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馬來西亞只有2萬人,卻有500多年歷史:馬六甲土生葡人Kristang

他們在馬來西亞只有2萬人,卻有500多年歷史:馬六甲土生葡人Kristang
Photo Credit:黃子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根據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資料,全球目前只有約2150人懂得克里斯坦語,被評為「嚴重瀕臨滅絕」的少數族群語言,而這族群生活在馬六甲,該土生葡人聚落僅剩下120戶人家。

莎拉的父親是警察,因為擔心母語失傳,一直致力於收集各種相關資料,退休後更開始編寫教材,一心要開班授課。 「那次回鄉,父親很興奮地告訴我,他已經找到5個學生,下個月就可以開班了。」一個星期後,父親卻突然心臟病過世。清理父親遺物時,莎拉發現父親寫的教材手稿。看著那一疊疊厚厚的手稿,莎拉不忍父親的心血白白浪費,決定幫父親完成遺願。

土生葡人表演
Photo Credit:黃子珊
莎拉(中)是孩子們的母語老師,也親自縫製傳統服裝,教導他們傳統歌舞。

她舉家搬回馬六甲,並在2011年正式開設補習班,義務教導村里的孩子克里斯坦語。「當時村里的孩子都不說母語,一些大人也覺得學了沒用,說我是在浪費時間。」叫莎拉意外的是,批評反對的聲音,有些竟來自同族人。但莎拉沒有退縮,每個星期周而復始,她一個人默默堅持了近10年。

而今,她的辛勤灌溉總算結出了小小的果實。這些年,想學這個語言的人逐漸增多,各地經常有人請她去辦工作坊教課,孩子們也開始習慣以母語交談,她甚至還和本地大學合作,統一了這個口傳語言的書面文字。課餘時間,她又親自縫製傳統服裝,教孩子們唱民謠、跳傳統舞蹈,「以前我一直很焦慮文化失傳, 現在我知道,即使有一天我不在了,已經有人可以接下去做。」我想,如果不是對自身文化深感自豪,如此艱鉅而孤獨的任務,莎拉大概很難支持到現在。

土生葡人孩子
Photo Credit:黃子珊
學會跳傳統舞蹈的土生葡人孩子,逐漸以自身文化為傲。

今天,馬來西亞土生葡人唱的歌謠、說的語言,吃的「魔鬼咖哩」(devil curry),都不可能在原鄉葡萄牙找到,即使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土生葡人文化相比,也不盡然相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他們活成了自己的方式。他們很引以為傲,並決定用最大的力氣和熱情,去呵護這個珍貴的文化遺產。正如馬丁所說:「土生葡人的身份認同是由語言、文化和宗教三大要素組成,也是這三項元素凝聚了族人。失去這些,就等於失去了身份。」

眼前,海岸線已經越退越遠,而填海工程卻還在步步逼近。這片曾經把祖輩帶到這裡、餵養過無數族人的海洋,似乎已越來越陌生。當大部分村民放棄靠海為生,失去了最核心的海洋文化,土生葡人文化還能延續多久呢?

沒有人有答案。但他們很篤定地告訴我,只要聚落還在,每年的海神節,就一定會大肆慶祝。熱鬧的慶典、古老的鄉音、傳統的味道……只有這一刻,時間彷彿才又倒退回到很久很久以前。

本文獲馬來西亞訪問網授權刊登,原文在此

延伸閲讀: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