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兄弟高調成立「黨委」:影視創作將融入黨建工作

華誼兄弟高調成立「黨委」:影視創作將融入黨建工作
Photo credit: 朝陽組工 微信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旅美學者吳祚來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1950年代中共強制收編私營企業,現在則採用新的方式,利用黨組織掌控私企。

(中央社)中國電影企業華誼兄弟在8日舉行「黨委」成立大會,其黨委書記曹赫表示,接下來要把黨建工作融入到影視內容創作的各個領域和全過程。不久前,華誼的兩部電影才因為不夠「政治正確」被撤檔。

根據中共規定,任何企業或單位只要有3名以上的黨員,就應該成立基層黨組織;但成立權責更大的「黨委」,則需要向上級黨組織申請。財經自媒體《一見財經》指出,華誼兄弟是主動向組織申請成立黨委,歷時一年多獲批成立。

綜合陸媒報導,中共華誼兄弟委員會成立大會8日正式召開。北京市朝陽區委書記王灝在內的多名中共幹部、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以及百餘名華誼兄弟黨員代表出席了本次大會。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私人企業,1994年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成立,截止到2019年6月底,公司共有員工1933人,黨員人數共計115名,其中80、90後黨員佔黨員總數的85.21%。王灝致詞時特別表示,要充分發揮非公經濟黨組織的作用,「保證正確的領導方向」。

華誼兄弟黨委書記曹赫表示,下一階段華誼兄弟黨委將積極探索,把黨建工作融入到影視內容創作的各個領域和全過程。

王灝向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的成立表示祝賀,同時提出三點要求:(新聞稿
一是要深刻認識加強非公經濟組織中黨建工作的意義,以黨建引領非公企業的發展方向;
二是要提升非公經濟體黨建工作實效,打造非公黨建品牌;
三是要充分發揮非公經濟黨組織的作用,保證正確的領導方向,促進企業經濟發展,推動內部優化,加強組織自身建設,團結凝聚職工群眾,建設先進企業文化。

華誼兄弟最近怎麼了?

華誼曾是中國最風光的影視公司,但近年卻負面新聞纏身。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在1994年剛開始時是由投資馮小剛、姜文的電影而進入電影行業,尤其是每年投資馮小剛導演的賀歲片而聲名鵲起,隨後全面投入傳媒產業,投資及運營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唱片、娛樂營銷等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且在2005年成立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近年來的知名電影像是:2004年的《天下無賊》、《功夫》,2006年的《夜宴》、《墨攻》,2008年的《功夫之王》、《非誠勿擾》,2010年的《全城熱戀》、《唐山大地震》,2012年的《愛 Love》,2015年的《老炮兒》等。
螢幕快照_2019-07-11_下午12_33_59
Photo cridit: 截圖自 華誼兄弟網站

去年由於前央視主持人崔永元和導演馮小剛、演員范冰冰等人的恩怨,導致馮小剛執導的《手機2》出師不利。

《大紀元》報導,去年的「陰陽合同」事件和一系列「自查自糾」補稅、資本撤退等影響,中國影視行業損失慘重。其中,華誼兄弟損失最為慘重,2018年的年報顯示,業績虧損高達12億(人民幣),自2009年上市以來首次虧損,該年華誼資產減值損失為13.82億,其中商譽減值損失為9.73億。

此外,華誼轉投資文化旅遊地產業不順利,債務等問題導致股價大跌;今年暑期又有《八佰》、《小小的願望》兩部片遭撤檔。

根據《一見財經》,華誼兄弟並非現在才意識到「向黨靠攏」的重要性,只是仍不免踢到鐵板。

去年華誼提出「高峰計畫」,在未來3年內,華誼兄弟將在中共紅色歷史題材、傳統文化題材、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題材、青少年成長四個方向分別打造一至兩部優秀影視作品。

王中磊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華誼會在中國改革開放40年、新中國成立70週年、其後的建黨100週年等推出符合主旋律、價值觀正確的一些作品。

當時他還說,正在拍攝的《八佰》就表現了人性的光輝。但原定今年7月上映的「愛國電影」《八佰》,疑似因為「美化國民黨抗日」等理由被撤檔。

《明報》報導,華誼兄弟正籌拍,負責影片拍攝中共建政70周年獻禮片的華誼旗下導演馮小剛去年底依劇組習俗帶組赴韶山拜祭毛澤東。但今年兩會期間,他未有回應70周年獻禮片的進展和計劃。但他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曾到文藝團組座談,認為習「要求創作者回歸現實主義、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以人民為中心拿出精品」。馮小剛認為,近10年不少電影如《唐山大地震》、《1942》等皆走現實主義路線,且創作時應避免「高級紅」和「低級黑」。

成立「黨委」有什麼影響?

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宣布投入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初選後,也曾被質疑富士康內部有中共黨組織,引爆外界對郭參選總統的疑慮。

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之後,黨的基層組織,根據工作需要和黨員人數,經上級黨組織批准,分別設立黨的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其中以黨的基層委員會為主,黨的基層委員會一般簡稱為「基層黨委」。

富士康集團在中國有100餘萬名員工,不只有黨支部,早在2001年就成立層級更高的黨委。《新華網》報導,截至2017年9月,富士康在全國各園區共建立16個黨委、229個黨總支、1030個黨支部,在冊黨員、入黨積極分子3萬餘人。

《中央社》報導,熟悉中國工廠和企業運作的非政府組織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所長劉開明告訴記者,如果在政府部門、國有企業、國有事業單位,黨委書記就是一把手,是有決策權的人。

但在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黨支部及黨委的功能對內是讓黨員彼此聯誼、關懷;對外則是與其他外部黨委、政府部門聯繫,沒有決策功能也沒有人事權,「儘管如此,企業黨支部書記和黨委書記畢竟是和權力部門有聯繫的人,外資企業一般將其視為公關,和政府建立良好關係。規模越大的民營企業,其黨委書記的分量就越重。」

《新唐人》報導,旅美學者吳祚來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1950年代中共強制收編私營企業,現在則採用新的方式,利用黨組織掌控私企。

吳祚來提到,將華誼兄弟這種娛樂業龍頭企業納入「黨的領導」,更有助於中共政府擴大影響力,將來該公司所有作品都會和中共宣傳有關,不會再打擦邊球,自由、原創作品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最後就是「黨文」合一。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也說,中共「改革開放」之後,底層黨組織的功能逐漸弱化,現在則是在走回頭路,強調「黨領導一切」。特別是北京一直對演藝界不滿,指責其作品「缺乏主旋律」,「政治不正確」等。

相關報導: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