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默默在做的減法養生》:人體的陰陽如同座標,目的是方便我們定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區分人體看得到及看不到的區塊,是為了找出各區塊異常,代表你是因為那個區塊而導致生病。所以,人體的陰陽如同人體座標一樣,目的是方便我們定位。
文:俏女巫的草藥秘方
中醫裡的八綱症是非常嚴謹的,必須經過多方交叉驗證,所得出的處方才能完全符合患者整體。
如何運用八綱?
人體陰陽分類圖中,各位可以看到陰陽兩大塊。
陽是人體代謝系統、功能、溫度、運作機能……等看不到的部分,我們再分陰陽,有處理吸氣與喝水的水道系統,另一大系統則是處理食物進來的消化系統。陰則是人體的上下左右內外,以形體結構看得到的部分,來區分不同的陰陽區塊。
事實上,區分人體看得到及看不到的區塊,是為了找出各區塊異常,代表你是因為那個區塊而導致生病。所以,人體的陰陽如同人體座標一樣,目的是方便我們定位。
什麼叫不正常?前面說過,就是人體出現過與不及的偏異,這個叫「虛實」。舉個例子,如果今天有位中風的患者來,中風的部位在臉部,手的關節不能動,這個病位座標就在「表」,表出現的是虛還是實呢?前面有提過,表虛能出汗,表實不能出汗,如果中風的那一側不能出汗代表是表出現實證的偏異。
如果中風的患者在機能上,又出現一邊汗多一邊汗少,加上小便有泡泡,有夜尿或尿不淨、尿的無力感,這些都是水道系統異常的症狀,如果又是虛證體質,那病位的座標請看左圖。找到座標(陰陽表裡)跟偏異點(虛實)在哪很重要,因為古經方原文的處方裡,每個處方都有其處理的病位座標跟偏異,這就是古經方辨證的重要了。

人體病位的多樣及複雜
至於寒熱,寒熱在選處方上沒有直接關係,但是當考慮到表虛(或其他的病位偏異),不同的(陰陽)病位、(虛實)偏異會有不同的寒熱異常表現。如上例,表虛常見發熱、怕冷、怕風,但要確診表虛,還要看到這個人確實有這樣的寒熱表現,如此嚴謹的多方交叉驗證,處方才能完全符合患者整體,才能不僅治中風一個病,也同時透過拉回陰陽病位偏異後,一併把不正常的寒熱及其他問題調整回正常的健康標準。
所以我們會說,先找出是在哪個(陰陽)病位,這個病位有虛或實的偏異,就能找出體質陰陽的偏異。注意!寒熱是偏異衍生出來的表現,非根本問題。
不同層次的陰陽可同時偏異,例如:水道系統與消化系統異常同時存在、結構上的表虛加上水道系統虛。虛實偏異可以同時存在,例如:表是虛的,但消化系統是實的,而整體是虛的。

古經方陰陽辨證的完整性
大家仔細看一下人體陰陽分類圖,有沒有一個疾病,能離開這個範圍呢?我常跟研討會的同學說,古經方中醫邏輯完善的原因就在這兒。
一個人的病位,不是在頭面手腳上,就在身體軀幹上(也有脖子這種交接之處,這個叫半陰半陽處,有相應處方,但太複雜在此不詳述);身體的代謝系統功能正常與否,不是在水道系統,就在消化系統,無法離開這兩類。這是古經方最特別之處,也唯有包含人體的所有部分,各個病位都能有相應的處方處理,各種大小疾病才能都治療。這也是古經方治病上為什麼不分科,但基本上內外各科都能治好的原因。
相關書摘 ►《中醫師默默在做的減法養生》:「養生能調理身體」是種迷思嗎?
書籍介紹
《中醫師默默在做的減法養生:治病養生不是拚命補 陰陽平衡才是人體最佳湯藥!》,三采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俏女巫的草藥秘方
病,都是自己養出來的!治病養生不是拚命補,講求陰陽平衡,才是人體最佳湯藥!
人總覺得要「做些什麼」,才能往健康之路邁進,於是,各種「養生法」的訊息充斥市面,但你知道嗎?養生養錯了,對健康才是大扣分!
對健康真正有益的方式,是「減法養生」!試著少做一點會讓身體扣分的行為,如:老是想用「吃」來養生、熬夜、太操勞、煩惱等,減少這些會導致人體陰陽不平衡的行為,身體會慢慢恢復正常。
古經方中醫的核心是以「陰陽」辨別體質偏異,陰陽是人體的根本,陰陽平衡就沒有不適與疾病。找出陰陽不平處,利用藥物、情緒、飲食調整,把不平的部分拉回中間,症狀及疾病自會消失。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從小打底美感力!babybabycool 100%有機棉童裝用愛創造安全永續新美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你摸到、穿到面料好的衣服,身體會記住那種舒服的觸感。」孩子的美感力無須刻意培養,而是讓孩子有意識地沈浸在美的環境裡。
很多大人很早就遺忘自己曾經是個孩子,直到我們孕育出自己的孩子。
據幼兒教育研究者Petr G. Grotewell和Yanus R. Burton的書籍出版觀察,「嬰幼兒」比任何人類其他年齡層更能夠全面體驗生活。這歸咎於2歲前的孩子大腦正處於快速開發期,這階段同時也是兒童建構自我的關鍵時期。若能讓孩子處於探索和嘗試新事物的環境,不僅有益於孩子的身體發育,也有助於培養、形塑孩子的美感。
沈浸式教育,幫孩子的美感從小打底
「當你摸到、穿到面料好的衣服,身體會記住那種舒服的觸感;當你吃到美味的食物,嗅覺和味覺會記得那個味道;當你看見美的東西,你會用五感記住那種感覺。」魏羣芳於2016年創立有機棉童裝品牌寶貝友(baby baby cool,簡稱bbc),她擁有廣告造型師的身份,更是一位在意孩子美感教育的母親。
創立bbc即是她的回答:「我們無須刻意培養孩子的美感,而是讓孩子有意識地沈浸在美的環境裡。」
bbc的設計理念相當簡單,就是健康、舒適及美。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做起來卻相當不容易,除了好看好穿,魏羣芳更在乎的是孩子的感受;不僅要讓孩子穿起來好看,更要同時穿得舒服又健康安全。
孩子的肢體語言,決定衣服是否生產
魏羣芳強調,「觀察孩子的表現非常重要,無論孩子是否會說話,都會用肢體語言和表情告訴你,他們喜不喜歡、舒不舒服。」她分享bbc的設計過程,每個服裝款式平均修改二到五次,因為必須讓每款設計都通過孩子的試穿考驗。
「試穿的目的是讓孩子忘記有穿衣服,而一件衣服的最終定案,經常是孩子穿上後喜歡到不想脫下來,才算是完成設計進入生產階段。」
她分析無論大人小孩,好的服裝版型穿起來就是有精神和有自信。bbc從打版到生產皆Made in Taiwan,在設計上運用成人時尚的拼接概念,呈現兒童服裝的玩味設計感,跳脫傳統卡通圖案或兒童內著感的設計。在實用性上,除了更符合身體曲線的立體剪裁,更以燙標取代車標,不傷害孩子稚嫩的肌膚,也在領口、褲口等處增加彈性織帶及皺褶設計,大幅提升嬰幼兒服飾的美觀及耐用度。

