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學些什麼?讓「第二曲線」引領我們思考人生重要決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決定要為自己「點哪些技能」之前,可以用商業的「第二曲線」概念確定自己的目標,接下來你可以透過和前輩學、周邊技能、Mentor指引,以及自我定位等等的方式,讓自己有效的變得更強。
在上一篇文章發布後沒多久,我接到幾位朋友的提問,他們想進一步了解如何思考人生?我了解後,表示透過學習成長的三個引擎,他們了解到如何持續提升自己,透過為自己估值,也大概知道了如何掌握自己的市場價值,而透過成長飛輪,更進一步掌握了如何思考資產的配置。
投資金融商品有相對清楚的知識或書籍,但在投資自我的部分,似乎缺乏一些有效的框架來協助我們思考?
我該繼續投入在既有的專業知識或工作技能上,還是應該像當今非常流行的斜槓一般,開始發展第二與第三專長?
上述問題是這篇文章的成因,或許一句簡單的「將資源投入在長期價值最大的項目上」並無法有效解決大家的疑問,所以本文我還是援引了我在企業中負責多個產品時,如何思考產品組合(Product Portfolio),如何決定將資源投入在那些產品上,並減少那些產品的投入。
什麼是產品組合?
產品組合是指一個企業生產或經營的全部產品線、產品項目的組合方式,就是企業所有的產品集合。如高露潔,牙膏是一條產品線,在這個產品線之下,其實有數十種產品(參考),這就是高露潔牙膏類的產品組合。但除了牙膏外,高露潔其實還有牙刷、漱口水、牙線等眾多商品線。
牙膏、牙刷、漱口水、牙線四條產品線,加上產品線下的數十項商品的集合,就是高露潔的產品組合。
為什麼要有這麼多條產品線以及產品呢?產品組合簡單一點不好嗎?
針對這個問題,請大家試想我本來只有清涼牙膏,讓你刷牙後感覺非常涼爽,銷售量也非常好,但隨著市場逐漸擴張,開始有客戶反應自己牙齒非常敏感,每到冬天時搭配清涼牙膏就會非常不舒服,此時,公司便開始研發適合給敏感性牙齒客戶在冬天使用的產品,幾個月後,抗敏感牙膏便推出上市了。
而圍繞著客戶的需求,有了牙膏,卻發現沒有適合的牙刷,因此公司也開始往周邊延伸,開始生產自己的牙刷產品。有了牙刷,還有客戶反應只靠刷牙潔牙做的還是不夠徹底,因此牙線與漱口水的產品線也逐一被建立了。
然而,產品組合並不是只會擴增而不會刪減,當企業發現某些產品市場銷量持續不佳(如HTC手機、iPhone X),或者某個產品線的生命週期(Life-time cycle)已經將要結束,如10多年前CD Player被mp3播放器淘汰,後來mp3播放器又被手機淘汰,這都意味著某個產品線或產品將從產品組合中被移除。
產品組合的調整,絕大多數還是圍繞著市場與客戶需求,只要企業判斷自己在調整產品組合後的利益會最大化,那擴增或縮減產品組合就成了一種很直覺的決定。

當一位產品經理或創業家在思考產品組合時,他心裡永遠在思考兩件事:
- 資源怎麼配置才可創造最大的收益?
- 短期與長期收益間如何平衡?
每建一條產品線,或許都意味著數百萬元的支出,在資金有限的狀況下,企業不可能輕易的擴增產品線,行銷預算也是有限的,產品愈多,每個產品配置到的預算變愈來愈少,將資源集中在幾個利潤更好,更有成長潛力的產品上,似乎是相對明智的選擇。
所以,簡單的說,企業在思考產品組合時,心裡想的永遠是配合企業策略進行最佳化的資源配置。
這觀念就跟個人在進行資產配置時有8.9成相似,你甚至可以說,企業在思考產品組合管理時,跟個人在思考投資組合管理的思考套路是一致的。
但企業進行產品組合的建立涉及較高的建置費用,因此在決定投入與退出時,成本一般遠高於個人投資組合。
產品生命週期與產品組合
其實多數的企業在草創初期大多是從一個產品開始,並不存在產品組合,產品組合是隨著時間推進,不斷演化出來的。當一家企業只有一個產品時,這意味著這個產品的銷售表現就直接左右了企業的營收與利潤表現,這對企業來說是極大的風險,因為一個產品不太可能一直維持快速成長,這也意味著,產品的成長可能會減緩,甚至衰退。
前一個段落中我們談到了產品生命週期這個詞,其實任何的產品從進入市場到退出市場期間,大多會經歷四個重要的時期,即導入、成長、成熟與衰退期。

