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醫,救自己》:「腎虛」到底是陰虛還是陽虛?小心越補越虛

《學中醫,救自己》:「腎虛」到底是陰虛還是陽虛?小心越補越虛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常說「久病及腎」,倒不如說「久病及命門」,因為命門是先天和後天聚集之竅,是人體一切生理功能的出發點,它是先天和後天的道路。若先天不足,或後天失調,或臟腑久病,皆能導致命門衰弱。

文:陳懿琳(葉蔻Echo)

久病元氣弱,是先天不足,還是後天失調?

中醫沒有解剖學,中醫所講的肝、心、脾、肺、腎五臟,是系統性的功能單位,與西醫解剖學上的臟器名稱雖然相同,但代表的意義卻不一樣,中醫指的是系統性功能,西醫指的是臟器。因此,經常使一般人或求診患者感到困惑。中醫所說「腎虛」還是「脾虛」,其實並不是指特定某個器官,而是對一種身體狀態的形容,也就是系統性的功能衰退是涉及到很多器官、組織的。

久病,都是腎不好?

所謂「久病及腎」,就是說,由於先天稟賦不足、體質因素,容易造成腎臟產生病變,因而耗損腎之陰陽,引起腎虛;或是後天失養,為情志所傷、勞倦過度、生育過多、房事頻繁,以及多種慢性病所致。

總之,各種疾病的病程拖延久了,對身體機能就會產生傷害,而身體經過消耗、衰老,到最後就會導致「腎虛」,因而出現腎陰虛、腎陽虛。《難經》就有提到「脾病傳腎、肺病傳腎」的問題,清代醫家.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中也有指出:「久病不已,窮必及腎。」

「腎」與「命門」的關係

《難經.三十六難》說:「腎兩者,非皆腎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原氣之所繫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繫胞,故知腎有一也。」

「命門」一詞的發揮與重視,應首推《難經》,而《難經.三十九難》又詳細說明了,臟與臟之相通,息息相關的內在聯繫,亦即「其氣與腎通」。明末醫學大家張介賓在《景岳全書》說:「命門為精血之海,脾胃為水穀之海,均為五臟六腑之本,命門為元氣之根,為水火之宅,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腎為先天之本、腎陽亦即命門之火」,腎陰也就是張介賓所謂的生命之水

明代醫家趙獻可闡述了命門的重要性,認為人之所以有生,是生命之所以能持續的來源,實屬於火,而火為陽之體,造化又以陽為生之根,故人身以火為生命之門,這是命門的最佳解釋。

命門內含有真陽(真火)、真陰(真水)、五臟六腑,以及人體的所有生命活動都由它激發和主持。由於腎臟是先天之本、「水火之宅」(編按:腎中陰陽猶如水火),所以不論從上述哪種觀點來看,命門的功能都與腎臟有十分密切的關係(見圖2-8)。

古代醫家之所以稱之命門,無非是強調,腎中有陰陽的重要性。腎就是先天之本,為陰陽之根,命門之所居。而命門內有先天之水火,為元氣之所繫,其功能與腎有關。

圖_2-8
Photo Credit: 大是文化提供
命門,位於兩腎之間,「命門與腎,本同一氣」。

命門,為健康指標

命門的生理功能與內分泌系統相似,其最大的功能是,釋放出活力強的精微物質(編按:包括氣、血及津液),俱稱為元氣。而元氣有五大作用,分別為推動、氣化、溫煦、防禦、固攝(編按:對身體物質及臟腑的鞏固),就與內分泌系統的激素作用(編按:藉由體液或進入血液,循環運送到標的器官而產生作用(十分相似;其他,像是人體體內維持恆定現象的功能(編按:人體的體溫及心搏次數等都控制在範圍內),也是受到神經、內分泌系統的控制。因此,內分泌激素的恒定、人體新陳代謝的調控維持,常是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而命門的研究,目前則包括先天遺傳物質、生物本能、抗病能力等多方面的探討。

腎虛,到底是陰虛,還是陽虛?小心越補越虛

常說「久病及腎」,倒不如說「久病及命門」,因為命門是先天和後天聚集之竅,是人體一切生理功能的出發點,它是先天和後天的道路。若先天不足,或後天失調,或臟腑久病,皆能導致命門衰弱。

正如《難經.三十六難》、《難經.三十九難》所述,原氣,即元氣,是人體最原始、最基本的氣,腎陰腎陽充足,則五臟陰陽正常,五臟功能協調。腎陰腎陽虧虛,則可引起腎臟本身的功能失常,出現相應的病症,若其他臟腑病變,日久亦可以影響及腎,導致腎臟病變,因此,腎臟常為諸臟腑疾病的最終轉歸。

這裡我以自己的體質及病症來舉例分析。「腎陽虛證」,其原因是由於身體本來就屬於陽虛體質,或久病傷陽氣,或因年紀大而命門火衰,或因它臟久病連累到腎臟,或因房事太過,日久損及腎陽所致。

其臨床表現為面色白或黧黑(編按:音同「黎」)、精神萎靡;腰膝酸軟、四肢冰冷,下肢尤其嚴重;男性易患陽痿、早洩、精冷,女性則是子宮寒不孕;性慾減退、清晨易腹瀉,大便可以看到未消化的食物;小便清長(編按:指小便的次數和量增多,而且清稀、無味)、夜尿多、身體浮腫、舌淡苔白、脈搏沉而無力。

表2-2
Photo Credit: 大是文化提供
腎陽虛、腎陰虛,一秒搞懂!

這即說明我的先天體質就屬陽虛型,容易感到疲倦、精神狀況不好、嗜睡、四肢冰冷。後來,又因飲食不節、作息日夜顛倒、長期服用不明減肥藥物,造成腸胃機能衰退、免疫系統失調及合併了許多病症,例如:過敏性鼻炎、鼻流清涕、呼吸不暢、鼻涕倒流、食少納呆、下利清穀(腹瀉後,排泄物裡的穀類食物呈未消化的狀態)、小便清長、夜尿多、四肢冰冷、腰酸背痛、足膝無力等。

那麼,什麼又是腎陰虛?主要是腎臟陰液不足之證,又稱「腎水不足」或「真陰不足」,是由於腎陰虧損、失於滋養,虛熱內生所表現的證候。

腎陰虛證的形成,主要原因有六個方面:

  1. 久病傷及腎,腎臟陰液耗損。
  2. 先天稟賦不足,腎臟陰液不足。
  3. 房事過度,耗精傷陰。
  4. 急性熱病後。
  5. 過服溫燥劫陰之品(編按:如肉桂、附子、丁香、辣椒等),耗傷陰液(編按:精、血、津、液的統稱)。
  6. 情志內傷。

臨床表現主要有頭暈耳鳴、腰膝酸痛、失眠多夢、潮熱盜汗、五心煩熱(編按:指兩手心、足心發熱及自覺心胸煩熱)、咽乾顴紅、齒鬆髮脫、形體消瘦、小便短黃、大便乾結、舌紅少津、脈細數,男性兼見陽強易舉、遺精、早洩,女性則是經少或經閉、崩漏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