認證,冬季品質尤佳。
水里鄉農特產品:高山茶、青梅、愛玉凍、國蘭、華盛頓臍橙、十月龍眼、茂谷柑、鹿茸、香蕉、水蜜桃、巨峰葡萄、苦茶油
南投農業特色-信義鄉
信義鄉位於南投縣東南部,為境內最大鄉鎮,亦是縣內兩個山地鄉之一,面積廣達面積1422.42平方公里。信義鄉內高山峻嶺,溪流蜿蜒溪谷平地較少,為玉山國家公園入口處,新中橫公路上的重要據點,縣內居民以農作為主。信義鄉氣候溫和,但因高海拔,日夜溫差大,以致蘊育了許多品質優良的農特產品,如青梅、夏季蔬菜、花卉、愛玉子、苦茶、雜糧、蓮霧及知名巨峰葡萄(玉珠)等。另外,溪谷山間養殖鱒魚、香魚、切花、土雞等。信義鄉擁有號稱「全台最會搞行銷」的信義鄉農會,擅長包裝農產品,並結合當地東埔溫泉及觀光果園,突破了農業發展遲緩的障礙,開拓了山地鄉農業觀光發展的新境界。
信義鄉農特產品:青梅、巨峰葡萄、紅肉李、芭樂、番茄、玉山茶、高冷蔬菜、轎摃竹筍、野菜、香魚、高級切花、苦茶油、愛玉凍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