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好科學》:紅茶的「紅色」是怎樣產生的?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發酵時間越長,水色就會愈濃,但香氣卻會愈減;反之,發酵時間短,便可保留住比較多的香氣。發酵時間太長,由於兒茶素持續氧化的關係,茶葉會呈現黑色。由醣苷生成的香氣成分萜烯,也因為不斷揮發而導致香氣減少。
文:大森正司
紅茶的製造方法
發酵茶紅茶的製造方法跟綠茶的最大差別,就在於讓葉子枯萎、水分蒸散,被稱為「萎凋」的「發酵」程序。經過發酵作業後再乾燥的茶是紅茶。就像第一章所說的,雖然稱做「發酵」,但嚴格來講,跟微生物沒有任何關聯,所以不算是真正的發酵。
隨著產地的不同,做法亦會有些許的差異,不過,最普及最基礎的是如下所述的「Orthodox傳統紅茶工法」。

作業時間:兩天
①採茶(摘採茶菁)→②放置任其枯萎(萎凋)→③揉茶(揉捻)→④解開茶葉(解塊)、分篩→⑤發酵(加成)⑥烘乾(乾燥)→⑦荒茶加工(再製工程)
①採茶(摘採茶菁)
紅茶的茶菁不是用機器一口氣採收的,多數都是用手工的方式進行。和綠茶一樣,只摘取一心二葉或一心三葉所組成的新鮮嫩芽。
②放置任其枯萎(萎凋)
採下來的茶菁會放置一晚(15到20小時),任其枯委(稱為萎凋)。讓茶葉靜置或略為翻動,目的在使葉子的組織保留原始的狀態。同時讓茶菁的水分蒸發掉30到40%。大概放到用手指捏茶葉會留下手印,同時茶葉散發出類似蘋果的果香就可以了。
隨著水分蒸散,茶葉溫度略微提高所引發的化學變化(稱為化學萎凋)乃左右紅茶香氣的關鍵,因此需十分小心操作。
③揉茶(揉捻)
這個步驟有把茶葉塞進不斷轉動的機器中,用蓋子用力擠壓搓揉茶葉的傳統「Orthodox」製法,也有在不斷轉動的機器裡,將茶葉切割並揉捲成圓粒狀的「CTC(Crush Tear Curl)製法」,以及用機器將茶葉快速擠壓並絞碎的「洛托凡」製法。
視情況,將結成團狀的茶葉取出、解開,讓它接觸到空氣,暫時散熱降溫後反覆進行揉捻。所需時間為45到90分鐘。揉捻使茶葉的形狀遭到破壞,氧氣更活化了茶葉裡的酵素,紅茶獨有的色澤和香氣開始生成。
④解開茶葉(解塊)、分篩
將黏結成塊的茶葉解開,放入分出大小的機器中進行分類篩選。
⑤發酵(加成)
在溫度26℃、濕度控制在90%的發酵室內,將茶葉鋪展開來,靜置1到3小時。茶葉會進一步變成紅銅色,紅茶的香氣更加明顯。發酵的程度可以用色澤和香氣來判斷。
⑥烘乾(乾燥)
將茶葉放進乾燥機中,以高溫熱風烘乾。茶葉的溫度保持在70到80℃最為恰當,看風量的大小,要達到這個溫度可能得花點時間,這時茶葉裡的各種反應都在進行著。
發酵加上加熱乾燥,先是產生梅納反應(胺基酸和醣產生反應所引起的褐變反應)、然後是史崔克降解反應(胺基酸和醣產生反應時,香氣成分增加、釋放出香氣的反應),香氣醇厚的茶就這麼誕生了。所需時間為40到60分鐘。
⑦荒茶加工(再製工程)
將茶葉鋪平散熱。之後,像綠茶一樣,為維持品質的穩定,進行混和拼配。現有的紅茶配方已多達三十幾種。
做出「香醇」紅茶的祕訣
在紅茶的製造過程中,影響最大、最容易產生變數的就是②萎凋和③揉捻了。萎凋分成「物理萎凋」和「化學萎凋」兩種。物理萎凋,只是讓水分蒸散而已,也就是讓葉子自行枯萎。至於化學萎凋,則是決定香氣的關鍵化學反應。
紅茶最重要的便是「香氣」,這萎凋的工序與紅茶之所以為紅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換句話說,先用物理萎凋使茶葉的水分減少,在溫度提高的情況下讓茶葉進行化學反應,這對紅茶香氣的產生是非常重要的一道程序。
化學萎凋會讓茶葉所含的醣苷(醣與萜烯terpene的化合物)因濕度略微增加的關係,使醣與香氣成分的萜烯分開。導致紅茶的香氣更加濃郁。這種讓香氣產生的機制,同樣發生在烏龍茶的製造過程裡。
雨天採茶會讓茶菁的水分含量過多,導致萎凋困難,茶葉品質明顯下滑。萎凋時室內的溫度、操作的時間、當天的氣候都會對紅茶的品質有所影響,所以要製造出風味獨特、香氣醇厚的紅茶,特別要注意、小心的便是這萎凋的程序。
這個時候的茶菁因為被斷絕了來自茶莖的水分補給,所以細胞內應是處於缺氧的狀態。採收前的茶葉,藉由來自根部的水和太陽的光進行光合作用,葉片裡儲存了各種養分。不過,進行萎凋期間,光合作用便停止了,反倒是分解作用變得活潑起來。
紅茶的紅色是怎樣產生的?
