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小人物有話說》你的天黑,他來守護;他的黑夜,誰願意站出來?

【圖輯】小人物有話說》你的天黑,他來守護;他的黑夜,誰願意站出來?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最近華航工會去抗爭,今天警消去抗爭,之前記者也抗爭,醫護一直都在抗爭,為的就是安全、合理的工時和工作條件。但社會一直都沒理他們...

撰文 / 董奕君

灰沉天空漫下陰冷陣雨,今天是復航空難第二天。

最煎熬的,是機上人員揪心等待的家屬;最辛苦的,是現場指揮調度的警察、消防員、搜救隊員、國軍官兵。

TransAsia, 復興航空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他們不畏低溫嚴寒,想搶救的是一班載著要帶著愉快回憶返國的遊客、一組再過兩星期就可以回家過年的機組人員。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大家常說意外的搶救時間是事發後的黃金72小時,因此從昨天空難傳出的早上11點多,搜救人員便馬不停蹄地在現場接力工作。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當你我在溫暖的家中收看電視的live轉播時,搜救、消防人員不分晝夜,奮力於寒流來襲的河中搜尋任何可能的生命跡象。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Taiwan Plane Crash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在災難發生的當下,紛擾動盪的不安中,當我們望向搜救人員的現場指示或是警察堅定指揮的眼神時都像是吃了一劑定心符,讓我們知道好像有什麼東西可以倚靠著。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但你有想過當這些第一線的人員,當他們需要支援時,他們的眼神該轉向誰呢?

TransAsia, 復興航空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這次外發生後,媒體刊載著「他們」為避免更多無辜生命殞落的英雄事蹟,讓我們為復航空難中罹難的正副駕駛員致上最高的敬意…

►「最後十秒鐘的勇敢與悲憫」讓我們為正副駕駛送上由衷敬意…
►華航營運虧損…董監酬勞卻不減反增 年多領30萬
►香港3家航空工會跨海聲援》一講華航壞話就遭約談…宛如白色恐怖!
►先遭停飛、再被約談調職!海內外近萬人發起「拒搭華航」

而上月桃園市新屋火災殉職的6名消防員,他們的家庭生活點滴也在災後隔日曝光於各媒體上。但新聞報導除了喚起群眾一時的眼淚與注意力,我們有可能在未來減少相關災難的發生嗎?

►2年19消防員殉職!消防工會:不是因為火場 是體制殺人
►倖存消防員的告白:昔日弟兄替我們承受所有傷害,讓我們活下來
►基層消防員的沉痛告白:執勤12年才換新的消防衣和面罩,還要自己花錢升級裝備
►【TNLx獨立特派員】消防員:沒有裝備、沒有人員。我們只能悶著頭攻進去,然後倒下

沃草的柳林瑋在臉書沈重地說道

「最近華航工會去抗爭,今天警消去抗爭,之前記者也抗爭,醫護一直都在抗爭,為的就是安全、合理的工時和工作條件。 但社會沒理他們。

結果今天航空的從業人員出事了,警消去搜救,記者去報導,醫護在急救,在這一片兵荒馬亂中,只剩一群過勞卻不被重視的人們支持著彼此。

什麼時候勞工們才能團結起來,一起爭一個更合理的工作環境,拼一個更好的台灣?」

►雙北警察勤務加給爭議 內政部:不公平,決定停辦
►基層員警:柯P要撤除派出所不是不好,但還有這三件事要考慮
►警察眷屬:同學,感謝你們走上街頭,但請別罵我的老公是走狗

Rescue team, debris of a crashed commercial airplane

是啊…

你的天黑,他來守護;他的黑夜,誰願意站出來?

Photo Credit: 沃草!(Watchout)

Photo Credit: 沃草!(Watchout)

Photo Credit: 沃草!(Watchout)

Photo Credit: 沃草!(Watchout)

Photo Credit: 沃草!(Watchout)

Photo Credit: 沃草!(Watchout)

Photo Credit: 沃草!(Watchout)

Photo Credit: 沃草!(Watchout)

沒人希望災難發生,但更重要的是,如果當我們需要援助的一霎那,我們盼望的那雙手還在嗎?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