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日本加賀市「地域振興協力隊」,如何與地方公所相輔相成?

日本加賀市「地域振興協力隊」,如何與地方公所相輔相成?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日本加賀市的地方創生方案,與地方鎮公所有非常密切的關連,從選才聘用制度到與參與者簽下的合約都值得我們仿效,團隊帶來哪些第一線的地方創生情報呢?

文:東京裏物語

上一篇文章中,筆者介紹了加賀市東谷地區的協力隊專案,本文將從第二個專案「移居定居支援專案」開始談起,藉由訪問在地協力隊隊員,了解協力隊制度的細節。

移居定居支援專案是什麼?

  • 計畫緣起

移居定居的支援業務原本就是公所提供的業務之一,由於市公所希望此業務能有專人負責,並發揮比之前更完整的功能,特以此名義招募協力隊。其工作內容包含招募移居者、介紹不動產、環境、工作及社群等等,此外還有宣傳的工作,包括經營市公所的Facebook、Twitter與Instagram官方帳號。

  • 聘用制度、上下班時間、經費分配

以市公所臨時職員(約聘人員)身份簽訂契約,一個月工作16天,月薪16萬日幣(健保年金可從經費支出),每天工作都要參加市公所朝會,但若於朝會時間有其他工作,便可提前報告後,直接前往採訪或進行其他業務。每月需繳交預定計畫表,但若臨時要修改行程只要適當報告,市公所也不會刁難。而在經費使用方面,通常一萬元日幣以下的用品只要申請即可購買,但購買超過一萬元日幣以上的物品,則皆需要提出企劃書。

因申請過程繁瑣,導致第一年沒辦法有效申請使用活動經費,從第二年開始,市公所主動提出「經費原本就該為了地方而使用」,才把經費的審核權交給有合作契約的移居推廣公司,接著每個月的報告會也改成由市公所、移居公司以及計畫負責人進行三方會議。

1移住窗口
擔任「移住窗口」的隊員是個受歡迎的有趣女孩,成立了自己的媒體以後辦了好幾次活動,甚至找人寫了主題曲還編了一支舞。主題曲某一時期常在各種活動上反覆播放,傳唱效果很強 | 圖片出處:出自加賀市地域おこし協力隊

在第一年的工作業務中,以市公所交代的工作佔多數。像是代表加賀市前往參加全國移住說明會擺攤、幫助回答移居者問題、帶移居者認識環境等等。除了完成市公所指定的工作之外,受訪隊員也努力尋找能成為自己個人成績的工作。此外,隊員也會與其他不同專案的協力隊隊員合作,像是一起參加社區營造學校「光輝塾」。這時,市公所也會同意認定,與相關業務合作的時間,可被計算在工作活動日中。

在邁入第二年後,除了移住者支援以外,受訪隊員也成立了地方媒體「加賀暮らしのススメ(現改名為加賀暮らし)」介紹加賀的移居者們,以及在地有趣的人事物跟活動。此外,從光輝塾畢業後,也投入光輝塾經營團隊,甚至現為光輝塾經營團體光輝舍代表。

  • 計畫困難點

面對完全陌生的地方、與完全陌生的人共事,對隊員們來說這起頭要建立人際關係是最難的事。怎麼在任期內推動自己的計劃,並思考在任期結束後要用什麼形式延續自己的計劃,這在有限時間內並不容易。因為無論達成多少移居人口數,只要在移住窗口的計畫下,就會被視為移居推廣公司的業績,隊員們若想用其他方式留下屬於自己的成績,就必須多下苦心。受訪隊員在經過多番思考後決定成立自己的媒體以及參與社區營造學校來永續經營團隊,同時也希望透過這兩件事成為突破口,當作是任期結束後延續自己工作的方式。

  • 為什麼會想應徵這個工作?

受訪隊員當年在東京,曾於知名時尚網購公司工作,擔任媒體宣傳與新事業團隊經營的業務,之後因結婚來到加賀,剛開始想找相關性質的工作,但是苦尋不著,偶然看到市公所官網,正好在徵求可以幫忙經營媒體、情報發信、還有串連人跟人之間的工作,隊員覺得跟自己原本的工作性質相近,就決定應徵了。

  • 計畫現況

計畫進展到第二年時,工作內容漸漸以輔助移居推廣公司業務為主(提供體驗居住之家,還有介紹當地人脈及工作給移居者),在第三年受訪隊員任期結束後,也以輔助移居推廣公司業務為主繼續聘用新人。此外,創辦的地方媒體「加賀暮らし」則以個人經營的方式持續下去。到任期結束為止的三年內,由隊員協助的移住者約有30人。社區營造學校光輝塾則以完全獨立的方式成立了另外一個計畫,同時也以協力隊名義招募了新的負責人。

  • 訪後餘談

協力隊的工作重點是團隊合作,雖然一開始大家可能會覺得自己的專案各自獨立,但對於剛移居的人來說,不管是市公所的支援,或是其他專案負責人的支援、甚至地方居民的支援都很重要。全國地域振興協力隊顧問曾說過:「對於剛移居的協力隊隊員有兩道高牆要跨越。首先是居住地跟工作都有巨大變化,隨之而來的精神壓力就是第一堵牆,從到任到習慣為止,精神跟生活上的支援都不可或缺。而第二堵高牆是三年後輔助結束,大家要怎麼繼續在地方生存下去。」若台灣要實施類似制度的話,一定要用各種方式讓各種組織跟移居者團隊間互相支援,否則移居者孤軍奮戰,很多事情都難以推動。

AP_16260233569767
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小鄉村,也應該發展「IT資訊」的專案

  • 計畫緣起

協力隊的IT專案最早由市公所發起,目標是促進加賀市中小企業的IT化。專案發起時加賀市的大公司以及大工廠幾乎都已經IT化,但中小企業很多連電腦使用率都不高,因此才發起本專案。一開始有三位成員,其中一人在第二年辭職。

2IT小組
IT小組轉戰教育領域之後,常巡迴於各中小學舉辦講座,也接海外或是縣外的夏令營等活動 | 圖片出處:加賀市地域おこし協力隊
  • 聘用制度、上下班時間、經費分配等

聘用時隸屬於加賀市商工振興課,屬於臨時職員(約聘人員),一週要到市公所上班四天,從早上8:30到下午17:30,薪水方面與所有專案一樣是16萬日圓,住宅輔助、年金跟健保可以從活動經費支出。然而即便每年度也有經費可以使用,但只能用來買點書、電腦零件還有租車,另外在每個月16天的工作時間外也可從事副業。(每個計畫的隊員都可以從事副業)

  • 當初會想來加賀的原因

受訪隊員當初就職的初衷是想在家鄉的公司上班,但工作一年後被調往東京,工作一段時間後還是想回北陸,但經過幾次公司異動後發現幾年內不太可能調回家鄉。正好此時有認識的老闆說加賀在募集協力隊員,正好可以作為創業跳板,所以才決定應徵。

  • 提早結束協力隊任期創業的契機

“地方創生專欄”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