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漲!日本消費稅調至10%:民眾搶購囤家電,東京迪士尼門票和奈良鹿餅跟著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世界主要先進國家的消費稅(附加價值稅)大約都在10%以上。丹麥、瑞典及挪威北歐國家為25%;義大利22%;荷蘭、比利時21%;法國、奧地利、英國為20%;德國19%。
(中央社)日本延宕已久的調升消費稅率將自明(1)日起實施,由8%漲到10%。外界擔憂此舉恐致日本經濟落入衰退,但當局強調有必要加稅以籌措重大政策資金。
漲稅涵蓋哪些項目?
從電子產品、酒類、書籍到汽車,幾乎所有消費產品都受到影響。但有些例外項目,包括出刊頻率超過每週2次的書報雜誌,和不在購買地點當場消費的食品。
換句話說,這代表食品雜貨和外帶食物將維持原稅率。消費稅維持8%的食品與飲品,定義是「供人食用或飲用的食品及飲品」,但飲品不包括酒類,食品也排除了外食及外燴等情況。
舉例來說,10月1日以後叫外賣例如披薩,或去漢堡店外帶食物回家都在輕減稅率範圍內,消費稅為8%;相同的食品如果坐在店內享用,消費稅就是10%。
再以日本民眾每天閱讀的報紙為例,紙本報紙如果是每月訂購,就適用輕減稅率,消費稅為8%;如果是在便利商店購買零售紙本報紙,或是現在漸漸流行的電子報,則不適用輕減稅率,要付10%消費稅。
但對部分食品零售商而言會帶來一些麻煩,例如麵包店和隨處林立的便利商店,由於消費者可選擇外帶或在店內食用,因此結帳須用不同稅率。
漲稅為何延後?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兩度延後調高消費稅,因擔憂衝擊到脆弱的經濟成長。歷史上日本政府調高消費稅都嚴重衝擊經濟,包括最近兩次分別在1997年將稅率由3%提高到5%,和在2014年由5%提高到8%,日本經濟隨後都落入衰退。
受到全球經濟走軟傷害出口的影響,日本第二季經濟成長率修正後已由第一季的0.5%減緩至0.3%。此外,日本消費者原已面臨各種間接加稅,包括進口貨品關稅調漲,荷包已受傷。
富士通總研(Fujitsu Research Institute)經濟學家舒爾茲(Martin Schulz)告訴《法新社》:「日本薪資已20年未上漲,代表提高消費稅將直接導致民眾購買力下降。」他說,日本零售商都標示稅前價格,只在下方用較小字標示稅後價格,「彷彿表示『不能怪我們,要怪萬惡政府』」。
消費者如何反應?
消費稅將上漲已引發日本民眾焦慮,部分消費者決定提前大額採購。65歲的周參見真弓(Mayumi Susami)在東京一家大型電器行內告訴記者:「我擔心漲稅。因為月底我就要退休了,但退休金並不是非常多。」
《鉅亨網》報導,日本家電在近月掀起囤貨潮,8月份日本白色家電國內出貨金額年增率大增11.7%,刷新歷史8月單月最高紀錄,主要搶購品包括乾燥式滾筒洗衣機、變頻冷氣、烘衣機、平板電視。日本洗衣機8月出貨量年增成長 25.3%、平板電視機8月出貨量年增成長38.1%。
不過專家指出,跡象顯示許多日本消費者只會順應漲稅,不太可能調整支出。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經濟學家穆克吉(Shahana Mukherjee)說:「和預期相反,只有極少跡象顯示,消費者在10月漲稅前明顯擴大支出。」這樣的情況使得有種說法獲得進一步支持,也就是日本消費者支出已反映預期漲稅,也就是在真正漲稅後,消費者行為較不太可能劇烈變化。
為讓消費稅增稅如期上路,日本政府也研擬推出包括非現金支付的點數回饋,及「輕減稅率」制度等配套措施,讓增稅不致影響多數民眾生活,並平衡可能出現的增稅前大量消費與增稅後消費停滯的情況。
日本為何需要漲稅?
日本增值稅(VAT)率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偏低,遠低於2018年平均的19.3%。但日本政府負債水準卻在已開發國家中居首,高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26%,加上人口老化嚴重,導致國家支出迅速膨脹。
日本政府預估消費稅從8%增加到10%,可為國庫帶來約5.6兆日圓收入(約合台幣1.6兆),其中約2.8兆日圓將用來償還政府舉債、約1.7兆用來完善教育及幼保等,另外約1兆日圓則用來加強社會福利。
不過東京當局已開始採取措施,以緩和消費者和零售商受到消費稅調漲的衝擊,包括提供大規模方案資助購屋購車,以及補助低收入戶和有幼兒家庭。
換句話說,這波漲稅究竟能為日本國庫增加多少收入,須過些時間才能明朗。日本當局計畫最終將收入用於改善社會福利體系,並提供3歲以上兒童免費學前教育。
10%消費稅相較先進國家算高嗎?
根據日本國稅廳整理的資料,世界主要先進國家的消費稅(附加價值稅)大約都在10%以上。丹麥、瑞典及挪威北歐國家為25%;義大利22%;荷蘭、比利時21%;法國、奧地利、英國為20%(但食品原則不課稅);德國19%(但食品原則上是7%稅率);紐西蘭15%;菲律賓12%;南韓、印尼則為10%。
比日本低的國家有泰國與新加坡的7%、加拿大與台灣的5%。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國稅廳官員說,過去在平成元年實施消費稅時,也聽到不少民眾批評怒罵,但隨著時間過去大家也就慢慢地能夠接受。
《ETtoday》報導,為了留住顧客,像是無印良品、藥妝店Cosmos、肯德基、麥當勞等都決定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維持8%消費率的原價,希望暫時的虧損可以留住顧客。
對觀光客影響有哪些?
台灣民眾赴日旅遊最常逛的藥妝店、服飾店跟3C賣場雖然都在增稅行列,但因為日本現行針對外國觀光客的免稅制度,分成家電及衣服等的「一般物品」,及食品與藥妝等的「消耗品」兩大類,只要分別一次買滿5000日圓(約新台幣1470元)就能免稅,所以對觀光客影響並不像日本民眾來得大。

