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民調與期中選舉勝利,「滿手好牌」的杜特蒂下周國情咨文可能會談什麼?

高民調與期中選舉勝利,「滿手好牌」的杜特蒂下周國情咨文可能會談什麼?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毒品戰爭在杜特蒂過去3次國情咨文當中一直是個廣被提及的議題,這次應該也會占一定篇幅。據BBC引述警方的數據,相關行動已經造成至少6600名毒販、施用者等殞命,但另有倡議者認為實際死亡人數可能高達2.7萬人以上。

根據菲律賓民調機構「社會氣象站(SWS)」4月底民調資料顯示,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支持率目前仍是超過7成的高檔表現,而5月時菲律賓期中選舉中盟友的大獲全勝,亦證明杜特蒂擁有強力民望支持。在杜特蒂執政任期逐漸邁入下半場的此時,國內外輿論皆相當關注杜特蒂接下來的施政要點為何,因此下周一(22日)的國情咨文演講相當受到國內外矚目。

菲律賓經濟成長降速,經濟變革勢在必行

根據1987年菲律賓憲法規範,菲律賓總統每年需於菲律賓國會發表國情咨文演講(State of the Nation Address),向全體國民暢談當前國家的經濟、政治與社會前景,並表述自身政府成績與未來的政策藍圖。國情咨文的雛型自美國殖民時期即已經存在,是菲律賓非常具象徵意義的政治傳統,在通訊科技日益發達的現在亦持續獲得眾多菲律賓民眾的矚目。自2016年7月發布第一次年度國情咨文演講以來,杜特蒂已經發布過3次國情咨文,在下周一(22日)則即將再發布第4次、亦最新一次的國情咨文。國情咨文的內容總受到不少國內外觀眾注意,希望由此來觀察杜特蒂的最新施政重點,及杜特蒂希望向菲律賓一般民眾傳達的政治訊息。

a50u146hbi9seapmg89ukobmompslb
Photo Credit: Liz CC BY ND 2.0
菲律賓馬卡蒂市

菲律賓總統府方先前表示,杜特蒂此次國情咨文希望多談過去幾年執政的成果,並會有篇幅關注扶貧計畫、「建設、建設、再建設(Build, Build, Build)」的基礎建設進度、終結與共產黨武裝衝突的方案規劃等主題。杜特蒂亦應該會連續3年在國情咨文呼籲推動《國土使用法》(National Land Use Act),希望透過土地使用規範修整來平衡經濟發展、環境保護以及地方社群權利。

在去年經歷因稅制變革產生的不小通貨膨脹危機後,目前菲律賓相關經濟數據雖然已逐步回歸穩定,杜特蒂應該仍會多談些經濟以回應民眾憂心。杜特蒂預期可能將於此次國情咨文中談及下一階段的稅務改革方案,要如何讓民眾信服不會再次有通膨危機亦會是談話重點。而菲律賓經濟年成長率在2016年是6.9%,在2017年是6.7%,在2018則跌至6.2%,在今年第一季則已經下探到5.6%,整體經濟趨勢不容樂觀,中美貿易戰亦未對菲律賓產生明顯正面影響。

在經過過去數十年的混亂經濟後,菲律賓禁不起讓近年終於活潑上揚的經濟發展趨勢再度被逆轉,杜特蒂政府必需嚴肅看待當前國家的總體經濟情勢。面對這樣的挑戰,除透過大規模基礎建設推動經濟成長外,菲律賓總統府先前亦表示,總統積極希望推動修憲來自由化外國參股經營某些產業的規範,吸引更多外國資金來菲律賓。菲律賓近來亦開放設立一人公司,外國投資人終於不再受限菲律賓股東須占股60%的規定,大幅增加外國投資便利度。

毒品戰爭續獲國內外關注,菲國面臨冰島提案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調查

毒品戰爭在杜特蒂過去3次國情咨文當中一直是個廣被提及的議題,這次應該也會占一定篇幅。據BBC引述警方的數據,相關行動已經造成至少6600名毒販、施用者等殞命,但另有倡議者認為實際死亡人數可能高達2.7萬人以上。儘管面臨國內外輿論批評,甚至警政單位操作毒品戰爭的醜聞,杜特蒂政府仍沒有減緩毒品戰爭的意思,近日甚至為冰島近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案調查,而威脅與該國斷交。

儘管國際媒體關於毒品戰爭的報導幅度近來相對減少,甚至是外國讀者可能已經有所麻木,毒品戰爭在菲律賓社會仍是一高度爭議性的現實議題,杜特蒂的執政正當性亦有相當部分定錨於解決毒品問題的承諾上面,國情咨文會很難迴避要談及相關進度。

RTX4YONE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2018年2月,一名天主教修女和學生在參加「為生命而走」遊行時展示了一張標語,反對政府對於死刑及強化毒品戰爭的計劃。

菲律賓南部和平進程,外界疑慮多於希望?

菲律賓南方的民答那峨島(Mindanao)和平進程亦是杜特蒂過去3次國情咨文的談話重點,這次應該亦可能會有篇幅提及。民答那峨島部分地區自1960年代開始爆發暴力衝突,武裝政治組織如莫洛民族解放陣線(MNLF)、莫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ILF)相繼成立,亦有共產黨武裝影響著當地的動盪局勢。在多年和平進程推動的過程中,菲律賓政府曾與相關組織成功簽署和平協議,在1996年先成立民答那峨穆斯林自治區(ARMM),後於2014年3月簽訂目標取代前者的《莫洛國綜合協定》(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Bangsamoro),就是希望可以透過一個新的莫洛國自治區(Bangsamoro Autonomous Region in Muslim Mindanao)來替區域帶來最終的安定和平。

在2016年與2017年的國情咨文當中,杜特蒂分別倡議推動《莫洛國組織法》(Bangsamoro Organic Law)並捍衛自身在馬拉威(Marawi)恐怖攻擊後於宣布戒嚴的相關決議。在2018年杜特蒂則承諾簽署《莫洛國組織法》並宣布將加大補助民答那峨島地區的發展計畫。《莫洛國組織法》目前已經於今年1月由杜特蒂簽署,並在月底公投後正式成立,然至少到今年年底前民答那峨島全境都仍會在戒嚴狀態當中,而終於成立、近來轉型速度卻較預期緩慢的莫洛國自治區未來前路會如何?這些外界疑慮杜特蒂都必須要有所回應。

Ph_locator_bangsamoro
Photo Credit: MrHope CC BY SA 3.0
「莫洛國自治區」位置

杜特蒂加強菲中關係,南海問題卻仍不斷來挑戰?

儘管過去杜特蒂的國情咨文少談國家安全議題,菲律賓-中國關係與南海議題這次很有可能會在國情咨文中被提及,因為杜特蒂先前公開表示要利用國情咨文來「教育(educate)」為何其主張讓中國漁民進入菲律賓海域捕魚是符合國家憲法的。在6月9日時一艘菲律賓漁船疑似遭到中國船隻撞沉,船上22名菲律賓漁民在海中漂浮一段時間後才被越南船隻幸運救上船。面對此一重大事件總統菲律賓國內輿論沸騰,然杜特蒂卻反應冷淡並避談多日,後來終於出面時選擇呼應中國外交部「普通的海上交通事故」的說法,稱這起事故僅是一起「海事事件」,希望外界不要過度解讀。杜特蒂並進一步表示,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於2016年達成協議,允許中國在菲律賓的南海專屬經濟海域進行捕魚作業,說「我是主人,我只是給予(中國)捕魚權利」,爭議性言詞再度引起外界輿論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