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六間特色風格酒吧:用樂聲與酒精舒緩一天的疲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悶熱的夏天夜晚,用清涼的酒精飲品緩解一天的疲憊絕對是最紓壓的選擇。
文:Zoey Lee、Tarina Chou
夏天氣溫高到令人難以忍受,在這樣酷熱的夜晚找間酒吧喝杯特色調酒,用樂聲與酒精舒緩一天的疲憊絕對是最美好的享受。本次,我們要推薦六間位於台北的特色風格酒吧,每家絕對都是與朋友相聚小酌絕佳選擇。
#01:Draft Land

Draft Land是一間隱身於台北東區巷內的汲飲式雞尾酒(cocktails on tap)酒吧,更是亞洲第一間致力於將「雞尾酒生活化」的酒吧。為了貫徹「to be free」的品牌精神,Draft Land以生活中的雞尾酒為目標,推出各式創新的雞尾酒式飲品。
- 推薦酒品:長島冰茶
為了慶祝Draft Land成為「亞洲50大酒吧」的一員,店家推出長島冰茶,以四季春青茶、桂花及氣泡酒調和而成,除了有著透明的金黃色,還蘊藏淡淡花草香。
- 推薦酒品:辣台派
波本威士忌與波特酒做為基底,再加入具有濃濃南方風情的桂花和鳳梨增添風味,最後以薑汁打造辛辣感,這杯「辣台派」既優雅又強健。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48巷2號
電話:02-2731-8975
#02:She_Design TAPAS SOJU BAR

曾為台北首家韓式Hunting Bar的韓式創意料理「燒酒一杯」與客層一起成長成熟,猶如女孩蛻變為小女人般,原址全新打造「She_Design TAPAS SOJU BAR」,為原本充滿青春氣息的基調注入精緻時尚質感,獨創結合韓風美食與異國風味的TAPAS,並首創韓國燒酒、小米酒加入調酒。
- 推薦酒品:雨後花園
以薰衣草燒酒為基底,調入自種的迷迭香、百里香,草本系香氣清新宜人,最適合做為夏夜開胃酒品,搭配各式開胃菜也很搭。
- 推薦酒品:小熊軟糖shots
以韓國燒酒加入浸漬小熊軟糖的試管中,同時充滿了童趣與大人感。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127號一樓
電話:02-8787-3918
#03:W Hotel 紫艷酒吧

紫艷酒吧位於台北W飯店31樓,酒吧的設計以紫色、紅色及金屬色相互穿插,呈現出摩登現代氛圍,大面落地窗更能近距離欣賞台北101的美景。
- 推薦酒品:梨山蜜雪兒
這款「梨山蜜雪兒」是紫艷酒吧獨有的茶調酒,以烏龍茶作為基底,再加入韓式柚子、桃子和蜂蜜,豐富的果香與茶香完美結合,是不喜歡酒味者的好選擇。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10號31樓
電話:02-7703-8769
#04:Odin Bistro 信義放感情

信義放感情的店面相當神秘,要入內前比需先按門鈴才會有服務員來開門,進入店面後會發現裡頭的裝潢相當隨性,店內充滿各式特殊擺設,展現出放感情「別太守規矩」的輕鬆風格。
- 推薦酒品:貴妃的秘境
梨山貴妃茶與橙酒、琴酒、蘭姆酒、伏特加一起調製,打造出這杯具有茶香的精緻調酒,調製過程中,現沖貴妃茶食還會出現乾冰效果,視覺和味覺同時滿足。
- 推薦酒品:百茫之中
以蘭姆酒為基底,再加上百香果與芒果,調製出這杯具有滿滿水果香的清甜調酒,沒有過於強烈的酒味,不常喝酒或不愛喝酒的人都可以嘗試。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嘉興街127巷107號
電話:02-2732-2668
#05:榕 RON

榕的店內沒有過多的華麗裝飾,以舒適簡潔的設計,試圖營造出「家」的感覺。從原本建物的裝潢佈置出發,再加入音樂、電影、藝術等元素,打造出獨樹一格的氣氛。
- 推薦酒品:那我懂你的意思了
選用嘉義舜堂的莞荽高梁與艾碧斯作為基底,再加入芭樂泥、鳳梨汁一起調製,外觀青脆鮮綠,味道清新爽口還帶有陣陣果香,酸甜滋味喝下去就懂了。
- 推薦酒品:史諾 Snow
以伏特加、荔枝酒調製而成的Snow酒精濃度偏高,但還是能嚐到甜甜的荔枝味,上方還浮著一層玫瑰鹽奶蓋,塑造出這杯絕美的粉色夢幻調酒。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二段12號
電話:02-2720-0026
#06:Marquee

