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檳王Dom Perignon:東尼史塔克的炫富酒,航空公司招待VIP的首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要做一瓶頂級的香檳並不困難,但這麼一款商業導向的產品,即使每年產量高達五百萬瓶,要在品質上維持穩定極高水準,那可就非常不容易了。
酒哥今天要來說說,鋼鐵人與香檳王的故事。在鋼鐵人第2集中,鋼鐵人在世界各地的維和行動與日俱增,而為了維持胸前的微型電弧反應爐持續運作,東尼的身體也出現了嚴重的鈀中毒反應,導致自己的那一長串頭銜(天才、億萬富翁、花花公子、慈善家)又多了一個——將死之人。電影中段,在慶祝東尼生日(可能是最後一個)的狂歡派對上他選擇了香檳王——Dom Perignon作為派對用酒,究竟這支酒有什麼樣的魅力足以讓一個超級英雄選擇做為自己最後一個生日派對的宴飲門面呢?雖然最後還是進到了鋼鐵衣內的排泄過濾系統(倒)。
什麼是香檳王
香檳王(Dom Perignon),是路易・威登集團(LVMH)旗下的一款旗艦香檳,和許多朋友常見的Moët & Chandon,在品質上可說是大不相同。其商業化的產量、昂貴的價格及精美的設計,除了是夜店與酒店的最愛之外,更是各大航空公司及五星級飯店招待VIP客人的首選。要做一瓶頂級的香檳並不困難,但這麼一款商業導向的產品,即使每年產量高達五百萬瓶,要在品質上維持穩定極高水準,那可就非常不容易了。
香檳王為什麼叫Dom Perignon?
相傳在17世紀時,位於香檳區Hautvillers村裡的一個教堂,有位負責管理教會酒窖的僧侶叫做Dom Perignon(馬上破梗)。等一下!酒哥你這話怎麼說的,出家人怎麼能喝酒呢?你若怎麼想,就大錯特錯了,大多數傳統的基督教儀式裡,都有所謂的聖餐。教眾透過分食聖餐,來緬懷當年耶穌「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而麵包代表耶穌的肉,至於耶穌的血,當然就是葡萄酒啦!為了符合每天「喝酒」修練的需求,不只香檳區,連著名的法國勃根地區葡萄酒,當年也是由眾僧侶所開發的。
既然每天都得喝葡萄酒,當然得想盡辦法讓它變得更好喝來犒賞自己每日的辛勞,於是這位Dom Perignon先生,便如酒哥般一頭鑽入了葡萄酒的世界當中,在當年缺乏真空密封技術的情況下,最後透過二次發酵的技法,發明了世界上的第一瓶香檳!
經過了數百年,Moët & Chandon做為香檳市場的霸主,為了建立新的產品線吸引高消費族群,在1921年時借用了這位老兄的名字,推出了這世界上第一款商業化的高階香檳!
香檳王的P2/P3是什麼意思?(給酒鬼的Bonus)
一般消費者不會注意到,香檳王除了一般的酒款之外,還有專為葡萄酒愛好者及收藏家所準備的Second Plénitude以及Third Plénitude,也就是所謂的P2/P3(2014後取代Oenotheque系列)。普通香檳王(P1)從葡萄採收到上市大概需要7-8年的時間;P2的話則依酒款狀況需12-15年,價格也會翻個數倍;P3更是稀少,得等上25-30年的時間,每瓶售價至少也要5萬台幣起跳了;而且只有極佳的年份才會被拿來作成P2/P3。
你可能說:陳年的話我也會,租個恆溫酒窖,買個幾打香檳王陳個5年10年再拿出來賣不就能賺錢了嗎?傻孩子,如果這麼簡單,酒哥自己早就賺翻了還來跟你分享?
與一般陳年反應不同,P2/P3更延長了香檳在二次發酵後,瓶中的酵母殘渣或與酒液接觸而產生的Autolysis化學反應。這樣的化學反應帶來香檳那如同麵包,蜂蜜,優格般的香氣,以及更佳圓融滑順的口感。加上堪稱完美溫度及濕度控制,最終才成就了貴鬆鬆但收藏家們仍趨之若鶩的P2/P3酒款。所以牛牽到北京還是牛,你自己買瓶P1回家放個10年,也只會變成個老10歲的P1而已喔!
TNL溫馨提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本文經英倫酒哥說說酒同意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AI驅動行銷新境界!微軟聚焦Copilot探究人工智慧創變行銷新動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行銷人應該把最關鍵的時間,投注在真正有價值的工作,但是在過去,多數行銷工作者卻總感覺時間不夠用!進入AI時代,人工智慧大幅改變行銷模式,想知道如何利用生成式AI提升行銷決策與執行效率?微軟與INSIDE POSSIBLE合辦AI社群聚會「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第一手解密行銷結合AI的使用情境,讓所有行銷人智慧工作、智勝未來!