雖然購物較不受消費稅增稅影響,但對觀光客來說,10月1日後在日本吃拉麵、燒肉等外食及住宿,無可避免得多付這2%消費稅;除非觀光客多利用能外帶才能省下2%消費稅。加上日本許多主要城市先後針對住宿旅客徵收金額不等的住宿稅,及日本政府今年剛上路的1000日圓出境稅,消費稅增稅上路後,到日本觀光的支出會較過去略為增加。
Tags:
雷亞遊戲作品下載破億的秘密,聯手Google Cloud開源又節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1 年創立的雷亞遊戲(Rayark Inc.),從 2013 年就攜手 Google Cloud 導入相關雲端服務,雙方合作長達十年的關鍵是什麼?
2011年創立的雷亞遊戲(Rayark Inc.),秉持把感動永久留存在玩家心中的信念與堅持,不論是音樂節奏、休閒趣味、科幻動作、又或是策略RPG不同型態的作品,都希望創造出呈現時代回憶的經典製作。每回推出新款遊戲都能叫好又叫座,雷亞遊戲旗下作品的總下載數,全球上看1.3億次。
「我們的優勢,在於故事的呈現及藝術表現,創造出一個讓玩家與故事有聯結的世界觀,」雷亞遊戲技術長Alvin Chung回應。為了精進作品內涵、拓展遊戲更多可能性,雷亞遊戲從2013年就開始積極將開發架構、維運流程搬遷到雲端環境,進而讓團隊養成敏捷的協作文化。

Alvin Chung解釋,「我們希望把更多心力投入設計遊戲本身,同時優化玩家體驗服務,而不是過度分心或花太多資源去顧及底層網路架構,透過雲端工具源創造更大的效益。」若把一款遊戲從無到有,可拆分為企劃、開發、測試、上線等流程,這些不同階段的工作環境,雷亞目前是放在Google Cloud平台上運行。
完善數據治理工程,雷亞遊戲成立數據部門洞悉營運實況
一款遊戲要讓玩家感動,絕對不能只有感性要素,更需要從理性角度洞察玩家行為數據,才能讓用戶的留存保持穩定。尤其現代企業都知道,數據對於公司經營等同石油的價值,於是,雷亞決定成立數據部門,作為輔佐商業決策判斷的後勤核心團隊。
雷亞遊戲產品發行處數據分析部部長Denny Huang表示,「以前只用database,資料的細緻度不夠;打個比方,透過database只能看存摺的結餘,無法回溯歷程資訊;後來成立數據部門,把伺服器的log收進資料倉儲Google BigQuery,等於帳本的每筆明細都會留下記錄,再結合商業智慧與分析軟體Tableau,讓DAU(日活躍用戶)、MAU(月活躍用戶數)、留存率、付費率這些指標以視覺化圖表完整呈現。」

