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考試錄取率越來越低,但台灣的律師真的「過剩」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雖然台灣律師考試的錄取率逐年降低,但根據臺灣各地律師市場數據的呈現,傳統訴訟市場僅有大約20%被開發,另外80%都沒有委任律師,顯示除都市地區外,非都市地區的法律市場均還有極大的開發空間。
文:梁家昊
2011年起,律師考試制度大幅變革,錄取名額大幅放寬,迄至2014年,網路上開始陸續出現以「流浪律師」為題的文章[1],描述律師金飯碗光輝不再,傳統的訴訟市場趨近飽和,並鼓勵律師多學習第二專長,開拓訴訟業務以外之領域;時至2018年,考選部亦首次增訂「400分」門檻,開始下修律師錄取率,律師的大量出現似乎已經到了不得不限制人數的地步。
與此相反,郭榮彥律師卻認為傳統訴訟市場尚有80%以上的開發可能,反倒是現行律師因行銷手段與模式的落後,才會導致有傳統訴訟市場變小的錯覺[2];然台灣律師的傳統訴訟市場的實際情況究竟是光明璀璨,或是一片哀悽,頗值玩味;對此,本文擬以法務部、司法院所公開之數據為出發點,逐步分析台灣各地律師傳統訴訟市場。
律師歷年錄取率
首先或許我們可以先從1950年迄今為止,律師的錄取人數及錄取率,來看看,及格名額是否過度放寬,導致傳統訴訟市場充斥過剩人力,以下統計數據即以林國明律師所撰之文章「目前律師執業困境及解決之道」所附附表[3]加計考選部統計數據[4]計算。
年度 | 報考人數 | 到考人數 | 錄取人數 | 錄取率(%) |
39 | 25 | 22 | 11 | 50.00 |
40 | 41 | 32 | 6 | 18.75 |
41 | 42 | 37 | 5 | 13.51 |
42 | 68 | 57 | 4 | 7.02 |
43 | 39 | 35 | 7 | 20.00 |
44 | 53 | 47 | 9 | 19.15 |
45 | 74 | 64 | 8 | 12.50 |
46 | 180 | 146 | 29 | 19.86 |
47 | 186 | 154 | 13 | 8.44 |
48 | 626 | 551 | 34 | 6.17 |
49 | 842 | 693 | 17 | 2.45 |
50 | 385 | 298 | 11 | 3.69 |
51 | 415 | 350 | 4 | 1.14 |
52 | 413 | 349 | 4 | 1.15 |
53 | 216 | 184 | 28 | 15.22 |
54 | 386 | 331 | 6 | 1.81 |
55 | 241 | 205 | 5 | 2.44 |
56 | 240 | 192 | 9 | 4.69 |
57 | 273 | 226 | 28 | 12.39 |
58 | 973 | 805 | 13 | 1.61 |
59 | 1,285 | 992 | 8 | 0.81 |
60 | 1,087 | 826 | 29 | 3.51 |
61 | 1,239 | 952 | 25 | 2.63 |
62 | 1,459 | 1,149 | 10 | 0.87 |
63 | 1,182 | 963 | 22 | 2.28 |
64 | 1,095 | 869 | 22 | 2.53 |
65 | 1,237 | 984 | 12 | 1.22 |
66 | 1,181 | 932 | 7 | 0.75 |
67 | 1,134 | 903 | 24 | 2.66 |
68 | 1,337 | 1,064 | 26 | 2.44 |
69 | 1,203 | 970 | 27 | 2.78 |
70 | 1,419 | 1,182 | 50 | 4.23 |
71 | 2,086 | 1,786 | 6 | 0.34 |
72 | 2,088 | 1,676 | 44 | 2.63 |
73 | 2,143 | 1,773 | 50 | 2.82 |
74 | 2,208 | 1,675 | 24 | 1.43 |
75 | 2,201 | 1,742 | 29 | 1.66 |
76 | 2,292 | 1,842 | 100 | 5.43 |
77 | 2,644 | 2,142 | 16 | 0.75 |
78 | 2,698 | 2,048 | 288 | 14.06 |
