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圖輯】迦納400年黑奴之路:百萬黑人被迫離家,此生再也無法回到故鄉

【圖輯】迦納400年黑奴之路:百萬黑人被迫離家,此生再也無法回到故鄉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8月份是有紀錄第一批非洲黑奴被運往英國北美殖民地400週年的日子,此後的數個世紀,歐洲人口販子俘虜數以百萬計的非洲黑人,穿越大西洋抵達美洲,從此就再也無法回到家鄉。

21世紀的現在,雖然已沒有「奴隸」,但對某些非洲大陸上的家族而言,先祖們在歷史上成為「黑奴」的不在少數,這段家族血淚史,依然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的非洲黑人,阿森索(Nana Assenso)的家庭正是其中之一。

阿森索的曾祖父名叫巴杜(Kwame Badu),整個家族幾乎都認識他,在很久之前巴杜被抓到美洲成為奴隸。「從小到大,我從長輩口中聽到關於巴杜與阿柏格(Kofi Aboagye)兩位曾祖輩遭到俘虜,並被販賣為奴的故事。」今年已68歲的阿森索,目前是非洲國家迦納內陸阿迪達萬(Adidwan)的酋長,而依照家族的傳統,他們都會把一名兒子的名字取作巴杜。

RTX71SZO
阿森索正在曾祖父的墳前|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8月份是有紀錄第一批非洲黑奴被運往英國北美殖民地400週年的日子,此後的數個世紀,歐洲人口販子俘虜數以百萬計的非洲黑人,包括男性、婦女跟兒童,穿越大西洋抵達美洲。即便沒死在奴隸船上,也必須忍受著美洲辛苦的農莊工作。

對當時的迦納人來說,這是個可怕的旅程。從迦納內陸的阿迪達萬被抓後,沿著泥濘道路走200公里,來到大西洋岸的港口登船,從此就再也無法回到家鄉。

RTX71SYS
奧布阿西的長老阿基|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而從阿迪萬達前往港口時,這些黑奴會經過金礦城鎮奧布阿西(Obuasi),這裡的長老兼牧師阿基(Kwaku Agyei),會向鎮上的年輕人說黑奴祖先的故事,雖然覺得屈辱,卻也對祖先的堅毅感到驕傲。

「他們之所以會抓住我們,是因發現到我們的強壯。」這位高齡71歲的長老說,祖先們被送到甘蔗園工作,深刻體會到白人的殘暴。但其實有些非洲當地的統治者,如迦納過去的阿散蒂王國,他們也從中獲利,用俘虜換取槍枝、布匹、酒或其他奢侈品。「我們的某些前人,用孩童去換火柴盒這類的『好東西』。」阿基如是說。

不過,阿基對其他祖先的自豪溢於言表。「我可以說,是我們抵達美洲的祖先們讓美國有今日的發展。」

RTX71SYZ
湯姆森與其他婦女在河中禱告|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而黑奴們經過奧布阿西後,就是去河裡把身體沖洗乾淨,如今這裡已是一片紅樹林。75歲的湯姆森(Regis Thomson)是來自紐約的遊客,她與教會認識的其他婦女一起在河中祈禱:「當我知道祖先們以前在非洲大陸上的這些經歷,我會把這些告訴我的孩子。」

黑奴們洗過身體後,就會抵達在迦納的最後一站,也是他們告別家鄉的地方:大西洋奴隸堡壘——埃爾米納城堡(Elmina Castle)。

RTX71SYP
阿桑特|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今年30歲的阿桑特(Saviour Asante)是奧布阿西的理髮師,她過去不太知道這些黑奴歷史,當她去參觀過埃爾米納城堡後便哭了一整天。「聽這些故事是非常痛苦的事」,阿桑特如是說。

在這座城堡中,當時的歐洲人在關押黑奴的地牢上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而那些黑奴們從此踏上不歸路,登上將他們送往美洲的單程船隻。

RTX71SZ9
遠方的是埃爾米納城堡|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