Marquee Taipei整體風格呈現出低調奢華的氛圍,店內挑高六米打造出絕佳空間感,雅致寬敞的Lounge Bar,加上各種酒類一字排開氣勢非凡。
- 推薦酒品:植物學家琴酒
台灣人頭馬君度公司讓Bartander們不只是待在夜晚中的吧檯,而是到生態豐富的苗栗山莊,學習成為一名植物學家,嚐試各種植物的葉子後,MQ的Bartander Kevin聯想到芭樂的味道,於是就用芭樂當作這杯酒的主題,搭配柑橘草本調性的Aperol開胃酒,草本植物香氣及溫和醇厚的酒體,在嘴裡隨著果香及體溫緩緩綻放。
地址: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6-1號1樓
電話:02-2729-5409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劉怡廷
Tags:
當風水成為我們的語言——跟著風水名師的腳步,重訪全球知名景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無論古今中外,能夠永傳不朽的建築物,除了奠基於各地深厚的⽂化底蘊,和當時重要的哲學思考之外,其實也都依循著天⼈地合⼀理念,觀察當地的環境與氣候、為了服務使⽤者的需求⽽建設。
江名萱老師深入研究風水的契機,可以說是因為旅行所帶來的啟發——在旅行至北京故宮的時候,對於整個建築群落的方位、形狀、位置等都遵循著青囊經的原理所設計,有著強烈的感觸。
因此,原本就熱愛旅行的江老師,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走訪世界,考察各地的建築物。他發現,能夠永傳不朽的建築物,除了奠基於各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當時重要的哲學思考之外,其實也都依循著當地的環境與氣候、使用者的需求而建設,和江老師順應自然的風水概念不謀而合。例如巴黎的聖母院、印度的泰姬瑪哈陵等建築,都能在天人合一的設計下,達到一種平衡、和諧的效果,並且更好地利用自然的能量。
與天對話:巴黎聖母院
「建築物的存在,是要為裡面的人所服務。所以,所謂好的建築風水,其實是應天、應地、應時、應人制宜。」因此,雖然我們可以看到聖母院中央的玫瑰窗,是一個非常強大的風水符號,代表光明、能量和生命力;聖母院的塔尖,也象徵著穩定、領導力,以及上達天聽的請求。但更重要的是,屬於宗教建築物的聖母院,為所有信仰著神的人們,所帶來的莊嚴、平靜感受。「聖母院營造出非常強烈的和諧的氛圍,你可以想見當時的設計師,在設計這個建築物及其所創造出來的空間時,所有的考量都是為了讓人的內在可以安靜下來、與天/神對話。」江老師指出。

巴黎聖母院建築風格是哥德式建築,它的建造開始於1163年,耗時超過200年。教堂的尖頂屋頂,不只是融合了各種藝術風格的幾何美學,更代表著天地宇宙之間的聯繫。這種尖頂建築形式,在古代被視為智慧和神聖,有向上流動的能量。象徵著天空和地球之間的聯繫,連接聚集天地宇宙之間,讓整個建築物更加神聖,充滿生氣和活力,並為⼈們帶來好運和幸福。
在古代文化的哲學中,太陽代表著宇宙和自然界的秩序、生命和創造⼒、上帝神性力量等等。所以在建築的設計和規劃中,必須要考慮季節的變化,和太陽的位置,以確保光線在建築空間中,可以達到最佳的利用。聖母院的三扇玫瑰花窗,被認為是世界上 最美麗的玻璃藝術品之⼀,當你走進聖母院中,透過玫瑰花窗所照進來的彩色光芒,加上吟誦詩歌的聲音,還有焚燒香料所產生的煙霧,體現了像是引導人們的心靈,通往宇宙智慧神性的力量,彷彿可以治癒和平衡我們的身心。
「整體而言,巴黎聖母院的每一項設計、每一處細節,都讓人感到非常平靜。」江老師又補充道:「這就是好的風水,所帶來的能量。」
深埋於地的愛:泰姬瑪哈陵
談完了聖母院,江老師又繼續分享她在泰姬瑪哈陵的經歷。「如果聖母院是一棟與天對話的建築,那麼泰姬瑪哈陵想要傳達的,則是一份深埋於地的愛。」位於印度的泰姬瑪哈陵,不只是印度文化的代表性建築,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泰姬瑪哈陵始建於1632年,耗時約22年完工,在建築風格上,它結合了印度傳統建築和伊斯蘭建築的元素,以白色大理石為主要建材,建築外牆有細密的浮雕和嵌花紋飾,表現了印度文化的細膩和精緻。在陽光照耀下,白色大理石的建築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展現出浪漫、華麗的氣息,「但是當你走進泰姬瑪哈陵之後,除了感受到它的莊嚴、神聖之外,還有一份濃烈的愛情。」江老師說道。
蒙兀兒帝國的第五代皇帝沙賈汗,和他的妻子慕塔芝.瑪哈王后深深相愛,即使沙賈汗要前往戰爭的最前線,慕塔芝也會相伴在旁,兩人感情十分深厚。但令人惋惜的是,慕塔芝在1631 年的征戰途中難產而亡,沙賈汗在悲痛之餘,承諾為她建造天上人間、無與倫比的美麗陵墓——泰姬瑪哈陵。

