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送中:「一國兩制實踐困境」與「經濟社會」的反撲

香港反送中:「一國兩制實踐困境」與「經濟社會」的反撲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香港正面臨中產階級相對剝奪感增加,社會財富分配並不平均、住房難、貧富差距大、向上流動難等等的社會問題,使社會相對剝奪感加大,逐漸化為社會的怨懟及不滿。

反修例條例運動爆發後,中國政府勢必面臨其國內各大城市及新加坡等國對香港地位之挑戰。尤其深圳特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有別於傳統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凸顯其先行先試積極作為,從地緣鄰近性來說,深圳已躍躍欲試意圖取代香港地位。

港高鐵新增連接大陸14城市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再者,「一國兩制」治理下,香港面臨諸多國際指標及競爭力下降問題。雖然香港在「一國兩制」實踐長達20多年來,仍保有名列前茅的自由、司法獨立及競爭力等國際指標。但不容否認,這三年顯示自由化、司法獨立及競爭力逐漸下降趨勢。加拿大智庫菲莎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公佈「2018年人類自由指數」,2016香港失去全球第一排名後,2017年再掉一位,2018年排名再下跌一位到全球第三,仍為前三名。至於全球司法獨立指數,香港排名第六。

此外,在IMD世界競爭力評比中,香港在2018年列名第二,2016-2017年皆名列第一名,此指標係分為「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與「基礎建設」四大類、20中項、256項細項指標。

最近香港政治反修例風波事件發展,對人類自由、司法獨立及競爭力評比排名,是否會產生持續下降效果頗值關注。在清廉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簡稱CPI)評比方面,2016-2018年期間香港由第13名降為第14名,此項調查是專家評估國家政治體制內有無任命權濫用、裙帶關係、保留特定職缺、偏袒利害關係人、秘密政黨基金和商政關係過度密切等狀況。一旦上述這些指標明顯下降,「一國兩制」示範效應勢必降低,成為反對者批判「一國兩制」實踐失敗之口實及立論工具。

香港社會貧富差距加大,中產階級對社會公平正義分配感到不滿

最後,中產階級相對剝奪感增加,社會財富分配並不平均。反送中風波折射出香港社會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一般市民特別是年輕人常抱怨的住房難、貧富差距大、向上流動難等社會問題。

解決這些問題並非一日之功,需要綜合施策、多管齊下,短期內要出台消弭階級衝突政策恐緩不濟急。香港回歸後,出現更為嚴重的房價高企、貧富差距大、經濟結構單一、產業空心化、年輕人向上流動難矛盾問題,普通市民特別是青年人身上有著沉重負擔。住房問題尤為突出,因公營房屋數量有限,中短期很難滿足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中資介入炒房,造成房價居高不下也是原因之一。

依據2018年國際勞工組織統計,2008年到2017年期間,中國的實質薪資成長率達8.2%、澳門1.6%、韓國1.2%、台灣僅0.2%,然香港儘0.1%。2004年至2018年期間,香港房價卻漲4.4倍。香港社會存在房價高漲與薪金收入停滯矛盾,無殼蝸牛的自有住房比例下降。2003年至2018年期間,香港居民的住房自有率從53%下降到48.9%。此不啻顯示香港社會財富更趨集中,產生分配正義爭議。

政治現代化理論認為中產階層有其關鍵角色,一向被視為社會中間力量及穩定器,更是政治民主化的動力。然香港中產階級卻產生嚴重焦慮感,出現「中產階層的基層化」,其教育水平、文化認同雖為中產,但實際生活已與基層趨同,這將引發其對社會的不滿足感,反成為社會不穩定力量。2016年香港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為0.539,已超過危險警戒線的0.4,與部分拉美國家相近。此種貧富差距顯示社會相對剝奪感加大,欠缺就業增長率、經濟發展及社會福利增長,尤其產業空洞化導致年輕人就業更加困難,加深對社會的怨懟及不滿。

AP_192362991409562
Photo Credit: Kin Cheung / AP Photo / 達志影像

中國當局已調動武警在深圳體育館進行操練,及對解放軍進行所謂例行輪調換防,此種形式化的「按兵不動」頗有警示及嚇阻作用,一旦中國政府出動駐港解放軍或調動武警入港運用各種形式鎮壓民眾,勢將破壞香港實施「一國兩制」現狀。

林鄭月娥宣佈撤例時曾表示,擬將邀請社會領袖、專家和學者,就房屋和土地供應、貧富懸殊、社會公義、青年人的機遇,以及公眾參與決策等社會深層次問題進行獨立研究及檢討,並向政府提出建議。這種強化政府與公民社會對話機制,有其必要性,然此過程必然是漸進發展。事實上,這一場「去中心化」的社會抗爭不易落幕之因,也往往在於無特定領導者,難以透過各方理性、和平對話。

香港政府必須回應民意需求,社會始能早日恢復平靜,保障原本自由與法治體制的完整性。對台灣而言,反修例風波最大啟示意義,毋寧是「一國兩制」更難適用於台灣社會,若今日台灣接受「一國兩制」恐淪為明日香港。對此,中國政府應思考如何妥善處理香港議題,避免最終完全喪失「一國兩制」的示範意義。

若中國當局採取強制性暴力以暴止亂,這將喪失香港民眾對「一國兩制」的信心與支持度;也會增強台灣社會對「一國兩制」反彈及疏離感。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