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余杰《中國乃敵國也》:柯文哲不是墨綠,而是粉紅

余杰《中國乃敵國也》:柯文哲不是墨綠,而是粉紅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千萬不要跟共產黨染上什麼不乾不淨的關係。看到俞家這本血色家譜,誰願意跟他做一家人呢?那些投共、媚共的台灣政客和商賈,其下場會比俞正聲的家人更好嗎?

文:余杰

柯文哲且慢崇拜彼岸的獨裁者

我從柯文哲出馬競選台北市長接受媒體訪問的那一刻,就從直覺上不喜歡這個夸夸其談、自信爆棚的醫生。

果然,此後柯文哲的一系列言論,證明了我的直覺沒有錯。有一次,柯文哲接受媒體訪問,盛讚中國前任領導人胡錦濤像華盛頓,「當了十年國家主席就不見了」,退休退得清清白白。此段話受到質疑後,他在接受另一個採訪時,又補充說,他不是推崇胡錦濤,而是對歷史事實作出陳述。

柯文哲說的並非中國政壇的真相,他對中國的瞭解幾乎為零——此前,他作為醫生到中國參加過醫學會議,但那種蜻蜓點水式的訪問,認識不到中國的實情。作為一名此前是醫師的「政治素人」,人們不能要求柯文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為新當選的台北市長而非台灣總統,柯文哲未來不會掌舵兩岸關係,台灣民眾也不能要求他一夜之間成為對中國瞭如指掌的「中國通」。但是,把獨裁者比喻為民主先驅,卻是不該犯的常識性錯誤。如此信口開河、顛倒黑白,對柯市長的公共形象傷害極大。

胡錦濤是一個獨裁者,這不是我的個人看法,而是國際媒體的公論。前兩年,胡錦濤在位的時候,據英國《每日鏡報》報導,諸多國際人權組織,如人權觀察、大赦國際、自由之家、記者無國界等,一起評選出全球十大獨裁者。名列前三位的是北韓的金正日,緬甸的丹瑞以及中國的胡錦濤,胡錦濤榮幸地成為「小胡探花」。這份報告在對胡錦濤的評價部分指出,中國每年處決囚犯的數目,比全球其他所有國家加起來還多。中國控制國內的所有傳媒,並有大約三萬名網路員警監控網路用戶。胡錦濤殘酷鎮壓西藏和新疆等地少數民族的反抗,抓捕和關押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對外卻微笑內斂,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稱之為「變色龍」。

而胡錦濤的「祼退」,絕不是因為他有華盛頓的民主素養和高風亮節,而是因為他的「大內總管」令計劃與薄熙來、周永康、徐才厚結成「新四人幫」,企圖推翻習近平,失敗之後牽連到胡錦濤本人及其家族利益。這才讓胡錦濤不得不放棄效仿江澤民「垂簾聽政」的計劃,徹底退出政壇,以換取習近平不再追究其家族腐敗的承諾。令計劃被習近平整肅,監禁終身,胡錦濤對於這個昔日形影不離的「大秘密」亦只能棄之不顧。

看來,柯文哲及其團隊應當補上一節「中國課」。我有兩個小小的建議。第一,柯文哲可以請王丹給他上一天中國課。王丹曾經在清大講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深受學生歡迎。目前,柯文哲要組建市政團隊、日理萬機,要求柯文哲到王丹的課堂上去謙卑地聽課,似乎不現實。那麼,請王丹到柯文哲的辦公室,義務講一天課,王丹一定不會義不容辭。

第二,柯文哲可以買一本我在台灣出版的《河蟹大帝胡錦濤》讀一讀。為了出版這本書,我人已流亡美國,仍然被中國秘密警察威脅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江南」。這本我冒著生命危險出版的書,是一本把胡錦濤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評傳,讀了這本書,就能清楚地知道胡錦濤是何許人也。

老子與韓非不可同傳,胡錦濤沒有資格與華盛頓併列,柯市長務必謹言。

從柯文哲的胡言亂語看黨國教育的後遺症

二二八屠殺以及此後漫長的白色恐怖,讓台灣民眾道路以目、暗夜哭泣。

多年來,台灣的家長都會安排聰明的孩子唸醫科,避免唸可能涉及政治的、相當危險的人文社會科學。當醫生既收入豐厚,又受人尊敬。這就是柯文哲的成長背景。

不過,雖然唸醫科,從幼稚園開始,仍然要接受國民黨水銀瀉地、無所不在的黨化教育。柯文哲後來如睡獅猛醒,棄醫從政,但由於其人文思想的匱乏,諸多公開言論不經意地流露出黨國教育的烙印。柯文哲本人需要「吾每日三省吾身」,公眾更需要對他加強監督與批評。

柯文哲的妻子陳佩琪在網上曬夫妻恩愛,透露一個有趣的細節:選前意見不合,難免爭執,記得柯曾對她說「就算得天下,失去了妳,也是枉然」。

我讚賞那些有美好的家庭生活的公眾人物、政治人物。因為,如果一個人連妻子(或丈夫)都不愛,必然是自私自利、刻薄寡恩之人,如何能無怨無悔地為公眾服務?

柯文哲常在媒體前顯示「怕老婆」之本性,亦如胡適所云,一等人或文明人怕老婆,下等人或野蠻人打老婆。這一次,陳佩琪更透露柯文哲「愛美人不愛江山」的誓言,堪比為了並不美麗的婦人辛普森夫人而放棄英國皇位的愛德華八世。

不過,對於柯文哲對妻子說的這一句話,我不敢苟同。這個說法顯示,柯文哲中了中國儒家專制主義文化之毒害,背後分明就是「家天下」、「打天下」、「坐天下」的權力觀。

在中國源遠流長的專制主義文化中,天下是天子的天下,天下可以從父輩那裡繼承而來,也可以通過戰爭或政變等手段從他人手中爭奪而來。歷史學家薩孟武在《中國政治思想史》中指出,漢代大儒董仲舒的思想被漢武帝所採納,其中重要的一項是,董仲舒認為「春秋大一統之義」為「一統乎天子」,也即「集權於天子」,用董仲舒的原話來說就是「君者權也」。哪個皇帝不喜歡為集權提供合理性解釋的學說呢?

在專制統治者那裡,天下是一家之私產,而非黎民蒼生的天下。日本學者渡邊信一郎在《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一書中指出,《禮記》中記載,「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所謂漢家,指的是漢王朝,即漢之天下;所謂晉家,指的是晉王朝,即晉之天下;所謂唐家,指的是唐王朝,即唐之天下。「天下雖然是永恆的、普遍的存在,但領有天下的卻是有限的個別之家。王朝之名這樣的為個別之家所領有的天下,為了與他家所領有的天下相區別,就被賦予了專有名詞。」辛亥革命終結兩千年帝制,但打天下、坐天下仍是梟雄和野心家的最高理想。蔣介石的南京政府和毛澤東的北京政府,本質上都是皇朝。自由主義知識份子儲安平批評中共政權是「黨天下」,立刻遭到殘酷整肅,文革期間人間蒸發,像許多二二八受害者那樣「生不見人、死不見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