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四季報,年年找到漲10倍飆股》:成長股、穩定成長股、價值股,該怎麼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股價循環通常是「營收減少但淨利增加」時觸底,在「營收和淨利雙雙上漲」時持續成長,然後在「營收增加但淨利下滑」中觸頂,最後在「營收和淨利雙雙下滑」時持續下跌。
文:渡部清二
成長股、穩定成長股、價值股,該怎麼找?
在公司四季報的各頁,以前述的五大區塊為中心,掌握該公司的概要並選定目標後,接著要看該個股屬於哪一種分類,例如「成長股」、「穩定成長股」和「價值股」等。
雖不能一概而論,但知道分類的不同,就能在某種範圍內預測股價今後發展。《彼得林區選股戰略》中也有緩慢成長股、穩定成長股、快速成長股、景氣循環股、轉機股和資產股等六大分類,並說明先查詢個股屬於哪一種分類,就能大致知道今後發展。
成長股和穩定成長股有什麼不同?
首先成長股有漲勢,所以未來有很高的機率成為10倍股。成長可想成是營收的增加率,也就是從營收成長率來看,其營收成長率20%以上的個股就是「成長股」。想簡單確認這一點時,「業績」欄的「營收」數字由上往下看4年,如果成長2倍,即可判斷為成長股。但變動劇烈的個股不能稱為成長股,是否能夠穩健成長也是重點之一。
同樣觀察【業績】欄,從左到右的營收和營業利益可得知利潤殘留力,也就是獲利能力。以「營業利益÷營收×100%」計算,營業利益率如果是10%以上,就是穩定成長股。覺得逐一計算很辛苦時,只要把營收去掉一個零之後,數字小於營業利益的話,營業利益率就會是10%以上。(按:臺灣四季報會計算個股的營業利益率,也會刊載近五年的營收。但只刊載當月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的成長率,各年度營收成長率則可自己計算。)
在K線圖的型態上,股價如果一路呈現上揚趨勢,就是成長股;沒有特別出類拔萃,但持續穩定上漲的大都是穩定成長股。
該怎麼分辨週期性股票和V字反彈股?
一方面,股價會因景氣的變動而漲跌的個股,稱為「週期性股票」。換句話說,就是景氣敏感性類股或景氣循環股。週期性股票的英文是「Cyclical Stock」,常會出現「恢復、擴展、衰減、惡化」的循環。化學、鋼鐵、非鐵金屬、玻璃等材料類股、半導體景氣循環所代表的電氣類股、受設備投資循環影響的機械類股等,都是容易受景氣影響的產業。
股價循環通常是「營收減少但淨利增加」時觸底,在「營收和淨利雙雙上漲」時持續成長,然後在「營收增加但淨利下滑」中觸頂,最後在「營收和淨利雙雙下滑」時持續下跌。特別是週期性股票容易出現這種趨勢,所以現在位於哪個時間點是最大重點。其實要分辨時間點非常困難,但希望大家能意識到景氣和股價的變動。
模式類似於週期性股票的有「V字反彈股」。這就像第3章介紹的RIZAP集團和豐田汽車一樣,是指一路下跌的股價,某天突然逆勢反彈。
在營收減少但淨利增加的時間點,想分辨週期性股票和V字反彈股時,可看該個股的領域是否容易受景氣影響,也能從過去的K線圖來確認是否存在週期性循環。
價值股該怎麼找?
