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穿山甲報告:菲律賓法律威懾不了盜獵集團


穿山甲報告:菲律賓法律威懾不了盜獵集團
Photo Credit: Yu Chih Wei / The Reporter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菲律賓在2017年間,共發生了38起穿山甲走私案件,穿山甲走私活動之所以猖獗,是因為菲律賓法律僅以監禁三個月和低額的罰款應對,無助於打擊因中國市場需求而興起的偷獵穿山甲活動。

文:「穿山甲報告:走私至滅絕」|Keith Anthony Fabro,Jee Geronimo(Rappler, Philippines)|翻譯張雅鈞

2019年7月,菲律賓法院判處3名男子違反該國野生動植物保護法,罪名成立。他們在距離首都馬尼拉約60公里的大雅台市檢查站被捕,現場有10隻菲律賓穿山甲,為當地的亞種。

此案是首次成功定罪巴拉望島(Palawan)的野生動植物走私者,巴拉望島是菲律賓穿山甲分佈最多的地方,即便是首次定罪成功,但懲罰還是相對輕,法院判處每名走私者三個月監禁和兩萬比索的罰款(約385美元),而今年八月,這三名走私者遭保釋,並提交了緩刑請願書。

菲律賓陸地和水產研究中心執行主任Emerson Sy表示,由這類案件可見,法律本身其實無法遏阻走私者。

Sy說:「值得注意的是,同樣一群人會持續參與(非法交易),舉例來說,有個主要買家是外國人,他被抓了好幾次還是持續在經營走私,因為野生動植物走私的刑罰是可以保釋的,如果被捕,他只要交保就可以脫身。」

2019年6月,菲律賓當局在大雅台市( Tagaytay City)查獲了10隻穿山甲,3名男子被捕。

有份報告分析了2001至2017年間菲律賓緝獲穿山甲的數據,該報告由致力於研究野生動植物走私貿易的全球非政府組織TRAFFIC於2018年發表,他們發現這17年間有38起案件查獲了667隻穿山甲,而Sy就是報告作者之一,與其他地方的數據相比,菲律賓緝獲的穿山甲數量乍看很小,不過其實當地的穿山甲數量在21年間減少了超過五成,因此該數量是非常可觀的。

菲律賓緝獲圖-v1-ff
菲律賓2017年間的38起案件中緝獲了667隻穿山甲,圖為緝獲地點和標本數量分佈圖。

而Sy也提到,他們分析得到的查緝數據,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Sy進一步表示,菲律賓穿山甲只分布在巴拉望省,牠們的棲息地其實很小,所以任何走私盜獵都會對牠們產生重大影響。

TRAFFIC研究人員也發現,穿山甲獵捕量在過去十年大增,Sy說一個因素是需求的增長,特別是在馬尼拉都會區,穿山甲肉被當作一種奢侈食品出售,鱗片則被當作傳統藥材。

在大雅台市被捕的3名男子將10隻穿山甲走私出巴拉望,在馬尼拉進行非法貿易。

但Sy解釋說,在國內,大多數食用穿山甲肉的人仍然是外國人,「因為(菲律賓人)沒有吃穿山甲的習慣。」他說,即便有些當地人也會食用穿山甲,但前提是剛好捕獲,不然不會特別獵捕。

穿山甲肉的售價為每公斤3至5美元,而鱗片的售價為每公斤130至190美元。 TRAFFIC報告指出,在馬尼拉大都會地區,現成/冷凍的穿山甲和煮熟的穿山甲售價分別為233美元和272美元。

Sy解釋:「獵捕穿山甲的盜獵者通常是當地的菲律賓人,而到社區交涉的中間商人有些是本國人,也有些是外國人。中間商人會再將穿山甲賣給批發商或是供貨商(一樣菲律賓人或外國人都有),供貨商有可能直接販售穿山甲,或是為其他地區供貨,比如賣到馬尼拉之類的,從這裡開始就取決於買家在哪裡。」

但正如Sy指出的,整個走私產業鍊「下層」的人(即盜獵者和販運者)通常是被執法部門逮捕的「代罪羔羊」。

巴拉望島可持續發展委員會(PCSD)是該省《菲律賓野生動植物保護法》的執法機構,攤開他們的數據,從2010年至2018年就有33人因涉及該島上的非法穿山甲交易被捕,而至少有16起刑事案件是在同一段期間起訴。

Sy說:「我們必須找到實際下令獵捕、提供資金的人,他們如果沒有被捕,盜獵就永遠不會結束。」

2016年,菲律賓提議將菲律賓穿山甲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附錄第一章。菲律賓政府的提案裡指出,菲律賓穿山甲「已瀕臨滅絕,受到國際貿易和棲息地縮減的不利影響」,同時這點也已經列入「與中國和馬來西亞,甚至與越南的國際貿易」相關文件。

與此同時,2018年TRAFFIC的報告指出,他們無法從研究作者分析的緝獲數據中確定國際貿易路線為何,因為「除了緝獲的位置和所緝獲的穿山甲類型和數量外,許多紀錄都沒有相關背景資訊。」

報告亦點出:「居住菲律賓的外國公民(例如來自中國大陸和台灣的人)也涉入幾次緝獲活動中」,但仍不確定「這些行動是否是為了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以供應給本地和外國人食用,或甚至是國際市場的需求。」

Sy指出,當地傳統醫學仍有使用穿山甲鱗片的需求,但量不如海外大,主要的需求還是來自於中國和越南。

面對以上這些挑戰,我們還有許多努力要做。大眾也對菲律賓穿山甲缺乏認識,事實上菲律賓穿山甲是最少被研究的物種之一。

2018年,菲律賓聚集了不同的保育組織,為保育菲律賓穿山甲制定了25年的計畫,而 PCSD也將進行研究,確定目前棲息在巴拉望島的菲律賓穿山甲數量,希望最終可以將此地納為保育的重要棲息地。

延伸閱讀:

此篇文章採CC 4.0授權,擷取自「穿山甲報告:走私至滅絕」(Trafficked to Extinction),該報告由來自非洲、歐洲與亞洲共14個媒體、30多名記者共同參與報導,台灣的《報導者》也參與該計畫。

本文經「穿山甲報告:走私至滅絕」授權轉載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