安心健康的第一道防線,來自母親的愛
服裝是接觸孩子肌膚的第一道防線,健康安全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環節。bbc特別採用安全無毒、100%日本進口的頂級有機棉作為面料,更通過全球公認最嚴格、符合歐盟最高標準的GOTS有機棉紡織認證;以確保bbc使用品質最穩定的有機棉,且無殘留農藥、落葉劑等神經毒,金屬副料如金屬釦、拉鍊和織帶,也同樣使用經過檢測安全無鎳、無重金屬的安心材質。
在商品面如此講究,就是因為魏羣芳同時也是一個母親的身份,讓bbc不單只是一件衣服,更象徵著一位媽媽如何愛孩子的實際行動。自創業初期,她從驚嘆布料分級的數十倍價差,一直到發現棉花農藥是一般農產品的8倍,布料上殘留的毒化物和化學藥劑,還會透過皮膚囤積在寶寶的肝腎肺腦,甚至引發皮膚過敏或氣喘症狀,從而決定以「100%有機棉」作為品牌面料。

然而少了化學纖維,100%純棉衣物容易變形;為解決支撐度的問題,魏羣芳最後決定採用相當費時耗工的「3D立體剪裁」工法製作。不僅讓bbc的衣服剪裁和比例更好,也連帶延長了衣物壽命,為孩子打造出舒適、立體且時尚有型的服裝。

一衣多穿,bbc創造精品童裝的永續價值
「很多媽媽跟我們說,小朋友很快就長大,衣服要一直買很浪費。」孩子成長速度快,買貴了怕浪費、買便宜又擔心品質,魏羣芳對於天下母親都有的隱性擔憂,提出的解法最令人激賞。bbc希望倡導「一衣多穿」的觀念:「一樣的錢不用買很多件,買三件不如買一件好的,好好的穿、在不同場合穿,而且可以穿很久,讓衣服發揮最大效益。」魏羣芳自己很多衣服都穿10年以上,與bbc品牌理念的交疊處,就是經典設計和耐用的優質面料。
經典設計和耐用面料,讓bbc的童裝創造出更多永續價值;其經典時尚的設計元素,讓孩子的同一件衣服擁有多場合搭配性,正式或休閒風格都可駕馭。甚者,以往孩子穿大一號衣服時容易顯得像在「穿布袋」,bbc讓大一號看起來像在穿洋裝,一直穿到看起來是件上衣。而新生兒的包屁衣,其他品牌只做3、5公分一段,bbc做到10公分一段;讓原本只有3個月至半年使用年限的衣服,拉長至一年或超過一年,兼顧美學與實用性。

bbc更將嬰幼兒的衣服效益發揮到最極致,「我常說我們的衣服要做到這麼好,就是大的穿完小的穿,小的穿完還可以送給別人穿。」bbc更與社福基金會合作,將顧客汰換的衣物捐給育幼院的孩子,顧客也能獲得購物金回饋。bbc真正打造出精品童裝的永續價值,且不造成資源浪費,讓每位父母都能一同守護孩子的未來,珍惜保護地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