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馬拉松傳奇醜聞:靠「cut線」奪冠的女子選手Rosie Ruiz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980年的波士頓馬拉松,女子組冠軍榮歸美籍古巴裔的Rosie Ruiz,時年26歲的她是史上第11位女性參賽者,成績是破天荒的2小時31分56秒,一舉打破大會紀錄之外。只是,在場的觀眾馬上也起了一些疑問。例如,為什麼過去從沒有人聽過這個名字呢?
1980年的波士頓馬拉松,女子組冠軍榮歸美籍古巴裔的羅西.魯伊斯(Rosie Ruiz),時年26歲的她是史上第11位女性參賽者,成績是破天荒的2小時31分56秒,除了一舉打破大會紀錄之外,還是史上第三快的女子馬拉松成績,震撼一時。
只是,在場的觀眾馬上也起了一些疑問。例如,為什麼過去從沒有人聽過這個名字呢?以及,為何一個人能在跑完40公里的馬拉松,卻還能幾乎沒有出汗、臉部沒有紅暈、頭髮看來也整齊無暇的情況下領獎,還能在台上輕鬆舉起雙手回應觀眾的歡呼。
被問到為何有如此超凡神力,羅西說:「I got up with a lot energy this morning.(早上醒來時我就感覺渾身充滿能量。)」 同時聲稱自己沒有任何教練指導,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學跑馬拉松。
此外,由於當時女性參賽者甚少,女子文理學院威爾斯利學院學生會在某一段路程群起為女性跑者喝采,是當時賽會的傳統。當被問到此事,羅西卻對此一頭霧水。後續追蹤,發現沿途的休息站工作人員都沒見到她的身影,攝影記者也沒拍攝到她。
在講述波士頓馬拉松賽史的紀錄片《Boston: The Documentary》(2017)之中,便有傳奇女子選手凱薩琳.斯威策(Kathrine Switzer)當時對羅西的質疑。因為當記者在賽後訪談跟她提及馬拉松術語「間歇跑」(interval)時,羅西反問她:「那是什麼?」
事實上,羅西的外型也異於典型的馬拉松選手,體態相當鬆垮,靜心率也與所有菁英選手的標準差距甚遠。種種疑點使得越來越多人質疑她造假完賽,有「cut線」嫌疑。
由於波士頓馬拉松當年的參賽標準是得先在紐約馬拉松達標。經過調查,發現她前一年參賽的成績是2小時56分29。這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要如何在短短半年時間內進步幅度如此之大呢?整整快了25分鐘之多,這絕非常人能辦到。
直到一位自由攝影師蘇珊.莫羅(Susan Morrow)出面指控,事情的真相也越來越明朗了。這位攝影師指稱她在紐約馬拉松的比賽中途去搭地鐵時遇到了羅西.魯伊斯,還跟她談話。但她當時認定羅西是因為受傷才只能搭地鐵去終點,沒想到她後來竟直接混入跑者群裡完賽。
羅西.魯伊斯從未承認自己作弊,並且拒絕交回獎牌,雖然她從來無法回應上述諸多疑點。有報導指出她之所以選擇作弊,是為了讓她那喜愛馬拉松的老闆對她留下深刻印象。
紐約與波士頓兩方都在經過調查之後取消掉她的成績,波士頓馬拉松最後將冠軍改頒給加拿大的跑者賈桂琳.加羅亞(Jacqueline Gareau),她的成績是2小時34分28秒,一樣打破了當時的賽會紀錄,大會甚至還為她補辦了一場衝線儀式。雖然冤枉地在理應奪冠的當下屈居第二,但賈桂琳從未怪罪羅西,甚至在晚年表示對她的同情。
涉嫌作弊的羅西.魯伊斯立刻成為美國大眾揶揄的對象,也成為馬拉松史上惡名昭彰的人物。在爆出醜聞後,她先後因為涉及貪污與毒品交易被判處緩刑,並且未再涉足馬拉松。她在上個月八日於佛羅里達州辭世,在她家人發布的訃吿當中完全沒有提及這件轟動一時的醜聞,但美國各大媒體顯然都沒有忘記回顧她當年的「壯舉」。
然而,回顧馬拉松歷史,羅西.魯伊斯並非第一名靠作弊奪冠的人。
美國砌磚工人佛雷德.洛爾茲(Fred Lorz)在1904年的聖路易奧運會上被揭發在跑到一半的時候跳上教練車,厚顏無恥地直接到搭到終點領獎。被揭發時,他還說自己只是開個玩笑。妙的是,此人在隔年波士頓馬拉松卻真正拿下了冠軍,可見是有真工夫。
直到現在,“Doing a Rosie”是美國跑者之間仍然常用的俏皮話,意思便是「cut線」。在距離波士頓馬拉松完賽前一公里的肯莫爾廣場一處酒吧,則有顯著的「羅西從這裡起跑(Rosie Ruiz started here.)」標示,提醒跑者離終點已經不遠。
不過,羅西的惡劣行徑卻意外促成了「馬拉松偵探」這種新興事業。一名金融分析師德瑞克.墨菲(Derek Murphy)因為被此事啟發,之後創建了馬拉松調查服務,利用數據分析等手法,專門抓馬拉松比賽的作弊者,從雇人代跑到抄近路的跑者都難逃他的法眼。可見羅西.魯伊斯的作弊行徑倒也不是毫無貢獻哪。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