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正與塔利班談著「和平協議」,阿富汗自殺炸彈攻擊63死182傷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正與阿富汗極端組織「塔利班」和談,卻引起各界擔憂。阿富汗明明每年都有上萬平民因戰爭死傷,如今美國與「塔利班」要和談了,阿富汗人民為何不願100%支持「和平協議」?
阿富汗首都(Kabul)喀布爾的一個婚禮會場,17日發生一起自殺炸彈攻擊,造成至少63死、182人受傷。時值美國與阿富汗極端組織「塔利班」(Taliban)和談,這起攻擊加深許多人對和談的擔憂,若美國沒有與塔利班簽訂良好協議,就貿然從阿富汗撤兵,可能讓阿富汗陷入真空狀態,塔利班或其他極端組織再次坐大,危及阿富汗平民的安危。
阿富汗婚禮會場自殺炸彈攻擊,63死、182人受傷
(中央社)阿富汗內政18日表示,一名自殺炸彈犯昨晚在首都喀布爾的一個結婚禮堂引爆炸彈,造成至少63死、182人受傷,是喀布爾近幾個月死傷最慘重的一次攻擊。
《路透社》報導,塔利班否認他們需為這場發生在喀布爾西部的婚禮禮堂爆炸負責。當地是什葉派社區,民眾在攻擊發生時正聚集在此慶祝婚禮。
社群媒體上的照片顯示,婚禮禮堂內到處都是被炸翻的桌椅與屍體。有關官員表示,炸彈犯是在男方接待區引爆。
內政部發言人拉希米(Nasrat Rahimi)說,爆炸造成至少63死、182傷,「傷者包括婦女與孩童」。
事發當時人在女方接待區的法漢(Mohammad Farhag)告訴《法新社》,他聽見男方接待區傳來大爆炸時,「每個人都往外跑,邊哭邊叫。禮堂內滿是濃煙,大概持續20分鐘,在男方區的人非死即傷」。
正值美國與塔利班和談,爆炸攻擊讓民眾更難相信「和平協定」
這起爆炸正值美國與塔利班協商美軍撤出阿富汗,換取塔利班允諾與美國支持的阿富汗政府和平談判,恢復阿國的安全與平和。
根據《維基百科》及中興大學《南亞觀察》自從1992年,蘇聯在阿富汗扶植的政權垮台後,阿富汗就在不同派系的競爭下,分裂至今。
其中,派別之一「塔利班」(原意為「伊斯蘭教的學生」,也譯為「神學士」)在巴基斯坦與美國支持下,發展成具有政治與宗教武力的團體,最終在1996年掌權,佔領阿富汗約90%的國土,並以嚴格傳統的伊斯蘭教法統治阿富汗。塔利班對極端組織提供庇護和協助,包括發動911攻擊的賓拉登的基地組織。
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美國率領北約(NATO)入侵阿富汗,塔利班政權被推翻。此後塔利班分子以游擊隊的形式,以他們最初的發祥地——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坎達哈地區(Kandahar)——為據點,與美國扶持的新政府及多國部隊對抗。
美國在911恐攻後發動反恐戰爭,目前約有2萬名外國部隊派駐阿富汗境內,美軍占絕大部分,執行美國主導的北約任務,主要是替阿富汗部隊提供訓練、協助和諮詢。部分美軍部隊也從事反恐任務。
各界料美國與塔利班將會達成協議,讓美國開始從阿富汗撤軍約1.4萬人,而長期包庇蓋達組織(Al-Qaeda)的塔利班需承諾數項安全保障,不讓阿富汗成為聖戰士的避風港。
許多阿富汗民眾擔心協議某種程度會再讓塔利班重新掌權,損害得來不易的各項人權,特別是女性,甚至可能會讓阿富汗進一步陷入血腥內戰。
巴基斯坦清真寺17日也傳出炸彈攻擊,造成塔利班領導人艾昆薩達(Haibatullah Akhundzada)的兄弟阿瑪杜拉.艾昆薩達(Ahmadullah Azkhundzada)等4人喪命及20傷,無人宣稱為此負責。
一名塔利班自殺炸彈客3週前在喀布爾西區發動攻擊,造成14人死亡和145人受傷。儘管近來各界對塔利班與美國即將達成和平協議充滿期待,但攻擊發生後,阿富汗政府強烈質疑塔利班對和平做出的承諾。
至今燒掉一兆美金,川普剛上任就說要從阿富汗撤軍
專長國際關係、軍事的王臻明曾於《方格子》專欄指出,美國911攻擊事件後,就展開了近20年的反恐戰爭,不止在世界各地追緝極端組織,更先後在阿富汗與伊拉克展開兩場戰事。
很多人認為美國在過去20年間,陷入了反恐戰爭的泥沼之中,不止耗費鉅資,一事無成,恐怖組織依然四處活躍,甚至越演越烈,最後還出現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這樣的極端殘暴政權,證明美國所發動的反恐戰爭完全失敗。
因此美國社會要求從阿富汗撤軍的呼聲,從來沒有停過。川普總統上任後,便與塔利班的代表進行和平談判,一方面計畫從阿富汗撤出一半的美軍部隊,未來更希望目前的阿富汗政府可以與塔利班等成和平協議,使戰爭結束,美軍可以全數撤離這個國家。
《中央社》報導,18日,美國總統川普才盛讚:「我們和塔利班談得很好,我們和阿富汗政府也談得非常好。」川普說:「我們已經把(駐軍)人數降到大約1萬3000人,我們會把數量再降低一點,再來決定是否會要留久一點。」目前美國已經耗費美國逾1兆美元(約新台幣31.6兆元)在阿富汗戰爭上,川普自上任以來就表示要自阿富汗撤軍。
每年上萬平民名死於攻擊,「和平協議」簽不好將讓狀況更嚴重
《中央社》報導,然而,這項可能的歷史性協議,在華府引發一陣抨擊,來自各界的批評,從新保守主義者到前民主黨政府官員,到前軍隊英雄都有。
在推特上、在報紙專欄與專訪的評論,都對1萬4000名美軍部隊倉促自阿富汗撤軍一事持審慎態度,並警告說,有人想藉撤軍為自己在明年總統大選加分。