導入期:產品剛進入市場,尚在驗證產品的市場性,包含銷售方法、功能特性、客戶對象與售價,簡單的說,就是還在找尋產品與市場的契合點(Product Market Fit, PMF)。
成長期:已經找到PMF,開始進行更大規模的市場擴張動作,這個時期一般會開始湧入大量的競爭者。如果你不善忘,台灣過去發生很多次一窩蜂效應,當市場上引入了一個新的產品,而這個產品的銷售表現不差,此時就會有一堆人在市場上開始銷售相同的產品,這段時間內整體市場銷量飛速成長,市場也很快趨於飽和。
成熟期:市場仍存在一定的成長空間,但整體成長速度已經大幅放緩,但先前對市場銷售的過度樂觀,導致廠商過度囤貨,為了有效出清囤貨,廠商會開始出現削價競爭,利潤快速下降,產品也開始進入到生命週期的最後一個階段。
衰退期:整體市場與單一供應商的銷量開始下降,市場開始尋求其他更好的替代性商品,舊產品逐步退出市場,新的產品開始進入市場並承接原先的市場。
如果每個產品終將走入衰退,那擁有多個產品,妥善配置產品組合就成了企業維持成長的關鍵要素之一。
我們以下圖作為範例來跟大家做說明。

公司過去這兩年總共發展了四個產品:
1號產品,是公司的主力產品,生命週期很長,但已經逐漸步入衰退期,產品的銷量與業績開始下滑。
2號產品,與1號產品開始的時間差不多,但市場銷售表現一直表現不佳,而且已退出市場。
3號產品,在1號產品進入衰退期時,適時的支撐起業績,但產品生命週期短,很快的步入了衰退階段。
4號產品,正在飛快成長階段,是目前倍受期待的新星產品。
“職場求生專欄”的相關議題
- 2019-08-26 企業遣散員工要做兩件事:資遣通報 vs. 資遣預告
- 2019-08-12 老闆開除員工後,還要繼續付薪資?
- 2019-07-22 我該學些什麼?讓「第二曲線」引領我們思考人生重要決策
- 2019-07-15 女性創業路走得比男性艱辛,但這也是一項優勢
- 2019-07-08 公司可以規定我「上班時必須穿高跟鞋」嗎?
中華電信 HiNet 光世代持續進化!讓全家體驗「最速」飆網快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網路是每一個現代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除了出門在外使用行動網路,家中更是需要高速、穩定且優質的寬頻服務,來滿足全家人的上網需求,而本篇文章也透過東方線上最新發佈的家用寬頻「2023年消費者網路使用行為與滿意度調查」結果,為大家整理選擇家用寬頻的四大關鍵點。
網路對現代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日常生活已與網路密不可分,因此速度夠快、穩定性夠高且安全可靠的上網產品也開始受到大家重視。除了一般在戶外使用手機的行動網路,回到家中更需要可靠的家用寬頻環境。不過提供寬頻上網服務的業者不少,到底該選哪一家、何種規格的上網服務才最穩定可靠,相信也是讀者心中的疑問。
近期由知名市調公司 東方線上所發佈的家用寬頻「2023年消費者網路使用行為與滿意度調查」報告顯示,家用寬頻用戶最常遇到「Wi-Fi效能差」、「連線不穩定」與「網速慢」等困擾,而且由於家中的寬頻網路多半為全家共用,除了同住的家人,學生族群或是小資上班族也會與同學、朋友合租,而面臨多人共用網路的狀況。因此多人同時上網的連線穩定性,儼然成為許多人選擇家用寬頻時的關鍵考量!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也將為大家彙整四個選擇家用寬頻的重要關鍵,只要掌握住這幾個訣竅,自然讓你不花冤枉錢不踩雷!

