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環境友善塑膠」真的可以回收嗎?

所謂的「環境友善塑膠」真的可以回收嗎?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本次七大工業國組織所提出的海洋塑料憲章得知,未來塑膠發展應往再利用、再循環以及友善環境的方向前進,不僅整個塑膠產業將高度結合循環經濟,對環境更為友善的塑膠材料是未來塑膠發展的重點。

2、環境友善塑膠會造成糧食危機?

所有的含生物質來源之材料的產品,如PLA、PHA(微生物聚酯)或生物可分解塑膠,其中所含的生物質來源可以來自非糧食性材料,如廢棄木質纖維素原料或非糧食用之樹薯澱粉等。

但這些非糧食用原料,需要先用相關的纖維分解酵素或澱粉分解酵素處理,再配合適當的化學工程或生物科技程序來生產上述產品,才能避免與糧食爭道。[5]

3、環境友善塑膠真的可以回收嗎?

生物基塑膠是含有生物萃取物(生物基)合成之塑膠製品,所以它本質上跟傳統塑膠一樣,它們可一起回收再製、進入塑膠再利用的循環。生物可分解塑膠,則可透過堆肥來處理,經過有機轉換後,成為具經濟價值、可再利用的肥料。

在台灣生物基塑膠基本上可直接透過目前現有的回收系統回收處理。而生物可分解塑膠目前並不是法規允許的可堆肥原料,因此要發展生物可分解塑膠及其後續回收機制,仍需政府訂定生物可分解塑膠可堆肥相關的國家標準,並建立生物可分解塑膠的封閉回收系統。

註釋

  1. 目前加拿大、義大利、英國、德國、法國等國都同意簽署,唯美國和日本拒絕簽署,憲章原文請參考連結。
  2. 美國材料試驗標準協會ASTM D6866測試標準。
  3. 環保署將生物基塑膠定義為生質塑膠。
  4. 請參考國家標準(CNS)網路服務系統。
  5. 請參考新興科技媒體中心舉辦的「循環經濟之生活塑膠再利用現況與發展趨勢專家諮詢會」會議記錄。

本文經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