這座象徵沙賈汗畢生激情和財富的美麗紀念物,每年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國內外遊客前來參觀,感受這份愛情的真切。「剛才講到聖母院有尖塔,我們可以注意到,泰姬瑪哈陵的屋頂也是尖頂,同樣象徵著天空和地球之間的聯繫。皇帝沙賈汗希望透過泰姬瑪哈陵向上連接,跟他⼼愛的瑪哈王后能夠永恆緊密在⼀起。」泰姬瑪哈陵在風水上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利用水池來達到陰陽平衡的作用。「水是陰性的象徵,而白色大理石所建造的陵墓則是陽性,因此,水池的存在可以平衡建築物和自然環境之間的陰陽能量,創造出和諧的能量和氛圍。」除此之外,江老師也認為在像印度這樣炎熱的地區,利用水池的清涼氣息,撫平人們的情緒、創造安定氛圍,進而幫助人們減輕壓力、放鬆身心。因此泰姬瑪哈陵也是一個「應天、應地、應時、應人而制宜」而建成的建築典範。
傳世六百年之作:北京紫禁城
紫禁城是中國古代明、清兩朝24位皇帝的居所,建於明成祖永樂4年(1406),於永樂20年(1420)完工。占地面積72萬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公尺,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型建築,整個建築群給人威嚴而神聖的感覺,是皇權的象徵。雖然紫禁城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但依然保持著它的輝煌和美麗,其中風水的佈局,是紫禁城能屹立不搖至今的重要因素之一。
當年永樂皇帝在建造紫禁城的時候,他要求紫禁城建築佈局形狀和方法,都要符合風水學中的宇宙觀,以及天地人萬物合一的理論。因此,紫禁城的主要建築,都建在南北的中軸線上,這代表著能夠吸收天地間的能量,東西方向的建築物較少,是為了可以利用南北向的通風和自然循環,達到環境的舒適感。
以紫禁城太和殿的設計為例,這個皇帝接近朝臣的宮殿,不僅考慮到太陽的位置、建築物的形狀、360度的方位等等,還有周遭的水源、水流、風向、陽光以及山水環境、生活機能等多個面向。例如太和殿的正門面向南方,就是為了要確保日照充足,可以為太和殿帶來更多的光線和暖氣。而在正午時分,陽光會直射在皇帝的龍椅上,讓這裡充分地接收滿滿的太陽能量。
青囊經中提到:「明地德,立人際,因變化,原始終,此謂之化成。」紫禁城風水設計,是創造出一個巨大的立體空間,裡面有陰陽、南北、前後、東西、左右、內外、動靜、虛實,是因為建築師/設計師能夠將這些元素完美的連結起來,因此成就了永垂不朽的紫禁城。而整個紫禁城的建築群,也因為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呈現出一種高超的的藝術美感。
「如果我們回到600年前,紫禁城建造之初,想必是永樂皇帝將想法、理念,與設計者溝通之後,所誕生的結果。他們當初的偉大理想是什麼?風水方法又是什麼?在整個建造的過程中,永樂皇帝和設計者之間的信任也是非常的重要。作為皇帝,永樂皇帝必須展現領導者的遠見和決策力,但又必須給予設計者充分的自由和支持。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和創造力。如此一來,才能共同完成這件舉世無雙的建築作品。」江老師補充道。
「風水的學問,是全世界共通的,我們東方有陰陽五行術數之源的《河圖洛書》,西方也有由四元素和以太所對應而形成的梅塔特隆立方體。」建築設計最精彩、也是最核心的表現,就在於它如何讓人心的空間、建築的空間、自然的空間、宇宙的空間,互相連結滲透,能量循環不已。對江老師來說,無論古今中外,這些能夠矗立千百年之久的建築物,都是能順應著自然的脈動、四季的變化,讓建築引導著宇宙、自然的能量,為身在其中的使用者所服務,同時創造出最適合使用者的安適環境,使用者自然能夠感到心神平靜,從而展現宏大的精神面貌。江老師也相信,風水的千年智慧,是值得我們現代人細細研究、推廣的一門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