79 | 3,472 | 2,801 | 290 | 10.35 |
80 | 3,977 | 3,258 | 363 | 11.14 |
81 | 4,223 | 3,296 | 349 | 10.59 |
82 | 4,695 | 3,700 | 563 | 15.22 |
83 | 5,108 | 3,803 | 215 | 5.65 |
84 | 5,173 | 3,758 | 287 | 7.64 |
85 | 5,202 | 3,805 | 293 | 7.7 |
86 | 5,440 | 3,915 | 265 | 6.77 |
87 | 5,714 | 4,129 | 231 | 5.59 |
88 | 6,009 | 4,064 | 564 | 13.88 |
89 | 6,565 | 4,395 | 264 | 6.01 |
90 | 6,424 | 4,616 | 326 | 7.06 |
91 | 6,455 | 4,641 | 359 | 7.74 |
92 | 6,727 | 4,799 | 388 | 8.09 |
93 | 7,084 | 4,979 | 399 | 8.01 |
94 | 7,502 | 5,300 | 427 | 8.06 |
95 | 7,942 | 5,546 | 448 | 8.08 |
96 | 8,266 | 5,677 | 455 | 8.01 |
97 | 8,469 | 6,128 | 494 | 8.06 |
98 | 8,947 | 6,644 | 536 | 8.07 |
99 | 9,822 | 7,482 | 600 | 8.02 |
100 | 10,545 | 9,055(一試) | - | - |
- | 2,902(二試) | 963 | 10.64 | |
101 | 10,249 | 8,619(一試) | - | - |
- | 2,930(二試) | 915 | 10.62 | |
102 | 10,200 | 8,595(一試) | - | - |
- | 2,684(二試) | 892 | 10.38 | |
103 | 10,693 | 8,994(一試) | - | - |
2,715(二試) | 915 | 10.17 | ||
104 | 10,291 | 8,309(一試) |
|
|
2,464(二試) | 822 | 9.89 | ||
105 | 10,361 | 8,711(一試) | - | - |
- | 2,587(二試) | 860 | 9.87 | |
106 | 11,118 | 9,256(一試) | - | - |
2,821(二試) | 924 | 9.98 | ||
107 | 10,621 | 8,846(一試) | - | - |
- | 2,600(二試) | 759 | 8.58 |
由上表趨勢可見,自1950年迄今,律師錄取員額在2011年後,確實大幅放寬,致令每年有將近1000名具有律師資格者,可以投入傳統律師訴訟市場進行競爭,律師人力市場的充沛程度,的確會讓人不免有律師市場大餅遭到過度分食的想法,無怪乎如前言所述,自2014年起,網路上開始有流浪律師的描述,但是這些經考試院考試及格的律師是否均會投入律師人力市場之中,則尚有疑義。
各縣市實際執業之律師人數及案件數量
依現行《律師法》第11條第1項前段規定「律師非加入律師公會,不得執行職務」,是依現行《律師法》之規定,要在律師市場以律師為業,混口飯吃,必須要登錄地方公會,又依照下表,法務部所揭露律師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底為止,登錄律師公會,得以在國內執業之律師,共計9768人[5]。
年別 | 年底累計加入公會人數 |
103年 | 7,255 |
104年 | 7,948 |
105年 | 8,469 |
106年 | 9,153 |
107年 | 9,768 |
(資料來源:法務部/律師統計/本國律師人數)
從上表可以得悉,全台灣目前有將近一萬名律師在市場執業,對比於同屬須加入公會始得執業的專業人士-醫師,在108年底,全台醫師公會會員人數共有49019人[6],律師群體數量看起來,雖然不甚龐大,但依然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市場被過度分食的風險依然存在,那我們接下來應該要探尋的問題在於,這一萬名律師到底都分布在台灣哪些縣市?