要尋找「價值股」時可看兩個重點:①股東權益比率70%以上、②PBR在0.7倍以下。股東權益比率高,代表負債少,業主權益(自有資金)雄厚,所以企業體質健全。而PBR在0.7倍,等於該公司股價只有淨值的七成,代表相較於股價下跌風險,上漲到和淨值同水準的空間較大。
還必須進一步確認③【財務】的有息負債和④【現金流量】的約當現金。例如到府推銷女性服裝和化妝品的CHARLE(9885),在2018年2集春號的四季報報導中,股東權益比率為86.3%,無有息負債,約當現金為124億日圓,扣除負債的淨約當現金為124億日圓。
另一方面,這家企業的總市值約90.4億日圓,所以理論上只要出90.4億日圓就能收購該公司,然後得到124億日圓的現金。這只是理論上,但從中大家應該能感覺到,這檔個股是被低估的價值股吧。(按:臺灣四季報中未刊載有息負債與約當現金、總市值,臺灣讀者可上台灣股市資訊網查詢。可參考第209頁的「投資小知識」,從資產負債表得知。有息負債包括短期借款、長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
當然,營收如果減少,就必須用手頭的資產支付人事費這類成本。但營收如果確實維持並從中獲利,現金就會繼續增加。如果公司的體制改變,或因為某種變化使業績急速恢復時,現金有可能進一步增加,所以和市場評價之間的差距會更加擴大。這類價值股在評論欄還感受不到任何變化時,就是最好的買點。
第4章也提到,股票如果一直處於被低估的狀態會很傷腦筋,會需要某種讓股價上漲的「催化劑」。因為這類可稱為催化劑的巨大變化,有些業態現在甚至變得和幾年前截然不同。
例如,諾日士鋼機(7744)就是一個例子,過去他們的特色是「照片沖印用實驗室機器世界第一」,但因為數位相機和智慧型手機普及,現在不需要沖印照片了,該公司也因為落後於時代,所以股價一直處於被低估狀態。
但在四季報2012年1集新春號的評論欄中寫到「【新領域】……與拓展抗老化協助服務的生技新創合作,主要目標是參與預防醫療領域」,這是一個轉換期,因為一家過時的公司轉而變成先進醫療類股的成長股。現在他們已經放掉工業用照片沖印機事業,轉而在「保健」(分析調查醫療數據等)和「製造」(生產銷售筆頭材料)的領域獲利。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破解四季報,年年找到漲10倍飆股:連續20年,讀超過80本的四季報達人,教你找到漲10倍股票的最速竅門》,大是文化出版
Tags: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方穎豐的小夢想成就少棒之家的大志氣!安麗與棒球校長為小小球員建立以「家」為核心的棒球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會教棒球到成為少棒界的棒球校長,方穎豐憑藉著對教育的使命與對體育的熱愛,在台東成立少棒之家。這一路走來,歷經許多挫敗與艱難,幸好有各方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尤其是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十年來的贊助,讓少棒之家至今仍持續培育小小選手,在棒球的路上勇敢追夢。
談到少棒,許多人一定會立即聯想到台東,因為不少優秀的棒球選手都來自台東,其中少棒之家更可說是棒球選手的育成中心,如中華職棒統一獅的左投林詔恩、U12世界少棒錦標賽季軍成員簡紹翔。而培育無數小小球員追夢的少棒之家,背後的重要推手則是在少棒界有「棒球校長」之稱的方穎豐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5年的方穎豐校長,原不是棒球專業,而是體育班的導師。因原本帶領棒球隊的教練離去,讓他因緣際會接手棒球隊。但剛開始,他才發現自己不會教棒球,連打擊都常揮棒落空。為了帶領球隊,他開始研讀棒球相關書籍,請教棒球教練、前輩,仔細、認真地觀看每一場棒球比賽。初期,棒球隊出賽常常十比零提前結束,方穎豐在球場告訴自己,「孩子在球場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重要的,我應該要對這些孩子負責任,我一定要在這紅土球場站起來。」約十年的時間,他不僅讓球隊拿到台灣區比賽的第一個冠軍,還成為球場常勝軍。

棒球是人生的縮影必須築夢踏實
對棒球如此執著,並不是因為以主流價值觀而言,棒球隊可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素養等。對方穎豐來說,棒球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他帶領球隊並沒有過多複雜的想法,純粹因為孩子喜歡棒球,那就讓他們好好打棒球。而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又剛好有職業球隊,所以就以打到冠軍、打到職業隊作為夢想與目標。他以「築夢踏實」的精神,期望從一場場比賽中,為這群孩子建立生活的態度,面對困難、阻礙如何再站起來。
少棒之家的雛型源自張家五兄弟
為什麼會想成立少棒之家?方穎豐說到,他原先在基隆的學校服務,在偶然的機會帶隊到台東比賽,他驚豔台東的孩子打起棒球就如同他們唱歌般,個個都是天生好手,不論是球感、打擊、運動神經都非常優秀,各方面的協調性極佳。因為校長任期及家庭等因素,方穎豐請調至台東任教,之後便積極籌組棒球隊,想一圓棒球夢。
