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英國首相熱門人選跟女友吵架,符合「重大公眾利益」嗎?

媒體報導英國首相熱門人選跟女友吵架,符合「重大公眾利益」嗎?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錄音本身理應是私密的,錄音內容不應向公眾發布,儘管當事人是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公眾關注的可能未來首相人選。若說要照顧到公眾利益,大可僅僅只提有此情事,但不一定要公開錄音的內容。

文:何鉅華

英國新首相熱門人選鮑里斯・強生(Boris Johnson)跟同居女友激烈爭吵,詳情被暢銷大報《衛報》頭版報導,備受觸目,一些媒體律師指出,《衛報》此一報導確實符合「重大公眾利益」。

前任BBC公司律師Nicola Cain和在老牌歌星克里夫李察控告BBC侵犯隱私權一案中代表控方的律師Jon Oakley兩人都抱持這一看法,不過他們亦同時指出,《衛報》在報導中寫出了強生和女友爭吵的部份錄音內容或將令致一旦發生訴訟時難以提出抗辯。

一段來自鄰居的深夜錄音⋯⋯

《衛報》是在 6月21日率先作出此一報導,該報稱曾收到鄰居傳來的一段錄音,當日凌晨鄰居因聽到激烈爭吵,擔心出了事,一方面隔住屋用手機錄音,一方面報警,警察迅即到場處理。

該報稱,強生和同居女友凱莉・席孟茲(Carrie Symonds)吵得很大聲,連屋外都可聽到。

《衛報》稱記者由錄音中聽到強生拒絕離開席孟茲的寓所,並說「不要碰我他媽的筆記本電腦」,然後聽到一聲嘭然巨響。

鄰居其後亦有向《衛報》記者表示曾經聽到一陣似是打爛杯碟的聲音和幾下非常響亮的尖叫聲。

RTX2I4EO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侵犯隱私權?符合公眾利益?

英國報紙向來各有政黨立場,《衛報》此一報導隨即惹來打對台的其他報紙大肆批評,諸如《太陽報》和《Spiked》就形容該報導「侵犯了強生的隱私權」「在毫無公眾利益理由下進行竊聽」

現為RPC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的前任BBC公司律師Nicola Cain表示,《衛報》此一報導一旦需要作出抗辯時,最好還是援引公眾利益理由,而遠勝於進行隱私論證。「很明顯,在大多數情況下,你通常會認為在自己家裡發生的事情是純屬私事吧,不過這次情況不同,家裡發生事情,卻是如此響亮和帶有破壞性,以至在屋外都可以聽到,起碼已引起有些人,鄰居們的關注,驚怕有事而覺得非要報警不可,擔心正在發生某種違法行為。

「現在很明顯地,大家都清楚知道警察到場後決定並無問題,但在這種情況下,保有隱私的合理期望就應當大大降低的了。同時,既然當事人是強生,他正角逐英國下一任首相大位,那麼情況當然大有分別。我確實認為,報導此事是十分符合公眾利益。」

角逐首相大位進行式,任何報導都具「高度公眾利益」

克里夫李察控告BBC案的控方律師Jon Oakley亦同意這一觀點,他指出,正角逐首相大位的強生的所有活動,任何相關報導都存在「高度的公眾利益」,不過,這能否涵蓋錄音則又當別論。他表示,整個問題是該段錄音中的說話有幾多算得上關乎公眾利益?這還真有商榷餘地。

Jon Oakley補充說:「我認為至少會有一個爭議,就是錄音本身理應是私密的,錄音內容不應向公眾發布,儘管當事人是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公眾關注的可能未來首相人選。有時在這類情況下,若說要照顧到公眾利益,大可僅僅只提有此情事,但不一定要公開錄音的任何內容。」

《衛報》並沒有在其網站或印刷版公開全段錄音,發言人表示這樣的報導手法已不言自明。

RTX12S8X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Jon Oakley表示,《衛報》的報導也有其他值得商榷之處。他指出,根據《歐洲人權公約》第8條(隱私權),此一報導可能過不了關。事實證明,事情是發生於私人住宅中,亦不見有任何非法行為。通常情況下,即使警方對事情感興趣,在逮捕或起訴之前,警方調查也會給予有關人士合理的隱私期望。

他補充說,況且席孟茲是這住所的業主也會是另一個相關因素,當然,由她而帶出的公眾利益論據,跟業主若是強生的話,亦不可以相提並論。

事後,向警方報案的鄰居Tom Penn向記者表示,當他知道沒有人受到傷害之後,他就決定聯繫《衛報》,他認為這樣做符合重大公眾利益。「我相信有可能成為未來首相的人需要對他們所有言行負責,這是很合理的。」

延伸閱讀

更多卓越電子報文章

本文經卓越新聞電子報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