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陳柏煜詩集 mini me》:返回、如何能回到故事的開端,而非愛的開端?

《陳柏煜詩集 mini me》:返回、如何能回到故事的開端,而非愛的開端?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部詩集時而閃現著孩子氣的甜,或來自大自然的靈光神思,同時,又召喚大量跟身體和觸覺有關的隱喻,讀者可被深深觸動或者逗樂,獲得語感的妙趣,以及可能讓身體通電的驚豔。

文:陳柏煜

〈返回〉

「當感情的魔咒消散,請輕柔地送他們回返地上。」──歌德
⠀⠀⠀⠀⠀⠀⠀⠀⠀⠀⠀⠀
1
躡手躡腳,從煙囪爬下
他鬆開一隻金蝴蝶
放在因熟睡而舒展開來
理性的額頭
一張安靜的符咒
一鼓鱗粉的幻覺
那熟睡的人,懸而欲墜
完熟的蘋果
果核斑斑點點
窩藏傷感的蜜
⠀⠀⠀⠀⠀⠀⠀⠀⠀⠀⠀⠀
2
他善於捕捉
引頸期盼的鬼魂
如一輛公車
載走站牌下每一名潛在的旅客
⠀⠀⠀⠀⠀⠀⠀⠀⠀⠀⠀⠀
反標本,一種逆向操作:
呼地把翅膀從魂魄上面吹走
⠀⠀⠀⠀⠀⠀⠀⠀⠀⠀⠀⠀
(蘋果善於脫逃)
(一種反飛行)
⠀⠀⠀⠀⠀⠀⠀⠀⠀⠀⠀⠀
3
他的雙手像哥德式教堂
像回音良好的洞穴
搧動翅膀,如經文歌一般
託付的願望在四周卡農
你是最小的一尊金天使
你是雪夜裡遊蕩的鬼魂
他是一輛溫柔無人的末班車
你是最小最痛的琥珀核
你是驚喜,他是送禮物的人
⠀⠀⠀⠀⠀⠀⠀⠀⠀⠀⠀⠀
4
他仍苦惱要換取什麼
他不是背得動幻覺的人
幻覺和符咒夢遊後
都是太大的汽球的獸
⠀⠀⠀⠀⠀⠀⠀⠀⠀⠀⠀⠀
必得施展一次反贈與:
偷取象徵愛情與感傷的襪子
⠀⠀⠀⠀⠀⠀⠀⠀⠀⠀⠀⠀
5
苦惱,是一隻標本
他苦惱失去金蝴蝶
⠀⠀⠀⠀⠀⠀⠀⠀⠀⠀⠀⠀
窗外,整座城的白蟻在半空
飛舞交配
愛過──不是什麼都沒有──
一地如雪的翅膀碎片
他和幾名引頸期盼的鬼魂
在煙囪底下等待著
反墜落,當經文歌響起時
請輕柔些、輕柔一些……

〈「如何能回到故事的開端,而非愛的開端?」〉

「如何能回到故事的開端,而非愛的開端?」

可是親愛的,你確定必得如此?
假使愛──越過頭頂,越過你的手套
越過球賽的領域──未爆且溫馴
野兔般深埋你身後的草地
假使它像一顆蛋,連自己也不知道
將被哪隻母雞生下來
那不就是你急著想擺脫的
愛的命運嗎:假裝石頭的球
未變態成佳餚的幼蟲
它注定無法永遠保持原樣
但都有金黃的心

是順序困擾你嗎?
你設想沒有烹煮之前食材的模樣:
胡蘿蔔是胡蘿蔔,蛋是蛋
兔子是兔子:兔子吃了胡蘿蔔
或炒成一盤胡蘿蔔炒蛋──
總有誰的飢餓被滿足了
然而,以為自己是愛的
那顆球,收斂無數星系火藥
羞於伸出線引──
它以為自己敲開
所流出的是分數,它無意啟動場上
一連串連鎖的運動,如某顆星
無意走入哪塊天空
牽動了誰一生的命運

如何,親愛的,讓你了解
(你正揮手驅趕我譬喻的野兔)
你固執得像一顆未爆彈
像胡蘿蔔般倒著長的火
──必得如此?越過頭頂,飛離手套
尋找手指的起源:或許你會找到
從母雞崩塌的黑洞裡誕生
那沒有愛情的純粹的飢餓
(會不會我們並不在同一個故事中?)
回到故事而非愛情的開端
如何可能,親愛的
如果我們的故事從來就只有愛情?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陳柏煜詩集 mini me》,時報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陳柏煜

那些溫柔縮小之事
陳柏煜 首部詩集

握著望遠鏡
對準過去愛人的背影
我總是在小小的圈中
看見一個 樂高的
微縮的我

  • 香港詩人 黃裕邦(Nicholas Wong) 專序推薦
  • 特別收錄 孫梓評╳陳柏煜 來自月球背面的書信對談

陳柏煜的首部作品就是那本偶爾會被誤認為小說的散文集《弄泡泡的人》,曾獲小說家林俊頴、張亦絢專序推薦肯定,而成形時間其實更早的這本《mini me》,則是他真正的處女作,也是第一本詩集。學生時代即陸續奪下政大道南文學獎三種文類首獎,不論是詩、散文或小說,對陳柏煜而言都是駕輕就熟以文字丈量與世界距離的美好方式。這部詩集時而閃現著孩子氣的甜,或來自大自然的靈光神思,同時,又召喚大量跟身體和觸覺有關的隱喻,讀者可被深深觸動或者逗樂,獲得語感的妙趣,以及可能讓身體通電的驚豔。

詩人孫梓評稱《mini me》最令人陶醉的恐怕是「那些被高低唱出的關鍵句:帶電的肉體——吻製成的衣服,被子底下的潛水艇,騎士如玫瑰花刺的寶劍,地獄裡戀人搭出的橋拱,袍子內隱密的房間……。」讀者不禁好奇,身體是「我」存在的最關鍵嗎?

詩人自承《mini me》可以說是關於「我」的詩集:「裡面有太多主題、語感、風格異質的單元¬¬兜在一塊,是秀拉點描派的相反,大體來看沒有意思,逐點夾來檢視,比較有感覺。出書時間拉長,我也在長大,的確,作品為我處處留下了麵包屑¬。」詩人甚至以文字為自己所做了精準的肖像畫,他「寫詩的時候像個小外星人,在月球的背面想像地球的樣子,薄薄的大氣層裹著它:“mine me”是一張想像的寫真。」

除了詩作本身,此書的前後序跋也非常精美,前由香港詩人黃裕邦(Nicholas Wong)的一篇〈與「小我」仿訪談〉揭開序幕,惺惺相惜的提問,再用書中各詩線索來回答。書末代替後記的是孫梓評與作者陳柏煜的深度書信對談,微微「善遞饅頭」,或藉著幽微的暗號拆解,「把讀詩的人,變成戀人」。而如果你也是《弄泡泡的人》的愛用者,更能從文中的抽絲剝繭,發現更多這對詩╱散文美麗雙生子的身世之謎(謎)。

getImage
Photo Credit: 時報出版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