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清廉指數排名東亞第四 司法與政治貪腐有待加強

台灣清廉指數排名東亞第四 司法與政治貪腐有待加強
Photo Credit: coolloud CC BY NC ND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coolloud CC BY NC ND 2.0

Photo Credit: coolloud CC BY NC ND 2.0

2013年度全球「清廉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 CPI)於昨日下午一點在全球同步公佈,其中丹麥和紐西蘭以91分並列第一,是全世界政府最清廉的國家,索馬利亞、北韓和阿富汗則以8分墊底,台灣今年排名第36,分數同為61分但是名次比去年進步一名。國際透明組織官員表示,台灣在政黨、警政和司法體系的清廉還有待加強。

清廉指數國際透明組織(TI)自1995年起每年發布的評估,就世界各國民眾對於當地腐敗狀況的主觀感知程度予以評估及排名。根據各國商人、學者與國情分析師,對各國公務人員與政治人物貪腐程度的評價,以滿分100分代表最清廉,資料來源包含自由之家、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等10個國際組織。清廉指數評分越高,意味著感知的腐敗程度越低。

今年接受評比的177個國家中,逾三分之二的得分不到50,前十名照例以歐美國家占多數,新加坡和澳洲是另外兩個也進榜的亞太國家,而這些國家得分都在80以上。末段班幾乎由中東和非洲國家包辦,敘利亞、甘比亞和西班牙等國是今年名次退步最多的國家,希臘、汶萊和緬甸等國進步幅度最大。

台灣(61)與以色列並列第36名,在東亞僅次於新加坡(86)、香港(75)、日本(74),優於南韓(55)、馬來西亞(50)、中國(40)。另外金磚四國裡,巴西(42)排第72、中國大陸(40)排第80、印度(36)排名第94、俄羅斯(28)排名127名。

東亞國家 清廉印象指數近六年比較

國際透明組織主席拉貝勒(Huguette Labelle)說,2013年貪腐印象指數顯示,所有國家各層級政府仍面臨貪腐的威脅,「公部門的貪腐仍是全球最大挑戰之一,尤其在政黨、警政和司法體系等領域。」

國際透明組織研究員海瑞其(Finn Heinrich)說表示,「國家四分五裂和貪腐息息相關,就像利比亞和敘利亞,這兩國的惡化程度最為嚴重。」 另外像是索馬利亞、阿富汗等國家的政府施政效能不彰,民眾要自食其力過活、取得服務、獲得糧食和生存。

海瑞其也說同樣墊底的北韓「是完全封閉的極權社會」,許多脫北者曾說,飢荒導致貪腐加劇,「因為為了生存,你得認識執政黨中會貪汙的人」。

國際透明組織亞太地區主管普利帕特(Srirak Plipat)指出,台灣雖然最近幾年都排在前段班,不過,在反貪腐方面仍有一些挑戰等待克服,包括司法體系的貪腐問題特別值得關切,還有政治獻金的問題、賄選問題和公務員收受紅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