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越南河內到寧平,看風水寶地也看小橋人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越南的導遊大概接三種團,一是帶越南人在越南觀光,二是帶外國人在越南觀光,三是帶越南人在外國觀光。第一種的人數最多、市場大,但小費最少,第三種最吸引人,但市場狹小,目前投入人數不多。
我們中途停在了休息站。休息站的價格舉世各國皆然,只有「貴」可以形容,不過比較特別的是它們的刺繡畫。刺繡畫的題材多半是穿著奧黛、帶著斗笠的女孩,她們滑著小船扁舟,整幅的歲月靜好。這樣的畫賣得很貴,但我們後來在胡志明市的濱城市場找到14萬越南盾,約台幣2百元左右的價格。

風水寶地
越南北部與中國接壤,因此兩個文明之間常出現拉鋸戰。從中國人的觀點來看,南越地區不斷發生割據勢力,趁亂;從越南人的觀點來看,這些起義都是獨立的序幕,象徵著越南人想脫離北方控制的決心。當然,歷史是贏家的,越南後來獨立了,因此這些事件就被定義為「起義」而非「動亂」。

11世紀丁部領建立的丁朝就是其一。他平定十二使君,統一國土,定都華閭,稱皇帝,國號大瞿越,而他的母親也被後世稱讚為國母。越南人認為丁朝是第一個統一越南、具有越南意識的王朝,儘管實際上是只有北方脫離控制,南部還有占婆的勢力。

丁朝雖然開創新局,但它是個王祚很短的王朝,只有丁部領與丁先皇兩個皇帝,經歷一場血腥的宮廷鬥爭後後被黎朝的黎桓篡位,後者建立前黎朝。丁朝、前黎朝兩朝都是很短暫的王朝,這也顯示北方勢力其實很不穩定。丁朝之所以會被越南史家稱為正統,不外乎她的對外關係獲得中國承認,而非本身具有穩固的勢力。兩個王朝的國祚都不超過30年,很典型的強人政治。另一方面雖然華閭此地難攻易守,但缺乏航運,腹地不大,也限制了向外擴張。因此在李朝時,李太祖便遷都到昇龍。
華閭這個地方依山傍水,地勢低窪,中間是個平坦的平原,旁邊是山。但山也沒多高,的確是個寶地。古都前面有個護城河。整個古城興建在平原上,共有兩處可以參觀。我跟J原本以為有三處,因為有個牌坊一直有敲鑼打鼓嗩吶的聲音,但後來問了Kay才知道那是人家在辦葬禮。

我們的遊覽車停在不遠的草地。然後就有一堆阿姨跑來要賣你傘跟斗笠。這些人也知道你是觀光客,所以用美元報價。雖然華閭是古都,但是周圍並沒有住很多人家。三三兩兩的攤販,如果不說還真不知道這裡是個古都。
古城的面積並不大,因此兩三車的遊客可能就會讓容納量爆滿。古都整體是中國風的建築,但又帶前面的石柱有點吳哥窟的感覺。

進去之後還可以看到一些信眾在裡面參拜與祝禱。古都的建築是典型中國傳統的三合院,三進三落。Kay跟我們介紹了某個丁部領睡過的石子做的龍床。我個人是不怎麼相信他會睡這樣的床,應該比較偏向紫禁城中那種可以躺著睡的龍椅吧。或許這樣的床只是儀式性的象徵。進入大廳的門檻十分高,Kay說這是要讓人家一走進去跌倒,然後就會向丁部領下跪。這樣的想法倒是挺有趣的。
丁部領的母親被越南人稱作為國母。這個國母姓譚,譚姓應該是當地的大姓,畢竟附近就是遠近馳名的譚考克(Tam Coc),丁母背後可能也代表一支政治勢力。因此丁部領才得以完成統一大業。丁可能當初也指示其中一支軍閥,陸續吞併其餘勢力。這也難怪隋唐史家總是認為丁部領的崛起與豪族有關。

恰似相逢於桂林
Tam Coc的原意是3個洞穴,包括Hang Cả、Hang Hai和Hang Ba。中文有些翻作三谷,但一來谷是山峰間的低窪處,我們穿過的是被水流侵蝕產生的石灰岩,不太合意,二來音也不同coc的越南文kao4的音,不是ku。我本人覺得若要追求音義俱佳,「三窟」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而在旅遊網站的頁面上,更多寫的是「譚考克」,這或許更接近越南語中Tam Coc的音譯。
不過實際上中國人還是給Tam Coc取了個很美的名字,陸龍灣(Inland Ha Long bay)。

