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從炫富、蠶食鯨吞到自尊破壞:如何覺察、逃離看似愛情的「PUA陷阱」?

從炫富、蠶食鯨吞到自尊破壞:如何覺察、逃離看似愛情的「PUA陷阱」?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UA利用語言與非語言(肢體動作、表情)的內隱情感,去吸引及套牢對方,讓她情不自禁,順從地獻身或掏錢,由於是自己乖乖奉上,當事人啞口無言,只能事後懊悔。不承認被騙的可能繼續堅信遇到愛,變成「被賣了還謝謝對方」。

什麼是PUA?

把心理學中的人際原理,針對談話互動有系統的應用,進一步與所欣賞的陌生人搭話認識、增加吸引、建立關係,可以統稱為「搭訕」。搭訕技巧協助害羞男孩發展認識女孩的心理學技巧,如何在欣賞對方下真誠表達好感,如何產生話題連結,如何約會進一步認識。

「搭訕」協助人們在熟悉情境、舒適圈、同溫層之外認識新朋友,讓毫無交集的兩個人開起機會之門。初次印象後是否發展成為好友、戀人或其他關係,則視彼此性格、價值觀、興趣及真誠態度決定。如果彼此契合,就往「長久關係」經營下去,當關係越深入,則需要另一套溝通模式了。

「PUA」全名為「Pick-up Artist」,1970年代出現,翻譯為「搭訕藝術家」。早期PUA主要分享男性接近和搭訕自己喜歡女性的技巧及應用,中期擴展至兩性交往及維繫關係議題。後期歪掉後的PUA,則利用心理學技巧與系統化的逗弄,玩弄女性情緒、感情於股掌之間,讓女性自願與他們發生性關係。而最令人髮指的是,他們可能藉由羞辱女性以建立關係,破壞自尊以物化女性,並在利用完之後,無情地甩開。

PUA使用到的心理學技巧

PUA所使用的心理學原則與技巧,並不是什麼厲害的道理,如果有興趣研讀「社會心理學」,就能找到這些常見的人際心理效應。

1、登門檻效應:簡單地說就是「得寸進尺」。當事人答應了前半段,人基於一致性原則,很容易答應後半段,就像「頭都濕了,只好洗下去」。「哀兵策略」是此效應最常見的起頭式,利用女性情緒敏感、照顧他人的特性,懇求女性「幫忙」而開始侵門踏戶的第一步。

2、人際空間距離:PUA製造親密關係卻不是循規蹈矩,他們故意衝撞對方界線,製造人際空間距離的認知衝突(身體越靠近,表示關係越親密)。為緩和此衝突,當事人可能會反過來認為「好吧,也許我們算很熟」。最極端的例子就是「斯得哥爾摩症候群」。

斯得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

斯得哥爾摩症候群為一種心理學現象,常見於被害者反過來對加害者產生同情、愛慕等情感。不一定只發生在人質身上,只要加害者對被害者實施騷擾,都可能使被害者對加害者產生強烈的情感。

3、誘導性問法:「去你家還是去我家?」注意,哪一種回答都是去密閉空間。

以上這些人際心理效應,每日都在上演,男女無意識地進行曖昧感情、利益交換或情慾勾動下的衝動,在「推銷術」或「業務員身上」也很常見。

心理學畢竟只是一套工具,若利用它為非作歹,就成了操控人心的「暗黑心理學」。搭訕變詐騙,騙財騙色,泯滅人性。PUA利用相同的心理學技巧,最終目的卻不同。他們專門「獵捕女性」,將女性當成戰利品,騙色騙財再完美甩開,炫耀自己的能力。

PUA利用語言與非語言(肢體動作、表情)的內隱情感,去吸引及套牢對方,讓她情不自禁,順從地獻身或掏錢,由於是自己乖乖奉上,當事人啞口無言,只能事後懊悔。不承認被騙的可能繼續堅信遇到愛,變成「被賣了還謝謝對方」。

PUA詐欺是不分性別的,騙女性時就假炫富、懂撩妹、裝可憐;騙男性時就裝可憐、懂撒嬌、假崇拜。PUA為徹底利用女性,最終目標是馴化,將其「自尊破壞」,讓女性為尋求認可,自動哀求與他們發生性關係。因為事後容易被指責「沒有人強迫,是你自己願意的」,通常受害者難以求助。