方穎豐回想,少棒之家最早的雛形來自於「張家五兄弟」。當時球隊有個阿美族的小孩張進德,擁有棒球天賦與極佳的球感,但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轉學,無法再參加棒球隊。於是,連族語都不會說的方穎豐,只好帶著學校裡會說族語的護理人員,一同去拜訪學生家長,想勸說張進德的阿嬤讓他繼續留在棒球隊,甚至承諾會提供張進德的三餐、住宿、球具裝備以及生活照顧等。
護士將方穎豐的承諾如實翻譯給阿嬤後,沒想到阿嬤回覆讓護士大笑說,「校長你賺到了。阿嬤說,我有五個孫子,全部都給你。」就這樣,他硬著頭皮帶回五個小孩,將校長宿舍改為兄弟五人的住所,平時除了上學、訓練外,同時提供食宿、生活起居照料。
不只是棒球隊 而是充滿關愛的「家」
方穎豐說,張家五兄弟是讓他堅持在棒球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的重要因素。當時,張家大哥張進德才小學五年級,雖然球技不凡,卻有學習障礙。最小的弟弟張偉聖,也才幼稚園,正是需要有人陪伴、關心的年紀。
為照顧張家五兄弟,再加上台東學童的狀況,方穎豐開始思考,他想要的不只是棒球隊,他想要給這群孩子一個家。家不是只提供三餐溫飽,棒球訓練而己,家是有人可以輔導他們學業,照顧他們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所以他將棒球隊取名為「少棒之家」,讓參與球隊的學童們都一起住校,一起訓練,一起上課,他像爸爸一樣關心、照顧這群孩子的生活。
因為少棒之家給球員們的不僅是球技訓練,方穎豐如兄、如父的照顧,讓這群來自台東的棒球選手有了家的溫暖,在學習及訓練上都更加認真,日後這群選手紛紛以不凡的成績回報方穎豐的關愛。張家五兄弟中的老大張進德、老二張進龍、老三張育成以及最小的弟弟張偉聖,都在職棒的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方穎豐笑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投報率最好的招生,不僅一次招到五位選手,而且還有四個在職棒領域擁有傲人的成績。

「小夢想 大志氣」翻轉少棒之家的未來
少棒之家成立後,面對孩子的住宿、三餐、裝備、球具、球衣等,龐大的開銷讓方穎豐一度喘不過氣來。此時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甫成立,以「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召募公益合作夥伴,讓方穎豐看見了持續下去的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資深公關經理黃南瑄表示,安麗在三十周年慶時成立「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希望秉持著安麗以人為主、利他共好的宗旨,透過基金會幫助需要資助的團體。2013年基金會展開「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少棒之家即為第一屆頭獎的得主,因此牽起雙方的合作。

方穎豐笑說,安麗「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企畫案,短短6頁卻比其他機構要求的50頁還難寫。不過在安麗甄選的過程中,卻是讓方穎豐收穫最多的。他在撰寫計畫書與評審提問的過程中,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沒做到,哪些可以加強,讓他在經營少棒之家時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讓少棒之家更好、更完善。
懂得感恩、惜福的少棒之家
少棒之家成立至今,方穎豐表示這是集眾人之力才有如今的成果。少棒隊球衣上繡著「惜福」二字,源自於最早支持他成立棒球隊的贊助商洪百吉先生,洪百吉不要方穎豐在球員球衣上印上企業名稱,而希望以「惜福」代替,讓孩子懂得感恩並珍惜所得一切來自眾人的力量。
十年前,安麗與方穎豐因為「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開起合作機緣。十年間,安麗的會員也陸續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營養協助,帶著孩子做營養午餐等,也由於安麗的協助,更多人看到少棒之家,瞭解少棒之家,紛紛加入資助的行列。近年,少棒之家更是安麗「愛陪伴課輔計畫」的合作對象,提供孩子課業輔導,希望孩子不僅球打得好,學業也能保持水準。
過去十年,安麗透過「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以及「愛陪伴課輔計畫」幫助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有翻轉未來的機會。未來,安麗會繼續透過多元的評審以及完善的甄選機制,針對具影響力且可持續執行的兒少專案進行合作贊助,讓弱勢孩子也能成功追夢、實現自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小夢想 大志氣 追夢計畫
看更多追夢計畫故事
參與追夢計畫網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