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跨越時空的驚人之舉:「語言」如何演化為人類的專屬特徵?

跨越時空的驚人之舉:「語言」如何演化為人類的專屬特徵?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什麼只有人類有語言?」目前已有腦科學家、語言學家、動物學家以及遺傳學家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在探討這個問題,我們比過往都更接近這個問題的答案。

撰文:肯尼利(Christine Kenneally)
繪圖:倪傳婧(Victo Ngai)
翻譯:潘震澤

海豚會為彼此取名,也會根據牠們生活中遭遇到的危險,例如天敵鯊魚及人類,發出吸氣音及口哨聲;母海豚還會把抓魚或逃離的生存技巧片段傳授給幼海豚。但如果海豚像人類一樣能使用語言,那牠們將不只是傳遞小片段的資訊,而是能匯聚成廣泛的知識體系。

經過許多世代聰明的練習與使用,將發展出由兩、三個或好幾個片段所組成的複雜知識與技術。海豚將會因此擁有歷史:牠們會從歷史中學到其他海豚的旅程與想法;其中任何一名成員都能從幾百年前的一隻海豚繼承到語言片段,例如一則故事或一首詩。經由語言,一隻海豚將能受到其他海豚的智慧洗禮,即使後者早已不存在於世。

然而,只有人類才能進行這種跨越時空的驚人之舉,就好比只有人類才能穿越平流層或烘焙草莓酥餅,因為我們會使用語言,我們擁有現代科技、文化、藝術以及懂得進行科學探索。我們有能力提問「為什麼只有人類有語言?」這樣的問題。就算我們從學習說話或學習手語中繼承了累積的智慧,但對上述問題仍沒有好的答案。目前已有腦科學家、語言學家、動物學家以及遺傳學家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在探討這個問題,我們比過往都更接近這個問題的答案。

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

長久以來人們認定,使用語言是人類專屬的能力,但想釐清為什麼以及如何是這樣,卻是神秘的禁忌問題。1860年代的法國語言學會禁止關於語言演化的討論,1870年代英國倫敦哲學學會發出禁令,這些禁令可能是想強行限制非科學性的猜測,又或者是政治舉動。無論如何,這個議題所引起的緊張持續了一世紀以上。

SM200_054
Photo Credit:科學人雜誌

數十年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極具影響力的語言學家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對語言演化的問題不感興趣,眾所周知;他的態度對這個領域帶來寒蟬效應。1990年代初期,我在澳洲墨爾本一所大學的語言課上請問授課老師,語言是如何演化而來的?得到的答案是:語言學家不問這個問題,因為那不是一個真正可回答的問題。

幸運的是,幾年之後,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開始認真探討這個問題。早期對語言演化的認真研究,得出一個令人困惑的弔詭:顯然語言為人類所專有。語言包括了許多高度複雜連結的規則組,結合了聲音、字詞與句子創造出意義來。如果其他動物也有類似的系統,我們應該辨認得出來。問題是研究人員花了相當多時間,也應用相當廣泛的方法學尋找後,無論是在人類基因組還是人類大腦中,似乎都找不到我們有什麼特殊之處,可解釋語言的存在。

無可否認,我們確實在人類身上發現一些特有,且對語言能力相當重要的生物特徵,例如人類是唯一能隨意控制喉頭的靈長類,這種能力讓人類有噎到的風險,但也讓人類能夠講話。喉頭看起來似乎是為了使用語言所設計的生理結構,科學家卻一直無法解釋其高度複雜性與功用。

我們慢慢發現,上述弔詭並非存在於語言本身,而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它。長久以來,比較受歡迎的人類起源理論是認為,有某種突然、爆炸性的轉變使猿類變成了人類。這種變形的想法與一連串同樣戲劇性的想法緊密相連,例如語言是完全獨立的特徵、與其他心智活動沒有共通之處,語言使人類崛起,以及語言被寫在人類DNA中。我們一直在尋找發生在大約5萬年前的一項關鍵性生理改變,為複雜的語言帶來了契機。

然而目前,來自遺傳學、認知科學與腦科學的發現,都匯聚在一個不同的所在:語言並非什麼出色的演化適應,也不是寫在人類基因組中,或是人類優秀大腦的必然產物;反之,語言是從某一組能力當中產生出來,其中有些非常古老,並且其他動物也有,只有一部份比較近代。

與動物對話

最早挑戰「語言是人類專屬特徵」這項定義的,是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家。南密西西比大學比較心理學家林恩(Heidi Lyn)指出,能了解人類語言特殊性的方法,是探索其他動物的能力。有趣的是,幾乎每次有研究人員提出因為人類有語言,所以某些事只有人類能做、其他動物不能時,就會有其他研究顯示例外的證據,有些動物也能做到其中的一些事,至少在某些時候。

以手勢為例,有些手勢是個人獨創,但有很多手勢在同一種語言社會、甚至全人類都是共通的。語言顯然屬於溝通系統的一部份,兩者共同演化,而手勢在溝通系統也扮演一角;但一項指標性的研究顯示,黑猩猩也能以有意義的方式打手勢。德國馬克士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榮譽教授托馬塞羅(Michael Tomasello)和同事發現,所有大猿物種都會等到另一隻猿注意到牠時才打手勢;如果牠們得不到預期反應,就會重複手勢。黑猩猩會拍地或拍手以取得同伴的注意;同時,一如好鬥的人會舉起拳頭,黑猩猩會把手翻轉過頭(這通常是攻擊的前兆)以警告對手。

即使如此,托馬塞羅的實驗團隊發現,猿類對人類傳達訊息的指示性手勢不甚了解,例如指出藏匿物品所在的手勢。那麼了解指示性手勢,或是說完全了解手勢意義的能力,是否為語言演化的一個關鍵步驟?林恩對這種說法感到不可思議;她之前曾研究巴諾布猿,目前參與「大猿認知與保育倡議」。她說:「我研究的大猿一直都了解我的手勢。」然而當她在艾茉利大學的尤紀斯國家靈長類研究中心主持實驗時,驚訝地發現,那裡的大猿完全不了解她的手勢指示動作。接著她回去測試自己實驗室的巴諾布猿,牠們卻都能做到。


“趣味科學專欄”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