這些批評者呼籲川普看待阿富汗戰爭,應如同他與北韓交涉、處理核武議題一般,堅持寧可無協議,也不要一個壞協議。
退休將領裴卓斯(David Petraeus)在《華爾街日報》專欄警告說:「無論如何,川普政府都不能重蹈前政府在伊拉克的覆轍,而同意從阿富汗全面撤軍。」裴卓斯提到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當年如何將美軍撤出伊拉克,卻助長伊斯蘭國崛起。
《全球之聲》報導,塔利班的自殺炸彈攻擊者攻擊北約部隊時,同時也奪去阿富汗一般平民的性命,因此,阿富汗人民也對和平協議寄與厚望,希望美國能塔利班談出好協議。
根據布朗大學的沃森機構(國際和公共事務研究所)的調查,從2001年到2016年間,約4萬1000名平民因阿富汗戰爭而受傷。根據阿富汗的聯合國援助團,2017年就有5272名民眾死傷。2018年傷亡人口持續增加,是這場戰爭當中最致命的一年,根據聯合國報告指出,當年度傷亡人數為1萬993人,並創下了兒童傷亡數量的新紀錄。
阿富汗獨立人權委員會(Afghanistan’s Independent Human Rights Commission ,簡稱AIHRC)的發言人拉蒂法・索塔尼(Latifa Sultani)表示,受難者的要求,是無條件地結束戰爭,而不是一個讓犯罪組織逍遙法外的和平協議。
「和平協議」為何讓人擔憂?
以引擎創造汽車, Mercedes-Benz 又將如何以 AI 重新定義汽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I 人工智慧,正在快速改變你我世界。從客服中心的對答到文章的生成, AI 似乎越來越無所不能。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移動生活同樣沒因此例外, AI 不僅讓座艙內車載資訊系統的語音系統聰明應答,更可逐步取代人類掌握方向盤自動駕駛。巧合的是,積極利用 AI 改變汽車樣貌與功能的,更是 130 多年前發明汽車的 Mercedes-Benz!
從 Siri 、 Chatbot 、 ChatGPT ,到 Bing 搜尋引擎, AI 成為了生活中不可忽視的存在。 AI 發揮分析語言及推測使用者意圖的強項,讓過去需要人類親力親為的服務與對談,成為了 AI 當前最火熱的應用功能。汽車產業中也有相同運用,座艙內的車載資訊系統正是最好例子。透過聲控操作車輛功能,讓駕駛不再需要用手一鍵一鍵地輸入指令,更輕鬆直覺,也更便利安全。但 AI 的強大可不僅於此,透過對圖像能力的處理與深度學習,更一步步實現全自動駕駛願景。
AI 於汽車產業的應用,放諸全球每個汽車品牌都在積極努力。身為汽車的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曾以內燃機改變了人類的移動方式,以當前的發展趨勢看來, Mercedes-Benz 很有可能要再度運用 AI 科技,改變汽車於人類歷史中的定義。
AI 能帶給車主何等的科技便利? 以 Mercedes-Benz 的 MBUX 多媒體系統發展來說明
開車時要如何讓旅程更添便利與樂趣?從收音機的發明開始,車廠們從不停止創新。在安全的基礎上,設置更進階的汽車音響、透過衛星訊號的導航系統、利用連網能力引入更多元的功能等。 Mercedes-Benz 於 2018 年推出 MBUX 多媒體系統,更開拓了汽車產業的全新領域。雖然聲控不算是最新的科技,但搭載於當時 A-Class 上的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可以透過 AI 學習,讓駕駛使用如「我覺得冷」的人性化口語,命令車輛聰明自動地調高空調溫度,並結合大尺寸的觸控螢幕與高度個人化設定,達到因人而異的介面風格。此外,亦可發揮 AI 運算與學習能力,分析駕駛愛聽的音樂類別、常去的餐廳等安排建議,直接顯示於介面上。

立基於第一代基礎, 2021 年第二代 MBUX 多媒體系統迎來了更智慧的更新。延續前一代的大尺碼螢幕規格,創造出更大且前所未見的顯示介面。且不僅針對駕駛,更能針對座艙內的每位乘客進行貼心功能。後座乘客也可以直接與 MBUX 語音助理溝通、夜間拿取前方置物箱內物品時副駕駛座室內燈主動開啟等等。針對駕駛部分更是無微不至,駕駛要倒車時系統會自動收起後擋玻璃電動遮陽簾、要調整後視鏡時駕駛只需注視欲調整的後視鏡,就可直接進行控制;不僅如此,更研發出擴增實境抬頭顯示器,讓導航路徑可與前方環境合而為一,駕駛無需低頭觀看地圖。
而在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研發不到五年時光內,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將於 2023 年問世,啟用 5G 模組,加強即時連線的應用能力。在車輛靜止時,要於車上進行視訊會議、觀看 TikTok 影片或是玩個 Angry Bird 都不成問題。更強大的沈浸式體驗也是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的強項,將讚譽為柏林之音 Burmester® 環場音響系統結合環景式內裝照明,讓燈光可隨著音樂節奏改變照明效果,再搭配 Dolby Atmos® 音效科技,打造聲歷其境的環繞音響體驗與體感震動,大幅豐富聽覺體驗。

AI 如何創造安全未來 看看領先的 Mercedes-Benz 怎麼做?