身為行銷決策者或在第一線作戰人員,是否感覺永遠被時間追著跑?總希望有三頭六臂,同時要發揮創意靈感,又要兼顧數據洞察的雙軌能力,提升自家品牌的各種行銷成效;甚至行銷部門被賦予扮演業績助攻手,創建嶄新的顧客旅程、提供個人化行銷溝通,進而幫助品牌招攬新客、喚回舊客,挖掘更多潛在商機。
然而,要達到上述情境價值,行銷部門卻總覺得使不上力!原因為何?仔細觀察現在行銷成員的工作模式,可以發現行銷成員當前遭遇到幾類困境:
- 數據分析---進入MarTech時代,行銷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彙整數據分析,並且還要進一步洞察數據來優化決策
- 創意內容製作---需要不斷產製吸引消費者的內容,而且要同時兼顧創意與成效
- 多通路行銷---通路碎片化,行銷人需整合及管理多個渠道的行銷活動以觸及更多潛在顧客
- 廣告成效優化---伴隨數位廣告成本逐年增長,以及行銷資源越來越少,必須以有限預算轉換最高投資報酬率
- 因應變化的韌性--市場及消費者需求變化速度越來越快,擬定準確的行銷決策更具挑戰
上述難題,我們為什麼可以清楚得知?這些內容,其實我們也是運用生成式AI,透過精準提問來得知相關解答。另外,為了佐證資料正確性,從這些回覆的參考資料來源,我們也從調研報告,確實找到幾項真實的數據。
像是HubSpot最新發布的《行銷狀態報告》(The State of Marketing 2023),裡面就提到,平均行銷人員每天花多6小時在手動工作,相信如果能善用數位工具,甚至是AI解決方案的行銷人員,他們的策略效率一定能贏過那些仍然沒有使用的群體。
翻轉行銷日常!微軟示範Copilot如何成為行銷人的絕佳助手
上述討論在在可以發現,現在行銷人員面臨的難題是相當多面,並且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難題也將會更為複雜。AI,正是能輔助行銷人克服難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增長行銷成效的解方之一。
根據Gartner的報告預測到2025年,所有組織當中,大約會有75%的行銷職能將會結合人工智慧,過往生產型的工作,將會轉行變成更具策略性的活動。意味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在這一兩年積極把人工智慧導入到內部組織的行銷流程,從策略擬定到落地執行,以更敏捷且以數據為基礎的方式,來應對未來的商業挑戰。
另一方面,進入注意力破碎加上媒體分眾化時代,根據統計現代人每日平均接觸達4,000則廣告訊息,平均注意力時間剩下8秒。對行銷人而言,根據消費者輪廓進行明確地分眾,並且因應不同分群,設計出最適合的溝通內容以達到精準行銷,這些都能開始藉由AI提供輔助。
像是Dynamics 365 Customer Insights根據顧客過往的搜尋、互動、交易等行為數據,透過AI及機器學習的運算,找出產品喜好、平均購買量、以及顧客終身價值等具有價值的見解;搭配具有相似購買模式的其它顧客經驗這類洞察資料,藉此建立起個人化的顧客旅程,在對的時間、對的通路提供預測性的產品推薦。AI能幫助品牌在不同檔期實踐精準行銷,也讓行銷人可透過分析儀表板追蹤成效,有助於行銷策略的優化。
對此,微軟攜手INSIDE將在12月15日,於台北艾麗共同舉辦INSIDE POSSIBLE AI社群聚會,以「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為主題,從數據洞察、媒體廣告創意、決策效率、乃至於AI衍生的著作權等多維度議題切入,提供行銷領域工作者,一場充滿實戰應用的知識饗宴。
本次活動議程,邀請KPMG安侯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數位創新服務的林大中,帶來第一手最新2024行銷趨勢;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整合長李致緯、安然科技執行長嚴中健,將分別從媒體廣告提案成功變現,以及行銷打造全新顧客旅程扮演業績助攻手等主題,剖析如何運用AI工具結合預測受眾輪廓、尋找潛在顧客的具體方式。
另一方面,微軟代表的相關講者,會從不同構面演繹AI的使用情境。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陳慧蓉希望翻轉行銷長的思維,講解如何從不同角度理解AI、結合AI;台灣微軟技術專家林毓忻將說明Copilot的重點功能,重塑行銷人的過往工作模式;台灣微軟法務副總經理廖怡苓則從法律議題著手,探究創意工作使用AI生成內容需注意的規範。
不論您是企業C-level決策層或第一線作戰人員,只要渴望掌握最新MarTech行銷應用趨勢、以及希望知道怎麼運用AI,讓工作達到事半功倍,這場「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將是揮別2023、放眼2024的交會時機,最重要的一場行銷盛會。


活動資訊
名稱: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
時間:2023/12/15(五)13:30-16:00
地點:台北艾麗酒店5樓 楓柏廳(110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8號)
活動名額數量有限,點此立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