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的隱憂:更多電子垃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5G將為人類帶來更高速的網絡及許多其他好處,但專家表示,這也將導致電子垃圾急遽增加,上百萬部智能手機、數據機及其他與5G網絡不相容的設備將遭到淘汰。
文:Alana Semuels
譯:Phyllia Hsu
身為一個對科技充滿渴望、資金充裕、準備將通訊技術全面升級進入5G時代的國家,美國還必須考量令人驚訝的環境成本:堆積如山的廢棄裝置。
回收龍頭ERI在加州弗雷斯諾(Fresno)的工廠,每個月要處理約600萬磅(約272萬公斤)的廢棄電子產品,像是鏡頭只有800萬畫素的智能手機、容量只有12G的平板電腦,每天都有許多這類產品抵達此處。有些工人拿著鐵鎚敲擊體積龐大的設備,有些人則負責拆除像是鋰電池這種具危險性的零件。整個場景就像一部扭曲的皮克斯電影,輸送帶上擺滿了等待毀滅的設備,它們一個個被送入機器裡,然後被分解為一堆銅、鋁、和鋼。
「在我們的社會,人們總是必須擁有最新、最棒的產品」亞倫·布魯姆(Aaron Blum),ERI的共同創辦人及營運長帶我們參觀工廠時這麼說。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統計,在2017年美國人共花了710億美金在電話及通訊設備上,這幾乎是2010年的五倍,即使將通貨膨脹率計算進去後結果依舊如此(僅僅是Apple,去年就美國內售出6000萬部iPhone)。當我們購買新產品時自然會淘汰舊的,這種消費週期使得電子產品成為世界上增加最快速的固體垃圾。

當世界的網絡技術升級到5G時,這一趨勢預計會增長得更加快速。
5G將為人類帶來更高速的網絡及許多其他好處,但專家表示,這也將導致電子垃圾急遽增加,上百萬部智能手機、數據機及其他與5G網絡不相容的設備將遭到淘汰。「我不認為人們真的瞭解這項轉變的嚴重性」,ERI的共同創辦人及董事長約翰·舍格里(John Shegerian)說。「在許多層面上,這是比黑白進入彩色、類比進入數碼還要更大的轉變」。
這對ERI來說是一門好生意,他們向客戶收取電子產品並幫他們安全地刪除所有資料;另外,他們也靠翻新並轉售電子產品賺錢。但根據聯合國統計,美國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電子垃圾被回收,其餘的不是被焚燒就是進了垃圾掩埋場。這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電子垃圾往往含有汞或是鈹等對環境有害的物質。
部分問題在於管理。美國只有19個州立法禁止將電子產品丟入一般垃圾,在沒有這條法律的地方,例如內華達州,電子產品往往被丟在普通的垃圾桶或回收箱,傑瑞米·華特絲(Jeremy Walters)說,他在一間專門處理固體廢棄物的公司Republic Services擔任社區關係經理。撇開環境問題不談,將紙類與易燃鋰電池放在一起壓縮本身就具危險性,回收中心的報告顯示,火災次數變多了。
即便有電子垃圾的相關法律,還是需要靠消費者來對這些老舊設備進行適當處理。但回收電子產品可能會帶來麻煩,人們不能只是將不需要的手機丟到房子外的垃圾桶,他們必須把這些電子產品送到商店,而店家有可能會支付一些錢,但也可能會向消費者收取處理費用。許多消費者不想帶給自己太多麻煩、或是不想要有多餘開銷,他們選擇將不要的設備丟進垃圾桶,或將它們藏進抽屜裡,幻想有一天這些電子產品會自己消失。華特絲s說︰「我們沒有辦法確保人們不會丟掉它。」
其中一種解決方法是讓電子產品像過去一樣長壽。

在ERI的工廠,Shegerian向我們展示了數十台1970到1980年代製造的電視機,這些電視機直到最近才停止運作;相反的,現在的科技公司則在加快汰換機器的腳步。大部分的智能手機沒辦法輕易更換電池、新的筆記型電腦與舊式充電器不相容、軟體公司推出在舊設備上無法運作的更新。
「現在的科技產品不如過去長壽,這是廠商為了迫使消費者加快更換速度的手段。」iFixit的創始人凱爾·溫斯(Kyle Wiens)說,該公司發表了許多教導大家如何自己修復、拆解電子產品的指南。以Apple的AirPods為例,它在使用兩年之後可能會出現充電問題,但Apple拒絕對此作出回應。
有些環保團體認為像Apple和三星這樣市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應該自行承擔回收成本,在歐洲、加拿大及美國的部分地區已通過生產者責任延伸(EPR)之相關法律,規定製造商必須資助及成立報廢電器的回收系統。「全球性的EPR規範能讓競爭環境更公平,因為這沒辦法在自願的基礎上進行。」史考特·卡索(Scott Cassel),Product Stewardship Institute的創辦人說,這間機構是EPR法律的倡導者。「但美國拒絕改變現有的法規」。
儘管如此,有些公司正在加強自己的回收機制,不管是為了經濟利益還是為了推動公共關係(開採新的礦產會造成財務、環境及人力成本)。舉例來說,Apple於2018年推出Daisy,這是一款能回收智能手機的機器人,它每小時能拆除200部iPhone,且他們宣稱去年它從垃圾場掩埋場轉移了48000公噸的電子垃圾。
但與去年全球共5000萬噸的電子垃圾相比,這只是九牛一毛,而當消費者準備要將設備替換成最新的5G設備時,這個數字還會繼續飆升。
© 2019 Time Inc. 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