PUA理論的濫用

1、社會交換理論

兩性交往受社會價值影響,炫富、吃得開的男性,表示有社會權勢及寬裕的養家經濟;女性的美貌及身材,則是性吸引力以換生存、成家,這兩者常會不自覺衡量與交換。兩性對彼此條件的權衡其實沒有對錯,隱藏其下的權力大小關乎社會生存,「誰可以在物質生活上更好」就變成贏家,經濟相對穩健的人較不會受此規則影響。

然而這部分被PUA用演化心理學的理論加以扭曲,認為男性如同獅子王有其天性,底下有眾多母獅跟從一樣,稱為「alpha male」(一個團體中最有權勢的男性,常是壞壞自大的爛男人,就如真正的獅王其實不管事,只有保護地盤的功能)。

媽媽:「兒子啊,以後你要當一個好男孩,以後你就會得到一個匹配你的女孩。」

兒子:「好的,媽媽。那如果我不是一個好男孩呢?」

媽媽:「那你就會得到很多個女孩。」

上面這個笑話點出了部分事實。

2、自尊理論

一個人的自尊包含了安全感、自我感、歸屬感及成功感,這些感受繼而帶出了自愛、自重及自信,讓人知道自己要什麼,怎麼行動,怎麼預期與掌握。

自尊(自我、自尊、自信的意義很雷同,本篇一律以自尊替之)的建立來自兩個方向,一是來自外在環境與他人的肯定,另一是藉由成功表現回饋後的自我評價。性別特質與文化的影響因素,讓男女在建立自尊的途徑比例不相同。男性主要來自成就與金錢,女性則被鼓勵從他人得到多數肯定以證明存在感;兩者發展到最後,很容易變成「壞男孩」與「乖女孩」才會受到青睞。

詐騙通常選擇自尊低的人下手,對男性詐騙比較單純,大原則只要「美女需要幫助」以提升自尊為餌即可,越自卑的男性越管用。而對女性詐騙則需要時間鋪陳,以情感埋線,大原則讓她「發揮母愛」以感覺「自己有存在價值」。

自尊並不是固定的數值,當人們脆弱時自尊值最低,會自我懷疑、無法決定,很容易被人趁虛而入,被牽著鼻子走。

從炫富、蠶食鯨吞到自尊破壞

PUA利用上述幾點,尋找自尊低的女性(擁有美貌的女性不見得自尊高,那只是美貌而已),並進一步破壞自尊以馴化。

摧毀自尊的步驟:

  1. 男性以炫富建立alpha male的位階。先搞出假象,只要女性相信就好。
  2. 微動作的蠶食:建立角色位階後,在互動中會以開玩笑、間接的微動作、微表情,將女性地位推低。如調情的黃色笑話、過界的肢體碰觸。
  3. 決定性動作的鯨吞:在鋪陳後,如果被帶到密閉空間,女性很容易被半推半就的發生性關係。利用女性不敢明確拒絕的心理,發展一套哀兵、以退為進、推拉、情緒勒索等控制與強硬動作,完成第一次性關係。有了第一次,以後就不是問題。
  4. 持續性的自尊破壞:有了前半段,基於一致性原則,後半段就很容易繼續。PUA持續以辱罵、暴力、性侮辱持續打壓女性自信以維繫關係,造成女性認知衝突。在多次順從後,女性會覺得做什麼都錯,無法自行判斷。只好任男性操控與決定,尋求他的認可。
shutterstock_241613485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不需舉案例,在日本A片裡有一類「搭訕女性/色情按摩而最終發生性愛」的劇情就是如此設定。劇情假設女性有同情心很好哄騙、為了錢願意接受挑戰。進入密閉空間後,以半哄半強硬半讚美的語言及動作觸摸敏感帶。一開始女性抗拒,但最後順從被得逞。整段劇情可以清楚看到,男優在中間的任何關懷、甜言蜜語,就只是為了最後把衣服脫光而已,沒有情感交流(當然這更不是真實的女性心理,只是幻想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