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救救我們」:德總理將訪中,媒體、港人希望她談什麼?

「梅克爾救救我們」:德總理將訪中,媒體、港人希望她談什麼?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德國總理梅克爾將於本周末拜訪中國,除了經濟交流,外界也期待她能針對香港問題與中國領導人交涉。

德國總理梅克爾計畫於本周五拜訪中國,是否會談到香港問題成為媒體焦點。不只德國大報呼籲梅克爾向北京表達保障港人立場,一封由香港人在德國關注組起草、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參與聯署的公開信中,也對梅克爾喊話說「你曾經歷暴政」,請她以自身經驗為香港民眾設想。

梅克爾將於本周五至六(6至7日)拜訪中國,這是她13年總理任內,第12度造訪中國。梅克爾此行將率領大型商業代表團,計劃訪問北京、及武漢的多家企業,也將出席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座談會、以及中德對話論壇。另外將於9月6日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共進早餐和會談,同日晚間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共進晚餐,7日轉往武漢。

香港反送中運動延燒至今,警民衝突日益升溫,梅克爾此行除了經濟交流,外界也期待她能針對香港人權問題與中國領導人交涉。

《世界報》:中國若不保障港人權利,歐盟可考慮與台建交

(中央社)德國《世界報》(Die Welt)集團總主筆舒斯特(Jacques Schuster)2日刊出社論,批評德國經常教訓美國等盟邦,對他們有道德優越感;在中國這樣的巨人前卻通常只是閃躲,外長馬斯(Heiko Maas)評論香港局勢,「情勢持續惡化,我們呼籲各方都要讓步」,等於什麼也沒說。

舒斯特指出,香港天天都有人在街上被拖進秘密警察的車和丟進牢裡,只因他們勇於提醒北京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賦予他們的權利。德國官員只會呼籲、建議和要求各方冷靜,彷彿這是一場勢均力敵、雙方也該負一樣責任的對抗。

舒斯特認為,歐盟面對中國時習慣自我矮化,導致中國領導人一點也不把歐洲放在眼裡。

事實上,歐盟已經壯大到可以對北京明白表示,極權政府對香港的任何一步都將付出代價。如果中國連在中英聯合聲明保證的港人權利都無法忍受的話,歐盟手中還有其他政治武器,那就是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並承認達賴喇嘛為西藏的國家領袖。

舒斯特指出,如果走到這一步,歐洲應該賦予港人難民地位和公民身分,因為港人對自由表現出的渴望和勇氣,讓人毫不懷疑他們將為歐洲和西方世界帶來好處。

「你也曾經歷暴政」,黃之鋒公開信向梅克爾喊話

《畫報》(Bild)也在3日刊出香港人在德國關注組起草、黃之鋒參與聯署的公開信,信以「梅克爾總理,請救救我們」為題,再次提出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實施真普選等對中國政府的5大訴求,並期盼梅克爾和德國內閣官員不僅到中國訪問,也要與香港的代表見面,多關心香港絕望的處境。

信中更直接對梅克爾喊話,「您成長在東德,對獨裁政府的恐怖有第一手經驗」。一如東德民眾當年的示威,港人用非暴力方式公開表示訴求,訴諸民主原則,可是「站在我們對面的卻是不容許基本自由權利、而且一再訴諸暴力的獨裁政權,天安門廣場的大屠殺有可能再度發生」。

德智庫:中國若對香港強硬,將不再是歐洲夥伴

柏林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3日則表示,如果中國用更強硬的手段對付香港,對歐盟來說將不再是可靠的夥伴。

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副總裁胡謐空(Mikko Huotari)表示,表面看來這次訪問是例行公事,事實上不是一次簡單的訪問,由於美中貿易戰和香港緊繃的局勢,中國在政治和經濟上面臨極大壓力。過去一年來,德國與中國的關係風波不斷,德國對中國的觀感比以往還批判。

胡謐空舉例,去年11月,朝野黨團在國會批評新疆的「再教育營」,引起中國大使館的不快;5G網路建設是否讓華為參與,仍充滿爭議性;由於中國拒絕聲援維吾爾人權的綠黨議員參加,國會數位議程委員會上月臨時取消原訂的中國行。

胡謐空說,歐洲與中國核心價值觀相左的問題,最近不時浮出檯面,梅克爾(Angela Merkel)應該鼓勵中國領導人回應香港示威者的訴求,不要再讓局勢惡化。他強調未來幾天和幾週,中國如果用更強硬的手段來對付示威者,不理會港人的基本自由權利和香港的自主性,對歐洲來說中國將不再是可靠的夥伴。

反送中示威者轉往東涌  鎮暴警察集結
Photo Credit: 中央社
香港反送中運動延燒,示威者1日響應號召前往堵塞機場,部分示威群眾傍晚轉往距離機場不遠的東涌,鎮暴
警察晚間陸續集結,準備展開驅離行動。

德國企業高層這次也陪同梅克爾出訪,胡謐空指出,中國在金融、汽車和能源領域有開放的跡象,企業應該把握商機,但規模再大的投資案也不該忘了中國的經濟有過度集中在國有企業的結構性問題。

明(2020)年下半年德國接掌歐盟輪值主席,屆時德國將舉辦歐中高峰會,歐盟各國領袖都將出席。近來歐盟各成員國逐漸體認到共同立場的重要性,中國政策有走向一致的趨勢,今年3月公布的政策文件,首次視中國為推動另一種治理模式的「體制競爭對手」。

梅克爾此行因此受到歐洲鄰國的關注,胡謐空表示,大家都在觀察梅克爾是否將德國的利益擺在第一位,還是致力推動歐洲共同的中國政策。對北京來說,梅克爾這次來訪也十分重要。胡謐空指出,歐洲跟美國不一樣,沒有與中國脫鉤,並公開支持多邊主義,北京需要歐洲這個夥伴。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