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不合時宜」但每年收入121億,「印花稅」為何讓中央槓上地方?

「不合時宜」但每年收入121億,「印花稅」為何讓中央槓上地方?
Photo credit: Solomon203 @ Wikipdeia CC BY-SA 3.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財政部近期思考廢除印花稅,並財政部擬以「計畫型補助」方式補足地方財源,但計畫型補助限制多,也引起在野黨對「中央集權」的質疑聲浪。

財政部近期思考廢除印花稅,但由於印花稅屬於地方政府稅收,六都政府大多反對,財政部則表示,根據《財政收支劃分法》規定,若因修法造成印花稅收減少,中央政府必須籌妥替代財源,而財政部擬以「計畫型補助」方式補足地方財源,但計畫型補助限制多,也引起在野黨對中央政府「集錢、集權」的質疑聲浪。

財政部為什麼想要廢止印花稅?

《中央社》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5月底與工商協進會舉行會談,工商團體會中提到印花稅與加值型營業稅重複課稅問題,建議取消印花稅,蘇貞昌指示財政部在財政有餘裕及財政紀律的情況下,研議取消。

《中央社》報導,財政部官員7日表示,會思考廢除印花稅,主要是考量印花稅存有許多不合時宜之處,過去賦稅改革委員會就多次建議廢除,1985年營業稅制改為「加值型營業稅制時」時,也曾考慮過要取消印花稅,立委也多次提案要廢除,但卡在難以找到替代財源,因此一直沒有具體進展。

財政部官員指出,實務上,印花稅的稅源很難掌握,容易有漏報情形,加上進入數位時代,交易型態改變,紙本憑證日益減少,使用電子郵件作為交易憑證,是否屬於印花稅課徵範圍,認定上越來越容易產生爭議;印花稅為老舊稅制,確實存有檢討必要。

官員指出,印花稅廢止案報請行政院核定後,預計下半年送立法院完成修法。

中央打算用「計畫型補助」補足印花稅缺口

《中央社》報導,官員表示,根據《財政收支劃分法》規定,印花稅稅收屬於直轄市及縣市財源,若因修法造成印花稅收減少,中央政府必須籌妥替代財源;印花稅廢除後,一定會依法補足地方財政缺口。

至於地方政府關切的替代財源,財政部官員表示,現階段不可能以新增稅目或加稅方式來籌措替代財源,初步規劃將以編列「計畫型補助」預算方式,補足地方財源;至於補助金額,規劃以近年印花稅平均數來訂定,屆時會找主計總處及地方政府一同研議。

但何為「計畫型補助」?前中選會主委陳朝建,曾於「台灣法律網」撰文解釋,台灣中央對地方的補助分為「計畫型補助」與「一般型補助」。前者包括補助款的取得與支用均有條件上的限制,取得補助款時,需要地方政府提出計畫或出資配合款以供上級政府審核,支用補助款也有專款專用或指定用途的限制。而「一般型補助」,即中央直接將經費款項移轉給地方政府,且受補助之地方政府復可自由支配、使用該項經費,而不受其他條件限制,或是配合款規定之限制。

《中央社》報導,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曾銘宗、國民黨立委費鴻泰及賴士葆,6日就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反對廢除印花稅法。曾銘宗表示,之所以要廢除印花稅,恐怕是因為選舉要到了,蔡政府亂開政策支票。賴士葆指出,廢除印花稅,某種程度是讓地方的權力越來越少,一切要仰賴中央的鼻息,根本是在架空地方政府,使中央「集錢」、「集權」,便於選舉操作。

民進黨黨團書記長李俊俋則說,廢除印花稅與否在社會上已討論了十幾年,與選舉根本無關,未來相關法案送到立法院後,希望大家能理性討論。

地方政府大多反對:降低地方政府自籌財源能力

雖然中央政府表示,廢除印花稅後,會依法會補足地方財源缺口,但台北市政府7日就發新聞稿表示反對,六都中,除了台南市政府樂觀看待,其餘直轄市也多半憂心將衝擊地方財政,也希望中央政府能拿出完善的配套措施。

《中央社》報導,台北市政府財政局7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印花稅是重要且穩定成長的財政收入之一,107年全國印花稅收入約新台幣121億元,台北市占49億元,有逐年成長趨勢。(2017年台北市課稅收入1302億1704萬元)

財政局表示,廢除印花稅決策勢必嚴重衝擊地方財政,若廢除後,則需靠中央補助,等於降低地方政府自籌財源能力。

財政局指出,目前各級政府公共負債6.4兆元,其中中央負債5.4兆元、地方負債9000餘億元、尚有潛藏負債17.8兆元,國家財政狀況根本沒能力廢除任何稅目,不應僅聽部分建言就做出「中央請客、地方買單」決策。

財政局表示,行政院未徵得各地方政府同意前,應收回廢除印花稅決策,才能維持地方財政穩定與健全及長期建設與發展所需財源。

(中央社)台南市政府財政稅務局長陳柏誠8日表示,台南市每年印花稅收約為新台幣5億餘元,中央也指出,在少了印花稅的稅收後,將研擬以統籌分配稅款來補足,因此對台南市政府的影響不大。至於後續的補足方式,還要與中央進行計算與討論。(2017年台南市課稅收入469億4632萬元,)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的印花稅收約有10.8億元,是重要的地方財源,中央雖說會用其他的財源補足,但市府憂心只是挖東牆補西牆,將本來就要給新北的經費換個名義再給,對新北財政完全沒有助益。

侯友宜說,財政收支劃分法對新北市非常不公平,新北市分配到的統籌稅款是6都中最少的,中央每年大概少給新北市150億元到200億元,這些錢不但沒有補足,現在又要廢除印花稅,恐怕會讓新北市的財政面臨更艱鉅的挑戰。(2017年新北市課稅收入956億2100萬元)

桃園市政府地方稅務局長姚世昌表示,印花稅課稅收入100%屬於地方政府,桃園市平均每年有近10億元的稅收,目前桃園正辦理各項重大建設,經費支出日漸龐大,印花稅是地方穩定的重要稅收,也是長期建設與發展所需財源,若廢止將降低地方政府自籌財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