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雙蕨之間》電影版:恨透八卦小報的藝人們,上節目讓廢材主持人揭瘡疤

《雙蕨之間》電影版:恨透八卦小報的藝人們,上節目讓廢材主持人揭瘡疤
Photo Credit: 《雙蕨之間》 IMDb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電影《雙蕨之間》翻拍自同名節目,而這個節目的賣點,在於觀眾想看名人被攻擊弱點的畫面。但對於不熟悉這個節目的觀眾來說,如果只是把本片當劇情片看,會因此感受不到太多的樂趣。

在Netflix逐漸蠶食八大影業市場的同時,跨足網路與電視、脫口秀的喜劇明星最常被延攬進其頻道,成為製作電影的對象。到目前為止,Netflix因應網路收視習慣與成本考量,還未推出大製作的電影,而喜劇電影在他們的自製電影中,比例算相當高,且大多由脫口秀明星主演。

近期推出的電影《雙蕨之間》(Between Two Ferns: The Movie),就是翻拍自同名網路節目的作品。這個節目常僅有幾分鐘,是因《醉後大丈夫》成名的喜劇演員Zach Galifianakis主演的作品。節目內容模仿美國地方公共電視訪談節目的畫面品質,由Zach Galifianakis找來明星,進行幾分鐘的訪問。內容都事先預錄,但所有的問題都專挑明來賓的弱點、醜聞、負評來打,時不時還弄諷刺名人醜聞的廣告業配,來進行嘲諷。

上這樣的節目,雖然來賓都知道是套招,但Zach Galifianakis也不會先給問題,所以被問到的明星雖是做戲的反應,有時也真感到尷尬、冷場。而這個節目的賣點,也就在觀眾想看名人被攻擊弱點的畫面。

當然對美國娛樂圈來說,除了歌功頌德換新聞的媒體,其他包括國家級頻道到八卦小報,好些都秉持新聞第四權的原則,發問毫不忌諱、絕不留情。言論自由與資訊公開,是美國的立國精神。但就演藝人員來說,則是恨透八卦小報,更別說上電視被揭瘡疤。所以《雙蕨之間》就成了一種滿足觀眾期待的作品。

MV5BNmU0MzZkNjUtNDFkMi00OWE3LTgwYTgtZDAz
Photo Credit: 《雙蕨之間》 IMDb

由於Zach Galifianakis在網路影集上面的形象、設定與本人無關,所以化身為地方公共電視頻道的「被全世界厭惡」的主持人,得以較放手地發展敘事。而電影採取的方式是略過劇情片的手法,改以半紀實的方式,讓劇情與紀錄一起進行。這樣的好處是可以使用原本網路節目採訪過的名人,也可以用劇情片的方式交代一些過場,再加入攝影機跟拍然後喜劇演員做出反應的笑點。

就劇本安排來說,《雙蕨之間》是在原本的節目效果之上,擴大男主角的特性。本來節目的「用爛問題得罪名人」的哏,成為了男主角的個人特質。Zach Galifianakis飾演的主持人是一個活在自己世界,有種族歧視的貧弱白人肥宅代表。這個設定符合他在所有電影中的人設,是依照笑點與外型量身打造而成。而他會整天大便失禁、說話得罪人、行為古怪、不近人情,也都跟他成名作《醉後大丈夫》如出一轍。

如果按照一般喜劇電影的進行路線,這個設定可以生出很多類似《醉後大丈夫》的笑點。但編導無意這麼做,因為照抄就沒有新意。而劇情走向有點模仿威爾法洛《銀幕大角頭》的故事,除了Zach Galifianakis之外還由一群廢材節目工作人員,來跟主角互動,想帶出男主角的廢物性格。但做法有點失敗。

由於《銀幕大角頭》本來就是誇大的虛構喜劇,片中人物行為全都不合理,但《雙蕨之間》卻以半紀實的手法,要表現一種真實感,所以笑點自然是有,也都聚焦在用話激怒名人上頭,但工作人員之間的互動就只是冷淡的笑點,變得跟威爾法洛不好笑的電影一樣。

MV5BMTNjMGVhM2ItOTA4YS00MWRlLWFkNjYtYTE2
Photo Credit: 《雙蕨之間》 IMDb

除了幾個點例如跟超級名模上床,或去偷取《冰與火之歌》當中「小惡魔」的古董,有些樂趣之外,其他就只是類似「電影版」化的網路節目,像《慾望城市》電影版、《大明星小跟班》電影版一樣,集合節目當中原有的樂趣於一體,讓原本的收視族群,得到一部80幾分鐘的長片得以回味而已。

而對於美國收視群之外的他國民眾(例如台灣),其實沒有太多人在討論《雙蕨之間》的網路節目,只是把本片當劇情片看,但會因此感受不到太多的樂趣。雖然名人的窘臉是有點趣味,但電影故事本身十分老套,毫無新意與賣點可言,節目外的笑點也不好笑。編導如果把本片拍成《銀幕大角頭》或《史詩大帝國》,可能還比較有娛樂效果。

要說本片成功或不成功,套句外國影評的話,前半段是有些笑點,到後面不斷重複就顯得無聊。最大的原因是,本片的笑點都集中在採訪名人上,當故事走到男主角面臨自己困境、突破困境,最後選擇回到親如家人的工作人員身邊時,好萊塢式的老套走向,讓人看得索然無味,電影也就差了。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