為了貼近玩家的需求、打造出更符合市場想法的作品,雷亞的營運團隊也希望藉由數據深入鞏固與玩家的黏著度,進而排除不利玩家留存的情境,就能事先透過BigQuery搭配Firebase實現A/B Testing。Alvin Chung舉例,遊戲業相當重視玩家前10分鐘的留存率,如果發現新手歷程在某一區卡關過久,他們就會調閱BigQuery內的玩家行為資料,找出用戶成長停滯的原因,進而修正遊戲的設計機制。透藉由此檢視及驗證方法,促使玩家加入遊戲的前10分鐘留存率提升50%。
盤點目前雷亞數據部門使用BigQuery的數據狀況,每天處理報表容量達9TB、單日300G流量,以及儲存操作紀錄超過300TB。如此龐大的資料量,雷亞也透過BigQuery搭配Tableau,落實更細緻的商業邏輯判斷。
Denny Huang分享其中一個情境:他們想知道玩家在特定戰場,怎麼運用卡牌的排列組合,這時候就能借助BigQuery及機器學習的運算,掌握某個關卡的通關率是否落在合理範圍。後續透過數據分析,找到禮包購買率的最佳時機點,並微調設定禮包內容物,以強化玩家購買誘因,讓特定產品付費率增加17%、 單一活動營收增加16%。
把關伺服器預算有效節流,借助BigQuery從每月縮短到每日掌握報表
如果說提升禮包購買率、留存時間拉長,對於遊戲開發商是「開源」策略,那麼透過Google Cloud來檢視整體服務的運作效率,則屬於「節流」手段。雷亞遊戲就提到,他們所部署的伺服器牽涉相當龐大的機器種類,內容涵蓋資料倉儲單元、資料庫單元、以及運算單元,運行過程勢必就會有所花費,這也是遊戲商的成本之一。
雷亞遊戲網站可靠性工程(SRE)工程師Gene Liu表示,「洞察伺服器維運數據,可以知道我們的後端服務是否有效率?服務品質如何?又或是有沒有讓玩家收到錯誤訊息狀況?透過監控整體後端服務的健康程度以及資源用量,讓我們知道研發資源需優先最佳化哪些項目。」
從上述情境可觀察到,SRE的主要工作就是要確保確保遊戲對內和對外服務的穩定,並且維持一定品質的玩家遊玩體驗。以對內服務來說,遊戲伺服器傳數據給BigQuery的過程,不但要保持通暢,而且也盡可能不會掉失任何資料。不過也因為遊戲玩家來自全球不同時區,等於系統的流量高低峰是24小時在變動;甚至若有特殊行銷檔期,玩家在同一時間大量湧入領獎勵,SRE團隊就要花更多時間在監測伺服器的運作狀態。

Gene Liu對此提到,「我們的後端服務部署於Google Kubernetes Engine之上,後端服務向BigQuery寫入資料是透過Pub/Sub,而Pub/Sub與BigQuery都是全代管的服務,可以大幅度减輕我們的工作負擔,不用手動擴展或縮減設定雲端服務所使用的資源,跟以前的維運工具相比,現在的管理模式可以節省非常多時間。」
另一方面,Gene Liu接著說,雷亞也在雲端環境架設資料視覺化網路應用程式平台Grafana,Grafana可以在網路瀏覽器內顯示資料圖表,並提供警告功能。因此一旦監測到數據峰值異常,就能立刻行動來最佳化産品的效能,或是有效排除伺服器原本不應浪費的成本。
「現在雲端服務的費用以raw data傳到BigQuery後,能透過Grafana即時檢視哪個專案的伺服器以及流量花多少錢,或發現花費異常時候,可以找到是哪個專案開的運算資源。以前要每個月收到帳單才知道費用,現在則是可以即時得知系統數據,並在數小時內掌握各項雲端服務的費用。」Gene Liu補充道。
期待以敏捷方式迭代產品,提供玩家即時又彈性服務
雷亞與Google Cloud的合作,除了上述相關應用,其他還包含Cloud Load Balancing、Compute Engine、Dataflow、Cloud Monitoring、Cloud Logging以及Google Workspace等解決方案,在其他業務及跨部門協作過程有廣泛運用。

Alvin Chung最後回應,「我們多年來觀察Google Cloud持續發布新功能,讓雷亞在做數據分析、維運上更穩定,也希望借力於雲端讓我們越來越省心,專注在遊戲的開發或加速迭代新的産品,更即時觀察市場的回應,進而縮短time to market的腳步。」
由此可見,雷亞遊戲在實現打造具時代回憶的偉大作品之際,藝術也要融合技術,除了讓玩家在遊戲過程感到幸福,同時也基於雲端應用,提供玩家快速又彈性的滿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