再者,製造過程⑤的發酵(加成)亦是很大的化學變化,這時發生的許多反應早在揉捻時就已經如火如荼地進行了。
揉捻過程中,由於不斷的擠壓搓揉,導致茶葉被切斷並形成條索狀。茶葉組織受到破壞,裡面的兒茶素和氧化酵素(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跑出來,與空氣中的氧接觸,在氧化酵素的作用下,兒茶素變成名叫茶黃素(theaflavin)的橘色物質,進一步氧化後,更變成名為茶紅素(thearubigins)的紅色物質。翠綠的茶菁就是這樣變成了紅銅色的紅茶。
話說,現在全球生產的紅茶有80%是茶包,以把茶葉碾碎的CTC製法為主流。把紅茶製成茶包,不但泡出的茶湯水色漂亮,香氣、味道也都有出來,加上使用方便,因此深受世人的喜愛。
基本上,發酵時間越長,水色就會愈濃,但香氣卻會愈減;反之,發酵時間短,便可保留住比較多的香氣。發酵時間太長,由於兒茶素持續氧化的關係,茶葉會呈現黑色。由醣苷生成的香氣成分萜烯,也因為不斷揮發而導致香氣減少。
要做出水色漂亮、香氣濃郁的上等紅茶,與製造日程、場所、時間、當時的溫度和濕度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不只茶葉品種要特別挑選過,精準、縝密的環境設定也很重要。
2023資安產業日:新秀育成、跨域合作,資安培育基地在沙崙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1月24日,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於沙崙資安服務基地舉辦「2023資安產業日」,結合產業研討、資安講堂、企業攤位展示以及互動遊戲等形式,創造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交流媒合的舞台,匯聚產官學研等領域,打開臺灣資安新氣象。
疫情後,全球數位化的腳步更加迅速,網路惡意攻擊形式也不斷翻新,對臺灣造成許多資安威脅。因此,政府將資安產業列為國家重要產業之一,2021年底於臺南沙崙啟用的「ACW SOUTH 數位產業署沙崙資安服務基地」(下稱沙崙基地),就以推動資安產業發展、提升產業資安防護能量、推動產業資安、創造資安跨域合作為核心使命,積極推動人才育成、驗測實證產業技術、跨域合作等計畫,打造臺灣指標性的資安場域。
啟用至今,沙崙基地已培育超過2300人次的資安人才、已開發23套攻防演練劇本,並協助23家次廠商完成33項次資安產品驗測。為進一步凝聚臺灣資安產業,上週五(11/24)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於沙崙基地舉辦「2023資安產業日」,結合產業研討、資安講堂、企業攤位展示以及互動遊戲等形式,創造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交流媒合的舞台,匯聚產官學研等領域,打開臺灣資安新氣象。
2023資安產業日盛大開幕:臺廠深耕、國際肯定,見證臺灣資安領先全球。
今年資安產業日聚焦於臺灣IT(資訊科技)、OT(營運技術)領域的資安研發、供應鏈聯防、產品驗測及人才培訓等亮點成果。數產署也在開幕儀式中加入巧思,展現各界深耕資安技術、提升產業資安韌性的歷程,並透過授贈資安新秀榮譽獎狀,凸顯沙崙基地攜手產業共育新秀的不遺餘力。此外,為了促進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進一步的交流與對話,也邀集資安領域專家,分享AI協防、公私協力及CMMC等最新資安趨勢;並於主會場中透過23家攤位展示,構築產官學研之間的交流平台,促進研發技術及創新服務的產業能量流動。