無論是汽車發明前的馬車,或是搭載著內燃機或電動馬達的汽車,駕駛皆是以人為主。車輛上的介面亦應以使用者為導向,盡可能增加駕駛便利性與行車安全。畢竟人非機器,駕駛過程會受到各種身體、心理狀況影響,行車安全也會隨之起伏,而往往意外就是在此分心或失誤中產生。
正因 AI 科技的日新月異,如何能改善行車安全,成為了工程師們的重要課題。透過感應器的資料收集,再結合圖像判斷能力與豐富的大數據,以及 AI 強大的深度學習,讓輔助駕駛科技一步步地朝向「自動駕駛」邁進。也因當前自動駕駛科技的發展火熱,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SAE ) 將自動駕駛以自主能力區分,從 Level 0 到 Level 5 區分出六種自動駕駛等級。當前諸多車廠都已達到的 Level 2 ,於定義上仍屬於「輔助」階段,非真正的自動駕駛科技,意味著駕駛不能離開方向盤,駕駛必須時時監督輔助駕駛功能。簡而言之,仍是人為主、科技為輔的階段。
而 Level 3 開始,自動駕駛科技可以適度地接管車輛。當系統要求,駕駛需要立刻接手車輛操控,換言之,駕駛可在某些路況或路段交由車輛自動駕駛; Level 4 則是實踐了高度自動,基本上除了極端的氣候或環境影響外,駕駛不須時時注意方向盤、油門等操控,車子都能執行自駕。如計程車的自駕服務,方向盤或油門踏板可能無須安裝等。而到了 Level 5 ,則是完全交由系統自主操控,在「任何條件」下車輛都能自動駕駛,無需人類操控。
Mercedes-Benz 不僅於 MBUX 多媒體系統中高度結合 AI 科技發展,在自動駕駛輔助上有著領先業界的地位。 2023 年 Mercedes-Benz 成為了全球首家於美國內華達州獲得 Level 3 有條件自動駕駛國際認證的汽車品牌,在特定的路線上與特定條件中,駕駛可以將駕駛任務交由系統來執行。

你以為 Mercedes-Benz 於自動駕駛的領導地位僅此於此嗎?其實不然。 Mercedes-Benz 其實也已成功開發出 Level 4 自動駕駛科技,被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核准在斯圖加特機場的 P6 停車場中使用,實踐無人自動停車技術。意指當駕駛開車進入此停車場後,點擊智慧手機應用程式並發送到預先預定的停車位,駕駛就可離開,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會自動把車輛停妥到指定車位。駕駛再也不用辛苦於停車場中找尋車位,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停車技術不佳而無法停好車。一切的停車動作,交給 AI 掌控的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即可。

身為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更要重塑汽車未來樣貌
從過去的汽車發展軌跡可以發現,過去重點以硬體設備為主;而當前或是未來汽車的核心價值,則會奠基在車廠於車內系統的軟體科技水平之上。許多車廠為了迎合此改變,期望透過與其他科技公司合作,串接現有軟體介面,試圖縮短革新的時間,但對於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而言,更專注於自有系統與架構研發。適度地與 NVIDIA、Google 等 科技大廠聯手開發,目的就是要打造完整的自有科技團隊與生態系。這點或許是品牌的自我高度期許,也或許是身為汽車發明者的責任使然。
AI 正改變人類社會中的各個層面,其中也包含汽車產業。以硬體定義車輛品質的時代已然過去,在使用者體驗上考驗著眾車廠如何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發展車用軟體系統,以創造消費者於車輛內的全新體驗。未來汽車產業將不會只是傳統製造業,更須引進科技業的核心追求突變。 Mercedes-Benz 近年來的發展路徑,不僅是最佳說明,也為車壇發展開啟了一條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