要回答這個問題,本文從下表法務部所揭露的律師統計數據,作為分析的起點[7],從各縣市的事務所的律師人數規模,計算各個縣市在地律師人數,以及各個縣市的法律資源分配。
另外要跟讀者說明的是,雖然台灣各地區律師公會都會揭露所謂的會員數,但因現行《律師法》規定要跨區職業,必須要加入執業所在地的律師公會才可以執行律師業務,也就是若台北律師公會的律師,想到高雄地區執行律師業務,那就必須要加入高雄地方律師公會,這樣的制度所導致的結果是,各地方律師公會的會員人數無法確實呈現在地律師的實際人數,反而有所虛增,所以本文還是以各地的律師事務所人力規模做為計算基準,以求精確呈現各地的現況。
律師服務單位規模(2018年底)單位:家 | ||||||||
項目別 | 總計(家) | 1人 | 2人 | 3-5人 | 6-10人 | 11-20人 | 21-50人 | 51人以上 |
總 計 | 5,582 | 3,989 | 730 | 660 | 150 | 37 | 13 | 3 |
基隆律師公會 | 34 | 28 | 4 | 2 | - | - | - | - |
台北律師公會 | 3,443 | 2,402 | 457 | 429 | 108 | 31 | 13 | 3 |
桃園律師公會 | 413 | 396 | 10 | 6 | 1 | - | - | - |
新竹律師公會 | 127 | 96 | 16 | 13 | 2 | - | - | - |
苗栗律師公會 | 29 | 23 | 3 | 3 | - | - | - | - |
台中律師公會 | 505 | 321 | 82 | 87 | 12 | 3 | - | - |
南投律師公會 | 17 | 14 | 3 | - | - | - | - | - |
彰化律師公會 | 89 | 71 | 13 | 4 | 1 | - | - | - |
雲林律師公會 | 37 | 33 | 4 | - | - | - | - | - |
嘉義律師公會 | 93 | 76 | 9 | 8 | - | - | - | - |
台南律師公會 | 225 | 162 | 27 | 28 | 8 | - | - | - |
高雄律師公會 | 409 | 235 | 84 | 69 | 18 | 3 | - | - |
屏東律師公會 | 57 | 54 | 2 | 1 | - | - | - | - |
台東律師公會 | 31 | 26 | 4 | 1 | - | - | - | - |
花蓮律師公會 | 49 | 35 | 8 | 6 | - | - | - | - |
宜蘭律師公會 | 24 | 17 | 4 | 3 | - | - | - | - |
(資料來源:法務部/律師統計/律師服務單位規模)
若將台灣各地律師事務所家數個別乘以各服務單位規模的人數下限及上限,並將各個計算結果相加後(以台東為例即是26家*1人+4家*2人+1家*3人=37人《最低人數》、26家*1人+4家*2人+1家*5人=39人《最高人數》),即可得出迄至2018年底台灣各縣市在地律師人數之約略區間如下表。
另,因各地事務所之最低人數相加已接近登錄公會律師之總數,故以最低人數計算各地占比,各地事務所最高人數因與已登錄公會之律師總數略有落差,故僅供各位讀者參考。
地區 | 最低人數 | 最高人數 | 占總體律師比例(%) |
合計 | 9,162 | 11,792 | 100.00% |
基隆 | 42 | 46 | 0.46% |
台北(含台北、新北、士林) | 6,018 | 7,964 | 65.68% |
桃園 | 440 | 456 | 4.80% |
新竹 | 179 | 213 | 1.95% |
苗栗 | 38 | 44 | 0.41% |
台中 | 851 | 1,100 | 9.29% |
南投 | 20 | 20 | 0.22% |
彰化 | 115 | 127 | 1.26% |
雲林 | 41 | 41 | 0.45% |
嘉義 | 118 | 134 | 1.29% |
台南 | 348 | 436 | 3.80% |
