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人類五感的虛擬實境:電腦可能擁有味覺嗎?

滿足人類五感的虛擬實境:電腦可能擁有味覺嗎?
Photo Credit: studiostoks /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除了滿足感官刺激,還需要人與電腦間雙向的互動。但電腦可能擁有味覺嗎?其實,電腦上最像嘴巴的部位就是光碟機,當使用者餵電腦吃不同的光碟片,就可以播放不同的音樂。

文:楊茂村(美國賓州州立大學電腦科學博士,東華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什麼是虛擬實境?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是由電腦產生三度空間的虛擬世界,讓使用者有身歷其境的感受,並能自由遊走與操作虛擬物件;簡單來說就是以人工的方法來刺激感官,讓使用者誤以為身處不同的環境在做不同的動作。

VR有三個必要條件:第一是沉浸性(immersiveness),夠逼真的內容才能讓使用者身歷其境。第二是互動性(interaction),使用者能自由地探索,並且操作虛擬物件。第三是想像力(imagination),愛因斯坦曾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人們必須發揮想像力才能把VR運用到全新的領域。

VR要能滿足人類的五種感官。首先是視覺,現在的3D顯示技術,可以讓物件從畫面裡竄出浮現空中。其次是聽覺,3D立體聲技術已經可以讓使用者聽音辨位,在玩射擊遊戲時,可以透過聽到敵人的腳步聲,辨別他是從哪個方向靠近。

第三是觸覺,透過細微的振動模擬不同材質的觸感,例如在賽車遊戲裡的方向盤振動,讓使用者感覺到車子是在柏油路或泥土路上。第四是嗅覺,要讓使用者聞到花草的香味、海水的鹹味,甚至是爆炸的火藥味。

最後也是最困難的味覺,最新研究發現,透過微弱的電流刺激舌頭的不同部位,可模擬出酸、甜、苦、鹹和甘等味覺。

除了滿足感官刺激,還需要人與電腦間雙向的互動。電腦也有5種感官:首先是視覺,電腦的眼睛就是攝影機,目前很多筆電可以透過人臉辨識取代開機的密碼。第二是聽覺,麥克風即電腦的耳朵,手機上的語音助理,可以與使用者對話並完成簡單的指令。

第三種是觸覺,例如觸控螢幕支援多種手勢,指紋偵測器辨識使用者身分。第四是嗅覺,舉例而言,不同的疾病會散發出獨特的氣味,未來智慧裝置有可能透過氣味感測器,偵測到使用者已經感冒了。

最後也是最困難的,電腦可能擁有味覺嗎?其實,電腦上最像嘴巴的部位就是光碟機,當使用者餵電腦吃不同的光碟片,就可以播放不同的音樂。至於這個算不算電腦的味覺呢?由讀者自己判斷。

另外,相對於V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則可進一步將虛擬物件在真實的三維空間中定位,虛實結合並同時呈現,讓使用者難辨真偽,真的有可能其實是假的,假的看起來要像是真的。

透過VR∕AR的演進,真假的界線日漸模糊。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句令人玩味的話:「我們所說的真實其實只是幻覺,唯一的差別是它持續的時間比較長!」有沒有可能,我們所熟知的世界猶如電影《駭客任務》(The Matrix)中的母體電腦所模擬出來的呢?這樣的議題涉及哲學,就留給讀者思考了。

1
Minecraftpsyco, CC BY-SA 4.0, Wikipedia
圖一:VR的始祖── Sensorama。 (Minecraftpsyco, CC BY-SA 4.0, Wikipedia)
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的演進

VR的始祖,是1962年的Sensorama(圖一)。它是一個賽車模擬器,坐在上面可以觀看風景,呈現3D的彩色影片,聽到的是立體音效,此外還配有一個風扇模擬風吹的感覺,而震動的座椅可以感覺路面的起伏,最厲害的是當經過餐廳還可以聞到食物的香味。人的五種感官Sensorama已經滿足了四種,只差味覺沒有滿足,即使以現今的標準來說,Sensorama是一個很完整的VR模擬。

本文經科學月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