關鍵一:選擇「光纖到府」全家一起暢快飆網!
最近幾年,我們可以從市面上各個家用寬頻業者的宣傳廣告中看到,不少業者都已經標榜使用「光纖網路」,也讓一般消費者難以分辨是否每一家口中所說的「光纖」都是相同規格、相同品質?
若是仔細深究不同業者所使用的固網佈建規格,不難發現到其中有不少「貓膩 」,其中有線電視業者通常採用的是與傳統同軸電纜整合了「混合式光纖架構」,也就是從業者的機房端到用戶家中的網路傳輸線路中,僅有部份採用光纖架構,除了傳輸速度與穩定性可能大打折扣,甚至網路訊號的延遲時間(RTT)也比較高,直接影響玩線上遊戲或是上網搶票的使用體驗!

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發生,建議大家在選擇家用寬頻時,首選以FTTH「光纖到府」方式提供服務的業者,像是目前家用寬頻龍頭中華電信 HiNet 光世代300M 以上頻寬採用「光纖到府」,確保使用者能享有「一條光纖直通府上」的品質。並且中華電信的線路,從機房端至用戶端,主要佈建在專用的地下電信管道內,如此一來,線路可以受到良好的外在保護,可大幅降低連線品質受到外在環境因素干擾的可能性, 網速體驗自然最快、最穩,也讓通訊延遲更低,讓你連線電競或是上網搶購都快人一步免焦慮!
除了「光纖到府」是關鍵,另一個與上網體驗有關、但卻經常被大家忽略的,就是「國際連線頻寬」的規格,畢竟大家在使用網路時,不會單純只瀏覽或使用台灣本地的網站服務,更多會是跨國連結至國際伺服器的使用型態,若是家用寬頻業者的國際連線頻寬不足,很容易遇到上網尖峰時段發生網路延遲、甚至連線相當緩慢的狀況!值得一提的是,TWINC在今年10月最新公佈的國外連線頻寬統計,全台連外頻寬最大的固網業者正是中華電信 HiNet,頻寬規模是其他業者的 3 倍至 50 倍[1],除了直達路由的延遲較低,也具備多套備援路由,提升國際連網的穩定度,對使用者更有保障!
關鍵二:「雙飆新升代」成主流,升級雙向大頻寬 讓上傳和下載一樣順暢
從最新的家用寬頻「2023年消費者網路使用行為與滿意度調查」中,不難發現到此次調查的結果也延續了去年的趨勢-有愈來愈多消費者傾向於升級更大的頻寬,其中尤其是 101-300M 之間的用戶成長度最高,而隨著家用寬頻龍頭HiNet 光世代積極推動300M、500M方案的「雙向對稱頻寬」2 ,用戶無需額外花費就能體驗到上傳與下載相同速率的極致飆網體驗,不僅避免上傳頻寬壅塞導致影響下載速度的窘境,也符合現代人比過去更仰賴上傳頻寬的使用情境,包括開直播、社群分享大量照片、影片,以及常見的雲端服務、即時通訊工具的檔案分享,都能更有效率!而雙向對稱頻寬的「雙飆新升代」相信也將成為消費者家用寬頻的主流選擇。

關鍵三:不只有線飆速,同步提供最佳 Wi-Fi 無線連網體驗更重要
在此次東方線上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到不少消費者的上網需求並非只侷限於有線連網,Wi-Fi 無線連網的需求相對更重要,也產生許多使用上的「痛點」,包括家中無線網路涵蓋的範圍不足、死角過多,使用的 Wi-Fi 分享器不夠穩定、常斷線,或是家中使用者、連網裝置太多,使用者難以自行解決 Wi-Fi 產生的使用問題…等。

