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迫切的,就是要遏止警暴

目前最迫切的,就是要遏止警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林鄭月娥終於宣布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案,然而這來得太遲之餘,亦有意忽略對民眾對警察濫權、暴力的不滿。

特首林鄭月娥宣布特區政府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但她稱由保安局局長「動議」撤回引起質疑),今早傳出有關消息時,我立即想起那個IE和其他瀏覽器抗議的meme,結果真的有人做了︰

我一直認為,6月12日金鐘一帶的衝突讓不少所謂「和理非」目睹警察如何暴力(可見網絡直播技術很重要),所以即使林鄭月娥在6月15日宣佈「暫緩」,仍然有更多人上街(當然這非唯一原因),而且那時候反對警暴已經接近取代「撤回修例」成為最主要目標了。

只要看看有關調查,就知道6月16日「表達對警方處理示威手法的不滿」已是遊行參與者共識,接受程度僅比全面撤回修例低5個百分點左右;而踏入7月中,這已經成為最多示威者關注的一項議題,反警暴絕對是示威重點。[1]

而且我相信不少人都知道,林鄭月娥在政治現實上不可能重推修例(除非她比過去兩三個月再強硬多20倍),通常是不滿她連這麼簡單、容易的事都堅持不去做,甚至不敢說出「撤回」二字;反過來說,現在宣布撤回修例,根本難以稱作甚麼讓步。

因此我覺得,只有不了解事態發展的人才會說「運動已經變質」,一來這場抗爭的時間極長,規模極大,有變化很正常;二來警察濫權的嚴重程度也是近數十年罕見,而721元朗黑夜、831闖進車廂打人等事件,更令警隊信譽再創新低。

AP_19224273974782
Photo Credit: Vincent Thian / AP Photo / 達志影像

《蘋果日報》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作民意調查顯示,警隊評分由6月初的61分急跌至8月初的39.5分[2],而當時尚未出現8月11日布袋彈射中少女右眼、葵芳站室內射催淚彈、太古站「行刑式近距離掃射胡椒球」,以至8月31日「速龍小隊衝入車廂打乘客」等事件,現時警隊評分相信只會更低。

如果現在就放過警察(監警會沒有足夠權力,而且那些涉及警暴的警員仍然持槍執勤),未來任何抗爭都變得困難。林鄭月娥所謂「讓步」的重點,仍然是縱容警察施暴以換取警隊支持政府,並會繼續搜捕示威者。

林鄭月娥有一點說得沒錯:「目前最迫切的就是要遏止暴力,捍衛法治,重建社會秩序」,但政府和警隊就是暴力源頭,她隻字不提警暴,不提警方肆意截查市民、濫捕、不受監察如何破壞法治,如果以為用「一小撮人挑戰一國兩制」可以分化示威者,恐怕是錯判民情。

雖然這兩三個月太多事發生,不過我還記得,在6月9日大遊行後當晚政府發聲明以「《條例草案》將於六月十二日在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作結;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多次迴避問題、拒絕使用「撤回」兩字、說「我以為我已經答咗」。而林鄭月娥的錄影講話,連半句道歉也沒有。當然還有任何人再努力也難以全部記住的警察各種暴行,以及警方至今完全不認錯。

IMG_20190819_0020002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

警隊去到各區都不受歡迎、人人自危,警暴升級令示威者更加憤怒,製造更多衝突。目前最迫切的,顯然是遏止警暴,否則任由前線警員繼續失控,只會令越來越多市民受傷,影響香港安全。要捍衛法治,必須讓警察承擔施暴後果,所有涉嫌犯法、違反《警察通例》的警員,都應該停職候查,這樣才能夠重建社會秩序。

按林鄭月娥的反應速度,相信遲點她會慢慢想一下是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只是想提醒一下,民間已經出現「解散警隊」的訴求了。

相關文章︰

註︰

  1. 李立峯:修例、警權、時代革命——從遊行現場調查看運動焦點(明報)
  2. 警濫暴不義 民望急挫三成(蘋果日報)

核稿編輯:歐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