開幕式的成果短講中,榮獲2023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的代表黃鼎傑組長表示「工控資安近年來逐漸受到產業重視,ICSentry工控資安威脅分析平台榮獲R&D 100 Awards的肯定,代表臺灣資安創新研發能量受到國際的注目與肯定。」對所有為資安產業奉獻心力的人來說,這座獎項是國際對臺灣資安研發能量的肯定,也鼓舞了在資安道路上持續努力前行的產業夥伴。綜觀今年臺灣資安的成果,數位發展署林俊秀副署長讚嘆,「臺灣資安真的是十年磨一劍。如今能夠收穫如此亮眼的成果,都是奠基於許多人多年來的共同努力,才終於走到今日這一步,真正把臺灣資安發揚光大。」
為產業注入新活力:業師領銜、接軌產業,從理論到實務的新秀實戰
不過,資安產業若要持續發展,帶來更多的創新技術及服務,後進的人才培育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此,今年沙崙基地也延續去年沙崙資安新秀大賽「育才」的核心精神,辦理「2023沙崙資安新秀媒合培育計畫」,攜手產業師資,幫助對資安領域有熱忱、有興趣的新秀們找到學習的環境與資源,更上一層樓。
開幕式中,數位發展部唐鳳部長也蒞臨現場,親自頒贈今年度入選參與資安新秀媒合培育計畫的企業與同學們榮譽獎狀。授贈前,唐鳳部長也在致詞中肯定「企業出專題,學生來解題」的媒合模式。資安新秀代表陳躍心同學表示,計畫過程最特別的是接受業界導師的專業指導,不僅加深他們對資安理解,也在過程中體會到理論學習和產業實務的差異,對未來的課業學習及職涯發展都影響深遠。下午時段的新秀快講活動中,新秀們更充分展現對於資安領域的熱情、以及對業師輔導的感謝與肯定。
開幕式結束後,新秀們在「Testbed 資安應用多元展區」展出此次的專題成果,同時亦將想傳達給大眾的計畫成果資訊,透過有趣的闖關遊戲進行推廣;除此之外,現場還有「新秀成果導覽活動」,由專人詳盡地介紹沙崙計畫的發展脈絡與成果亮點,並帶領觀眾逐關導覽,深入認識不同新秀隊伍在培訓過程的點點滴滴:例如來自長庚大學資管系的「什麼時候要吃藏壽司」隊,運用叡揚資訊提供的培訓平台及漏洞檢測工具,開發出具備安全框架的「智慧安全會議室管理系統」;以及跨校組隊的「吃飯皇帝大_白飯北科大」隊,透過菱鏡提供的硬體設備進行實作,進行資安攻擊的觀測與分析,並且在專題期間偵測到一起真實的DDos攻擊。

有趣的是,分享過程中新秀們不約而同的表示,參與計畫最大的收穫是他們從一次次的挫折與困難中,領悟到實作與理論的差距。而當自己從單純解題、答題的「解題者」,進階為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的「出題者」後,他們對資安領域也產生更多熱情。另一方面,參與育才的企業導師也相當肯定新秀們的認真,他們學習過程的衝勁和態度,就是成功解題的關鍵,也期待未來沙崙基地的人才培育計畫能夠更大、更廣,為臺灣資安產業注入更多活水。
新秀人培 x 產業對話:臺灣資安的關鍵節點
開幕式時,唐鳳部長曾提到,「數位部為了彌平『資安產業』和『產業資安』的距離,長期致力於推動各項資安計畫,以期未來新的服務或需求出現時,雙方能在毫無知識隔閡的狀態下連結,最大化技術迭代的速度。」而ACW SOUTH數位產業署沙崙資安服務基地就是兩者交會的關鍵節點,不只培訓更多產業資安人才,同時挖掘更多潛在的新秀投入資安產業,也促成臺灣各界企業的相互交流,啟發越來越多的正向循環。也期許未來在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的帶領下,沙崙基地能匯聚更多資安人才,凝聚產業資安能量,攜手產官學研朝更靈活、多元的資安未來邁進。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