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處理離婚問題,我是否「害」一個孩子變成單親?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真正的重點在於養育孩子的人對待孩子的方式,而非形式化的「一夫一妻」。死守著「那樣才是完整的家庭」的觀念,其實造就了很多無法挽回的嚴重悲劇。
「我想離婚。」她說。大約一個月前,我接下了一件急難救助,女方年紀比我女朋友還小。
呃……通常都是如此啦!畢竟年紀如果到我這種左右的,通常會有自己的朋友可以尋求協助,不需要我出手。如果真的需要我出手,那就是「代至大條」。
會提起年紀,是因為這是一件有關婚姻、有關於身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剛認識他們夫妻倆的時候,她們就外觀上的互動看起來是挺合的。事實上……要真的合就不會來我這邊尋求急難救助,大家也就沒故事可看了對吧。
一切來得非常突然。
一個下雨的早晨,我睡眼惺忪接到電話,就全副武裝披掛上陣了。出發時,我以為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諮詢案,可能是法律上的,可能是心理上的,聽一聽、講一講就沒事了。啊,真要那麼悠哉就好了。是說,那陣子我沒發大財,倒是「發爐」了,事情一件接著一件來,忙到好幾個星期沒辦法好好睡覺。而眾多案件中,這是最讓我感慨的一件。
在咖啡廳騎樓,我錄音筆開著,吃飯的傢伙(法典、解題書、筆記本、防身武器)放一旁,開始聽她述說她的不滿。她拿出手機,拉出了與丈夫之間的聊天記錄,裡面滿滿都是爭執,非常激烈的爭執。
源頭,來自於男方家長,也就是傳說中的「公婆」。是的,夫妻與男方家長同住,典型的「婆媳問題」,外加牽扯到「孩子」:她們育有一位兩歲左右的孩子。
她身兼數職,工作辛苦,回到家之後基本上就累癱了,卻還是被公婆各種使喚刁難嫌棄靠北靠木,然後丈夫完全發揮出了各種「閃、躲、飄」、裝死裝到底、一切跟我沒關係的強大能力。而她所辛苦賺到的錢,也被公婆「全數」以「養育小孩花費所需」的理由拿走。
初步判斷,他的公婆「疑似涉及」刑法的傷害罪以及家庭暴力防治法(精神傷害也算傷害,只是要證明有條件理論下的因果關係跟客觀可歸責性,極端~非常~非常~困難)。我必須強調:「疑似涉及」因為在沒有跑過完整司法程序、被法院「判決確定」有罪之前,任何人都沒有資格說「那人有做」。

而她的丈夫負債,「帳面上」負債。這也是她甘願掏錢出來全數供奉給公婆的原因。我花了整個上午的時間,跟她講解帳面上「負債」,不代表實際上「沒錢」。
藏錢的方式有很多,沒看過書起碼電視電影都會有演吧。維持帳面上「負債且無業外加名下沒有任何動產不動產」的狀態,可以為他帶來很多好處。就算債權人對他提起民事給付訴訟甚至跳過訴訟直接強制執行,也沒有任何財產可以被(合法)拿走。
但,因為我跟他丈夫有閒聊幾次過,我很清楚他丈夫「絕對有藏錢」。魔鬼藏在細節裡,在與他丈夫面對面閒聊的過程中,我所聽到跟親眼所看到的,他丈夫的食衣住行樂(沒有育)所需要的開銷之龐大,絕對不可能沒錢!
尤其是「休閒娛樂」這一塊,那個金額,委任直接跳過,就算是薦任公務員的薪資也享受不起……可能要到簡任才有辦法「勉強負擔」。但是「她」帳面上有錢,名下也有不動產(雖然只是機車一台),所以如果討債的(私人或公家都算)來了,會找誰討?找她。倒楣的是她,不是她老公。
「妳被騙了。」很簡單的四個字。她無法接受。「打從一開始,他家要的就不是妳。他家要的就只是妳賺的錢,順便把妳當生小孩工具,有沒有妳這個媳婦,其實沒差。」我說。
她下的決定,就是開頭那四個字。

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和不必要的危險性,我決定「越快越好」。我們開始擬定離婚協議書上面可以自己加上去的額外條約,還有開始摳人來在協議書上簽名當證人。為了讓她能夠在未來可預見的各種債務麻煩當中脫身,我們放了不少「專有名詞」在條約裡面。
他丈夫是混過的,是否「現役」我不管,總之是「叫得出人來」的。而且他家距離我家很近,如果被發現是我在幕後操盤,那麼最壞的狀況就是各位讀者們會在新聞上看到兩群死小孩拿傢伙互砍(畫面旁邊還要打上:翻拍自網路)。
在這裡解說一下本「九二共市」的「很近」之通說定義:凡依照交通法規騎乘機車,在毫無超速或任何違規的前提下,半小時內可以到達的地方,都叫很近。
在辦理協議離婚的過程當中,他的丈夫還使出了很多小手段,試圖拖延時間,想要拖到戶政事務所下班。我本人則是背著「雙刀」坐鎮在宮廟裡,全程與她保持通話狀態,見招拆招。在孩子的親權歸屬那一邊,我叫她勾選歸給男方,自己只保留探視權。男方那邊看了自然是樂於簽名,反正重點是要小孩而已(外加專有名詞他也看不懂,廠廠)嘛。
從她決定離婚到事情辦完走出戶政事務所來到我的「避難所」,整個過程不到24小時,足以堪稱本人做急難救助史上最快的一次。但,感慨的地方是從她落腳到我這裡才開始。
很多事情,她一開始並沒有講,語帶保留或者不願意透漏。來到我這裡之後,才漸漸開始敘述。
她來自於遙遠的外縣市,父親自幼有家暴嫌疑(再說一次:沒有經過司法「審判確定」,最多就是「有嫌疑」,而不能斬釘截鐵地說「有罪」),母親自殺,高中肄業。她年紀很小就逃家出來自己生活,為了養活自己,也曾入八大行業。嗯,就我寫的書裡面和很多文章裡面的「基本款」。
會結婚,也是因為先有了小孩,而男方家長不給拿掉,堅持生下來並且結婚的緣故。俗稱「帶球嫁」。她們的感情基礎打從一開始就「非常薄弱」。而這也坐實了我先前「要妳的錢、要妳的小孩,就是不要妳」的推測。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