即使家裡裝了無線路由器,但仍然有很多收訊死角?透過中華電信Wi-Fi全屋通服務,可針對家中實際狀況來設置無線路由器,甚至面對大坪數、多樓層空間也能建構Mesh Wi-Fi網狀網路,讓涵蓋訊號更全面。
除了手機、平板電腦、筆電…等常見的設備需要無線連網,還有家中愈來愈多的 IoT 智慧物聯網裝置,例如:智慧家電、智慧安防等設備,也同樣需要穩定的 Wi-Fi,所以建議消費者在選擇家用寬頻時,須進一步了解業者是否有同步提供 Wi-Fi連網的佈建服務。以中華電信 HiNet光世代 為例,用戶可以選搭「Wi-Fi 全屋通」的整合服務,在施工的同時,專業工程師也會依據客戶家中環境不同,提供完整的無線網路環境規劃,並搭配優質的 Wi-Fi 6無線路由器,近期更推出最新的Wi-Fi 6E規格,具備更大頻寬、更低延遲速率及低干擾的優勢。如果是大坪數、或是多樓層透天厝,則能透過兩台以上無線路由器組成Mesh Wi-Fi 網狀網路架構的超涵蓋訊號,打造隨時隨地、全屋漫遊的無縫上網環境,同時以月租方式租用設備,不僅沒有初期大量投資設備的成本,也不需要負擔後續產生的維護成本,只要有任何問題,一通電話找24小時客服,就能快速為你解析問題,不用擔心要自行上網做功課,還要 DIY 到心很累了!
關鍵四:守護網路安全一步到位,更讓人安心
雖說網路帶來不少便利,但相對潛藏於網路背後的資安威脅也不免讓人膽戰心驚!尤其上網時,有可能因為一時不察點擊到帶有惡意的連結,又或是連上的網站或應用服務本身就潛藏惡意程式,在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就很容易因此而「中招」,輕則系統不穩、當機,嚴重的可能造成個人隱私資料外流,甚至因為勒索病毒讓重要檔案付之一炬。

尤其是家人、朋友共用網路,但卻完全沒有資安意識的情況,很有可能成為病毒、駭客與詐騙的「破口」,因此建議大家在選擇家用寬頻時,可以進一步留意業者是否有提供額外的網路安全加值服務,像是中華電信就提供了相當完整的防護解決方案,包括防駭守門員、色情守門員、防毒防駭…等服務,而HiNet光世代 300M (含)以上的用戶也免費享有「上網守衛服務」,提供「有感防護阻擋頁面」,讓網路上的「有駭」網站不得其門而入,進而確保網路使用無後顧之憂,並降低被駭風險!
結語:全家的數位生活,讓中華電信 HiNet光世代 一手包辦!
從東方線上歷年來的「消費者網路使用行為與滿意度調查」,都能看出消費者對於家用寬頻選擇的需求變化,消費者在家使用網路需求愈來愈高,對於追求高速網路方案的態勢更為明顯,而且對於消費者來說,選擇家用寬頻業者至關重要的還是在於「網路穩定性」、「品牌口碑」與「解決網路使用問題的能力」這幾個面向,尤其對於網路重度使用者來說,一時半刻的斷線都是難以忍受的,而在所有業者中,中華電信 HiNet光世代連年獲得滿意度 No.1 的肯定,顯示不論是產品品質還是客戶服務,都獲得了消費者的信賴。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速在必行 2.0」方 案為大家帶來網速有感升級!升級雙向對稱頻寬300M、500M方案也有超划算的價格,也能搭配Wi-FI全屋通一次完成家中無線網路環境的建置!
對於重視居家上網品質,尤其是要符合多人共用需求的消費者來說,中華電信 HiNet光世代在不少人心目中持續霸榜家用寬頻業者的第一首選,而近期推出的「速在必行 2.0」方案也持續提供優惠資費與加碼好康活動,其中 300M、500M 雙向對稱頻寬也成為最為超值的選擇,搭配「Wi-Fi 全屋通」即可輕鬆搞定家中無線連網環境,所以選擇家用寬頻,當然就要選擇最適合全家共享,大家都滿意的中華電信HiNet 光世代!
手刀申辦 >> https://cht.tw/x/26kp
[1] 數據來源:TWNIC 2023年10月公布數據 https://map.twnic.tw/
[2] 光世代網路服務因受距離及設備限制,供租對象為本公司採用產品技術可達之範圍為限,請逕洽客服0800-080123或至中華電信網站查詢是否可供裝光世代。光世代之網路各速率係指最高可提供之線路速率(Line rate),客戶實際上網傳輸資料速率(Data rate)會因上網終端設備之軟硬體、距離、客戶所在位置之環境及到訪網站之連外頻寬、同時使用加值服務(如:MOD、OTT…)等因素之影響,有時會發生上網速率下降的現象,因此於提供上網服務時依國際標準網路品質分類歸屬為Best Effort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