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LinkedIn陌生開發(中):如何開闢新開發管道與開啟對話可能性

LinkedIn陌生開發(中):如何開闢新開發管道與開啟對話可能性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進行所有的陌生開發之前,「把自己準備好」也是一份基本功,真誠的元素也包括把自己準備好、展現給對方看,沒有人喜歡對方神神秘秘的感覺,好好的經營自己LinkedIn的頁面,也是必要的成功條件之一。

文:李晨忻(台灣數位外交協會公共衛生研究企劃)

尋找更專業的定位:從社群角度來看LinkedIn

在台灣數位外交協會陌生開發系列的上一篇介紹中,講述如何利用Instagram緊密性高、互動性強的社群性來尋找社群定位與建立關係。用戶形象突出,用戶之間緊密性高、互動性強,是Instagram社群最大的特色,在陌生開發的過程中,將使得社群開發者可更快速針對特定主題及目的,找到相對應的個人及KOL進行開發。

在之前一篇也介紹過關於台灣數位外交協會將以醫療衛生知識普及與在地文化推廣為主題,在越南進行社群專案和更多的創新計畫。人生地不熟,一個人都不認識的時候,陌生開發就會是最好的管道,並且有目標性的去找到更多對這次越南計畫有興趣,甚至是可以相互合作的夥伴。

相較起上一篇介紹線上社群較為緊密的Instagram,這次要介紹的是如何運用專業性較高的LinkedIn進行陌生開發。

LinkedIn是商業與工作相關的社交平台,但LinkedIn不是Facebook也不是Instagram,這兩個社群軟體被定位為個人生活的延伸;相反的,LinkedIn定位自己為專業人士的交流平台,不僅能提供你很多專業知識與想法,許多公司的招募人員或Hunters,也都是透過LinkedIn來搜尋或確認人才。

用戶可以在平台上建立的專業形象有助於他們找到理想的工作,平台建立的目的是讓註冊用戶維護他們在商業交往中認識並信任的聯絡人,這些人被稱為「人脈」(Connections)。用戶可以邀請他認識的人成為人脈。由上述簡短的介紹就可以看出LinkedIn其實提供一個平台去認識更多企業主與求職者,「媒合」或許就是這個平台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了。

打破用「LinkedIn來求職」的既定印象,善用LinkedIn的特性,就可以鎖定目標人物。

目標明確,你永遠可以找到你要的人

「目標明確」是LinkedIn最大的特點,在平台上露出的企業頁面與個人頁面其實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被看見的需求」:企業介紹越詳細越可以吸引到相對應的人才、個人介紹與資歷寫得越詳細越可以找到理想中的好工作,所以在LinkedIn上的經歷絕對無比真實,利用「真實」這一點,其實我們可容易可以鎖定我們想要找的人。

在LinkedIn上最容易找到的職位大概就是marketing、sales、HR等專業人士,而擔任這些職位的專業人士也通常具備喜歡與人交流、接觸的特質,這讓小編在進行陌生開發時很快的找到我們可以約的人,約到了大公司的HR與senior marketing,還有十分具有個人特色的記者。

這次在使用LinkedIn的時候就試用了Premium的功能,進階功能可以讓求職者更好找到工作,更實用的是提供15封InMail的功能。想要在LinkedIn上面聯絡一個人可以透過兩種方式:Connect的短介紹或是完整個InMail,簡單來說Connect的短介紹就像是要在Facebook上加他人好友時,可以簡單的介紹自己,缺點是這樣的介紹其實有字數限制,就沒有辦法更詳細的介紹自己的目的與想法,這時候InMail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InMail其實就是直接傳訊息到對方LinkedIn中的收件夾中,不僅可以傳遞更完整的資訊,在字數上也沒有限制,是最好介紹自己與我們計劃的方式。

幸好Premium是可以免費試用一個月的,我們就趕緊利用這一個月的時間,用僅有的15封InMail來做陌生開發吧!

注重客套與禮貌,適時的誇獎與讚賞絕對是必須

既然LinkedIn最常成為大家求職平台,表示在平台上的帳號都會自然地顯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很多在平台上的人也都擔任許多大公司重要的職位,聯絡時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客套」與「禮貌」。

陌生開發最需要注意的重點就是「完整的自我介紹」,與人聯繫是需要龐大的資訊雙向交流的,我們與對方素未謀面,其實對方沒有義務要答應我們的邀約,唯有把自己的介紹寫的完整與吸引人,才有機會得到回覆。

在邀請的信中我們最常使用的自我介紹方式大概為以下步驟:

  • Who,我是誰、我在做什麼
  • Where,從哪裡認識對方
  • What,我現在在做什麼(特別說明這件事情有多不容易多特別、多特別)
  • Why,為什麼我想要找對方
  • 附上文件、相關連結或是個人聯繫方式

當然最後也要適時的給予誇獎與讚賞,可以完整講出我們會想要找對方聊聊、見面的契機,在對方的經歷中一定有很讓我們驚豔的地方,吸引我們聯絡,這時候就不要吝嗇給予支持與誇讚,真心的接觸與讚賞是有一定的加分效果。

RTR2MMOD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把自己準備好,真誠與鍥而不捨,相信自己絕對可以成功

LinkedIn Premium 15封InMail的功能真的幫助很大,藉由完整的介紹與真誠對話的新,我們的確成功的約到了一些厲害的人,InMail的成功率有達到30%,真的出乎意料之外。

其實做陌生開發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真誠」與「鍥而不捨」,不成功是正常的,能得到回覆其實都讓我們感覺很暖心也很感謝,不管是立即答應我們要約的人,或是願意在線上與我們討論的陌生人,相信只要我們可以拿出最大的真誠與不放棄的精神,其實大家都很樂意給予資訊與交換訊息。每個聯繫的目的其實都是促進討論和合作機會,而不是立刻達成協議,開啟對話的第一步,絕對從真心誠意的自我介紹開始。

當然在進行所有的陌生開發之前,「把自己準備好」也是一份基本功,真誠的元素也包括把自己準備好、展現給對方看,沒有人喜歡對方神神秘秘的感覺,好好的經營自己LinkedIn的頁面,也是必要的成功條件之一!大方地展現自己的優點和與對方聯絡的急迫性,出於真誠與善意,其實大家都很願意見面與分享彼此的經驗。

從社群觀察中找到目標:以數位外交協會的觀察與經歷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