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常把觀光客當籌碼。之前南韓部署薩德系統,北京就全部關掉去南韓觀光的途徑。和日本關係不好時,也大幅縮減赴日觀光團
(2019/8/1 19:00|更新:李秉芳,核稿:楊之瑜)
中國限縮來台自由行,行政院會今(1)日拍板「秋冬旅遊補助方案」將祭出36億元國旅補助,包括自由行每房補助1000元、兒童免費入遊樂園1次、團客本島旅遊優惠500元等,9月1日上路。預估將帶動768萬人次出遊,直接及間接觀光效益約256億元。行政院長蘇貞昌也指示各部會加碼推出第二波補助,包括研議鬆綁國旅卡使用限制,觀光局表示2週內提出方案。
《聯合報》報導,政府從去年11月至今年4月共推出三波暖冬、春遊方案,成功帶動全台國民住宿型旅遊,政府投入約28億元經費,創造超過180億元的觀光效益。
蔡英文總統今天也指出,中國禁止來台自由行的決策是「戰略上一個很大的錯誤」,她在台灣各地看到很多來自中國的年輕人,他們能來台灣走走看看、親身體驗風土人情與自由的空氣,沒有網路限制與社會監控,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在這裡都顯得特別活潑,來台自由行是認識台灣最好的方法,也是兩岸人民交流最自然、最真誠的,這些年輕人的權利被剝奪令人非常不捨。
蔡英文也強調,北京當局把觀光客當作政治工具,只會讓台灣人反感,觀光不應該被政治化、政治化的觀光也不會穩定發展。《聯合報》報導,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今日則回應,是因「民進黨當局不斷推進台獨活動」,不斷煽動對大陸敵意,挑動兩岸對立,嚴重破壞了大陸居民赴台個人旅遊試點的基礎和條件。
(以下原文刊於2019/7/31 17:30,原標題:中國大動作限縮陸客來台自由行,到2020大選完後恐少70萬人)
(中央社)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官網公告,鑑於當前兩岸關係,自8月1日起暫停申請及核發赴台灣自由行通行證;47個開放來台自由行的城市都將停發。
今天稍早,北京、山東等地有代辦業務的旅行社都已接獲通知暫停陸客自由行簽證。但業者也提到,他們不清楚其他城市是否也如此。大陸核發的赴台自由行簽證(個人旅遊),有效期限為6個月。
多名大陸網民在微博表示,經查詢旅行社、當地公安機關,證實確有其事,並稱接下來只能辦團體簽證來台。不少人把原因指向台灣即將進行大選,因此採取限縮;也有人認為這是對台灣挺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懲罰。
這是北京方面首度針對來台自由行祭出限縮手段。
今年陸客來台持續回溫,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今年上半年陸客來台人數達167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近3成。
中國分5批開放居民來台自由行,首批在2011年6月28日,率先開放北京、上海、廈門的居民,之後陸續在2012年4月28日、2013年6月28日、2014年7月18日、2015年3月18日,陸續開放其他城市來台自由行。
目前已開放的城市共47個包括:北京、上海、廈門、天津、重慶、南京、廣州、杭州、成都、濟南、西安、福州、深圳、瀋陽、鄭州、武漢、蘇州、寧波、青島、石家莊、長春、合肥、長沙、南寧、昆明、泉州、哈爾濱、太原、南昌、貴陽、大連、無錫、溫州、中山、煙臺、漳州、海口、呼和浩特、蘭州、銀川、常州、舟山、惠州、威海、龍岩、桂林、徐州。
隨大陸逐漸增加開放來台自由行城市,來台自由行旅客人數也逐年攀升,旅遊業估計,目前來台自由行人數與團客比重差不多,有時還略高,團客與自由行比重大約是1比1.2。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今年5月入境來台的自由行陸客為10萬2080人次,平均每天入境人數達3293人次;100年6月底開放後至今年5月底,來台自由行陸客總人數723萬5755人次,平均每天約2499人。
旅遊業怎麼看?
《聯合報》報導,台灣國際觀光救援服務協會理事長許高慶表示,這並非中國首度限縮來台自由行陸客,2015年底是首度發生,也是因應當時總統大選。中國非常重視此次大選,再發生一次並不意外。
旅行業同業公會全聯會召集人高洺塗則說,2015年那次只有「放風聲」,但這次是對岸承辦單位大動作挑明說不發通行證,力道非常大,且管控的時間也提早很多;自由行人數一但被控管,團客數量會更好操控,影響台灣大選意圖相當明顯。
創新旅行社董事長李奇嶽說,無論執政者是誰,只要遇到選舉年陸客就會縮減,因此今年第4季自由行及團客都會縮減。
《NOWnews》報導,觀光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柯牧洲指出,中國過去都只限縮團體旅行,此次停止發放個人通行證「非常不正常」,且雖然目前看起來只影響自由行,但團客也會受影響,因為旅行團組團時,最後收的客人會以自由行名義併到團體裡。柯牧洲預估今年8月至明年2月,將減少70萬人次旅客。
《ETtoday》報導,台灣國際觀光救援服務協會理事長許高慶則表示,中國的動作應該跟往年做法一樣,每次碰到大選就會控管來台的陸客人數,從以前以來都一直存在,只是如果47個城市全面控管,這還是第一次這麼大動作。他說,旅行業目前都在觀望,8月初期影響應該不大,9月後才會有明確影響,對產業影響很大,因為陸客消費力道大,觀光收入靠的都是自由行。
《聯合報》報導,有中國大陸台商協會會長表示,不准這些城市的人到台灣自由行,可能和台灣選舉有關。中國常把觀光客當籌碼。之前南韓部署薩德系統,北京就全部關掉去南韓觀光的途徑。和日本關係不好時,也大幅縮減赴日觀光團。目前北京在處理香港問題,還沒找到辦法,也不想看到蔡英文連任。接下來的半年,還可能有動作。
觀光局:中國來台市場本來就不穩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