也難怪中國人會這樣類比,這兒的喀斯特地形性質跟下龍灣很像,下龍灣在海上,這兒在陸地,當然稱為陸龍灣。有人說這樣的風情桂林陽朔一大堆,但我相信在桂林划船絕對不會是這樣的風情。儘管是世界遺產,但陸龍灣的遊客並不到人擠人般的難受,我們還能從容地排著對,搭乘當地人划的小船。
一趟來回大約兩小時,沿岸美景就不多說了。岸上很多度假村,看得出來很有人氣。一艘小船大約坐一個船夫、兩個船客。
船夫划船的姿勢因人而異,用手用腳用坐用站皆可。這兒的船夫大多是當地人,語言不通,也不會跟遊客多說什麼,我們就這樣滿足地欣賞吳東江(Ngô Đồng River)的河岸風景。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原文請見:在 Tam Coc 看越南寧平的小橋人家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
Tags:
危機即轉機!後疫時代企業必修:6/30 AWSome Day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報名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疫情正大力促進數位轉型,而我們只能選擇跟上。免費報名全球雲端服務供應龍頭AWS於6月30日下午舉辦的「AWSome Day線上雲端培訓日」,展開雲端之旅重要第一步。
台灣疫情升溫,每日確診人數已破萬人大關,愈來愈多民眾被匡列居家隔離,遠端工作、混合辦公模式成為企業不得不採取的措施。此時此刻,台灣才正要體驗過去兩年國外經歷過的「疫情現實」,這也意味著企業必須立刻採取行動進入雲端、展開數位轉型;而個人也必須提升雲端技能,以維持在疫情時代的競爭力。
為了幫助企業/個人能迅速具備數位轉型思維與基礎技能,雲端服務供應商龍頭AWS(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於6月30日下午舉辦「AWSome Day線上雲端培訓日」,開放任何想了解雲端服務與數位轉型的人士免費報名參加。
疫情正大力促進數位轉型,而我們只能選擇跟上。
企業上雲、數位轉型是必然趨勢
網路時代與經濟全球化,企業必須不斷創新與成長,才能在市場上保有生存空間與競爭力。而數位轉型的思維、善用雲端工具,是必然的趨勢。數位轉型是一趟漫長且無止盡的路,而且幾乎當代所有的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必須迎接這項考驗;「數位轉型」意味著善用科技工具,為每一項任務帶來最有彈性且高效率的結果。
對此,Amazon web services(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從很早開始便分享自身經驗與雲端服務技術,帶領全球包含輝瑞、Meta臉書及BMW等知名企業踏上數位轉型及創新之路,邁向穩定的成功。具體而言,AWS可以幫助企業做到至少這三件事:
- 花更少的時間來構建與管理IT基礎架構,使企業專注本業創新
- 將地端固定成本(資料中心、實體伺服器等)轉化變動費用,透過規模經濟大幅節省企業支出
- 提供高可用、高擴展具彈性的雲端服務與技術,因應企業各種業務需求
AWS雲端服務能為企業帶來最安全、節省的解決方案
對初探雲端世界或數位轉型剛起步的使用者來說,常見的迷思不外乎是「資安、費用」兩大項,對此,AWS也都給予真實且有效的回應。AWS作為全球數一數二的雲端供應服務商,資安等級不言而喻,AWS打造的核心基礎架構可滿足軍隊、全球銀行及其他高度機密組織的安全性需求。支援90項安全標準和合規認證,且儲存客戶資料的所有117項AWS服務均提供加密該資料的能力。
此外,AWS更不斷創新功能,確保資安維護無虞。而採用AWS的雲端服務,是依據實際雲端服務使用量採取實支實付,更能幫企業節省成本。AWS提供跨產業、跨規模、跨技術的雲端服務,無論是廣告行銷、金融服務、遊戲技術、媒體娛樂的產業需求,或是尋找分析和資料湖、機器學習、無伺服器運算、儲存等解決方案,都能在AWS找到解答,甚至進一步透過AWS獲得來自全球的資源與合作夥伴。
因此,無論是資訊主管、IT及技術經理、開發團隊、工程師,或是毫無背景但有志成為雲端技術服務的從業人員,甚至雲端小白,都能在6月30日AWSome Day線上雲端培訓日有所收穫,為自身企業需求開啟重要的第一步。
立即報名6月30日AWSome Day線上雲端培訓日,展開雲端之旅
總之,AWS雲端服務的強大功能與優勢,唯有親身體驗才知道。在AWS定期舉辦專為入門者打造的「AWSome Day雲端培訓日」中,將有原廠資深課程講師深入淺出地實作示範,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並且一一破解雲端議題相關的迷思。此外,報名活動並全程參與線上培訓者,還有多重好禮與抽獎機會(詳見下圖),歡迎對雲端世界有興趣的初心者報名參加。

立即報名AWSome Day雲端培訓日!報名即享免費試用服務
- 時間:2022年6月30日(四)13:30-16:45
- 地點:線上參加,報名後將收到專屬連結
- 注意事項:
- 講師陣容與精彩議程如下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