高雄 | 751 | 988 | 8.20% |
屏東 | 61 | 63 | 0.67% |
台東 | 37 | 39 | 0.40% |
花蓮 | 69 | 81 | 0.75% |
宜蘭 | 34 | 40 | 0.37% |
(本表為作者自製,惟請各位讀者注意,全台迄至2018年底,登錄公會人數僅有9768人)
對比出來後,可以發現全台灣有65.68%的律師都集中在大台北地區(台北、新北、士林),六都扣除台北及新北則占26.09%,其餘11縣市的律師占比加總,僅有約律師總人數之8.23%,且各縣市之律師人數比例幾乎皆未超過1%。
然而,律師多集中在大都市服務的現象,是否乃因人口較多,而有較多案件可承接呢?本文進一步追查各地方法院、檢察署的案件量,並以106年度地檢署偵查案件的收結案件量[8]及106年度地方法院訴訟案件的收結案件量[9]為分析基準,統計該年度新收偵查案件以及民、刑事案件,進而得出若各案件均有委任一名律師,則各在地律師,平均可受委任案件數統計如下:
地區 | 106年度 | 106年度 | 106年度 | 在地律師人數(人) | 106年度每位律師於地院平均可受委任案件數(件) |
基隆 | 53,092 | 15,098 | 10,971 | 46 | 1,721 |
台北 | 281,498 | 37,090 | 44,498 | - | - |
士林 | 156,974 | 22,129 | 26,338 | - | - |
新北 | 287,588 | 61,729 | 65,745 | - | - |
大台北地區 | 726,060 | 120,948 | 136,581 | 7,964 | 124 |
桃園 | 195,362 | 50,255 | 52,912 | 456 | 655 |
新竹 | 83,250 | 18,695 | 19,498 | 213 | 570 |
苗栗 | 45,886 | 12,430 | 12,159 | 44 | 1,602 |
台中 | 274,246 | 60,663 | 51,585 | 1,100 | 351 |
彰化 | 102,985 | 21,372 | 20,695 | 127 | 1,142 |
南投 | 46,902 | 10,583 | 8,907 | 20 | 3,320 |
中彰投地區 | 424,133 | 92,618 | 81,187 | 1,247 | 480 |
雲林 | 70,141 | 15,228 | 12,784 | 41 | 2,394 |
嘉義 | 80,550 | 15,568 | 15,278 | 134 | 831 |
台南 | 196,455 | 29,258 | 33,277 | 436 | 594 |
高雄 | 188,712 | 36,114 | 38,194 | - | - |
橋頭 | 103,829 | 17,673 | 21,627 | - | - |
高雄地區 | 292,541 | 53,787 | 59,821 | 988 | 411 |
屏東 | 90,958 | 20,393 | 18,222 | 63 | 2,057 |
台東 | 27,325 | 7,307 | 6,079 | 39 | 1,044 |
花蓮 | 37,904 | 10,945 | 9,937 | 81 | 726 |
宜蘭 | 38,077 | 11,485 | 10,772 | 40 | 1,508 |
(作者自製,資料來源:法務部/法務統計年報/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案件收結情形-按機關分、司法院/司法統計/地方法院辦理刑(民)事案件收結情形-按機關別分)
從前述的資料分析下來,各地方的法律市場,僅就訴訟部分論,均尚有極大的開發空間,尤其在基隆、苗栗、彰化、南投、雲林、屏東、台東、宜蘭等地區,更是如此,每年均有近千件甚至破千件的案件數量可供每位在地律師承接。
綜上,現在台灣各地的律師市場,所呈現的數據,應該較符合前言郭榮彥律師所述的情形,也就是傳統訴訟市場僅有大約20%被開發,另外80%是都沒有委任律師的,究其原因除了一般民眾普遍畏懼支付高昂的律師費外,也與律師所能提供的協助,及律師職務內容不甚為一般民眾了解所致。其實一般人生病,不管是大病小病,都會去看醫生,但現在一般人在發生糾紛時,卻都未能想到請律師進行協助,是以應以如何方式協助一般民眾更加了解律師,及委任律師的益處,或許是現階段律師同道們更應該著墨的重點。

結語
俄烏戰火後的危機!台灣天然氣10%缺口 中油準備好應戰了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天然氣被國際視為最佳橋接能源,台灣也計畫將燃氣發電佔比調升至50%、燃煤降至30%、綠能提高至20%,以完成2025年非核家園之能源轉型目標;然而台灣天然氣幾乎全仰賴進口,若要提高燃氣發電配比,勢必要增加氣源購置,並確保原料能穩定輸入。
氣候快速變遷、全球暖化劇烈,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巴黎氣候協議》主張各國政府應減少碳排、調整能源配比,以逐步朝向100%再生能源發電的綠色未來。天然氣被國際視為最佳橋接能源,台灣也計畫將燃氣發電佔比調升至50%、燃煤降至30%、綠能提高至20%,以完成2025年非核家園之能源轉型目標;然而台灣天然氣幾乎全仰賴進口,若要提高燃氣發電配比,勢必要增加氣源購置,並確保原料能穩定輸入。
經濟部統計台灣天然氣進口比例,分別是澳洲約32%、卡達約25%、俄羅斯約10%。適逢今(2022)年3月中油與俄簽約供氣合約期滿,也因俄國總統普丁宣布「不友善國家」須以盧布購買天然氣,中油表示將不會與俄羅斯續約,現貨氣將採機動性購買,由不特定國家作為供應替代方案;然而,不指定氣源又想隨時找到符合的供貨量、熱值與船期安排來購買,供氣真能唾手可得、穩定無虞?外界都在熱切關注。
綜觀國際天然氣進出口趨勢,澳洲東部新興煤層天然氣(Coal Seam Gas,簡稱CSG)出口量持續成長,70%輸出至日本、韓國、中國等亞洲多國市場,使澳洲仍坐擁世界最大液化天然氣供應國寶座。傳統天然氣是由不透水岩石覆蓋的多孔砂岩地層中取得,氣體透過浮力經氣井移動至地面,無需抽取,但隨蘊藏量下降,需要由非傳統天然氣來補足。過去CSG熱值低,且技術未臻純熟、用水量高、恐有污染風險而無法量產;如今技術革新,能夠利用壓力變化來取得吸附於煤質基中的天然氣,同時用水量少,不致消耗澳洲珍貴的水資源,且鑽井成本比傳統多孔砂岩層天然氣低廉許多。
為供應出口所需,澳洲東岸的傳統天然氣儲量面臨枯竭窘境,未來5-7年須倚靠昆士蘭州內超過85%的大型CSG庫存,來支持生產量能,轉換為液化天然氣(Liquefied Natural Gas,簡稱LNG)滿足外銷需與其國內市場需求。澳洲政府也正擴大天然氣運輸管道佈建與效能,將北部與東部市場連接,並開發更多氣田,強化天然氣現貨供應力。我國雖然與澳洲簽約購置天然氣,但大多與西澳地區供應商交易,未與東澳產業締結合作關係,少了對新興氣源的探索,十分可惜。
對於俄羅斯「斷氣」解方,亦有增加卡達進口之呼聲,但中東區域局勢不定,恐對氣源供應造成嚴重影響。美國於1984年將伊朗列為恐怖主義國家,而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鄰近國家也因伊斯蘭教派立場分歧,與伊朗對立,其友好國卡達也遭受波及,與多國失去外交關係,被施以經濟與交通封鎖,天然氣出口風險極高。已有烏俄戰爭作為前車之鑑,中東長久以來政局動盪,只怕危機一觸即發,造成台灣氣源將出現更大的缺口。
當亞洲國家紛紛採買東澳LNG,台灣進口澳洲LNG卻僅限於西部、尋找隨機氣源現貨氣供發電使用,不僅錯過購置先機,更難保充足貨源。東澳天然氣在國際間炙手可熱,但中油是否已準備與東澳廠商發展堅實合作關係、入手穩定氣源未雨綢繆、深化與澳洲經貿交流?除了深思熟慮,也須儘速展開東澳天然氣採買計畫,才可確保燃氣供電原料充沛、穩健能源轉型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