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面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為何印尼華人選擇了高牆而非雞蛋

面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為何印尼華人選擇了高牆而非雞蛋
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由於印尼華人經歷過種族衝突的歷史,因此多嚮往國家社會的穩定,因此對於香港民眾的反送中運動,加上中國認同的民族情感因素下,多傾向於反對香港民眾激烈的抗爭行為。

延續幾個月的香港反送中示威遊行,在五號禁蒙面法實施之後逐漸平息下來,除了街頭少數所謂的勇武派還在抗爭之外,之前動輒百萬人上街遊行的人潮已經逐漸退去,香港政府和港警利用法律以及一概毆打拘捕的強勢清場作為,的確有效的鎮壓了抗議人數和氣勢 ,也恢復了港府眼中的秩序。

香港南方的印尼,除了印尼官方定調為中國內政而保持沈默之外,印尼同時本身也面對類似的反惡法抗爭,對於香港新聞並沒有做太深入的報導,有的只是類似詳實的紀錄片,讓人看到香港從和平上街抗議,百萬群眾井然有序的遊行,而且自動讓路給救護車通行,表現出港人文明的高素質。再到最後,到處有人焚燒銀行以及破壞地鐵等公共設施,印尼人也開始流傳,原來抗議時間久了,香港人的素質也不過如此,和落後的印尼並沒有多大差別。

從常理判斷,香港四分之一的人上街遊行,那地方一定有什麼事情是不對的,甚至印尼本國籍的記者被警察子彈擊中眼睛也沒引起多少人同情討論。大多數印尼人不懂,或甚至不在意香港人為何抗議?香港人的訴求是什麼?為何持續這麼久?為何對中國政府沒信心?為何林鄭不辭職?為何單單挑中國銀行破壞?為何單單砸毀福建人開的店鋪?為何有所謂的臥底黑警?為何回歸中國才22年,昔日的榮光就變成街頭格鬥?其實沒太多人去深入了解這件事,即使理應理解比較深入的華人族群,也沒有深入理解到香港人對中國政府和中國司法系統的不信任基礎,只是很單純的質疑:你又沒犯法,為何怕被抓?口徑其實就和央視以及人民日報海外版一樣。而不意外的,央視以及人民日報海外版也就是一般印尼人垂手可得的媒體。

不少印尼文網路上和手機群組內轉發的內容都是央視的報導,都是街上的焚燒破壞和鬥毆的照片和錄影,讓群組的人彷彿看了實況一樣,對於「港獨」和香港「覺青」的印象絕對不會太好。對於不懂中文的年輕人,老華人還會熱情十足的加上印尼文解釋。甚至前幾天,不少老華人還詢問和贊同,這樣子亂搞,解放軍怎麼還保持沈默, 是不是該出動鎮壓了?

軍隊出動鎮壓,這句話觸動了許多印尼華人的敏感神經。

即使感性遠大於理性的印尼民族性,大家也知道軍隊和警察的差別。

警察負責維護社會秩序,而軍隊則是負責掃平眼前的障礙。印尼過去歷史上,每一次軍隊出動,那一定是血流成河,若加上政治因素,華人族群通常是受害者之一。因此,華人族群對於武裝部隊是敬畏有加,知道他們手上的槍能做什麼。批評香港人不愛國可以,但要解放軍拿起步槍射殺香港人,除了極少數的印尼極端愛中國老華人之外,這就不是絕大多數華人能接受的底線了。

印尼華人絕大多數是支持中國政府的,也就是所謂的親中,支持中國政府的原因很多,但基本上有下列幾大項。

在政治環境來講,印尼自己目前恰好面對同樣的狀況,不少人假藉民主之名抗議,被查出背後有推翻佐科威政府的政治目的,還有金主在背後支援暴力行動。若再加上絕大多數華人看不懂中文,看得到的錄影和照片都來自央視或人民日報,自己感同身受的結果就是香港抗議的人都是暴民,都是受到外國勢力蠱惑,意圖推翻自己國家政府。

在歷史因素來講,印尼華人最怕風吹草動,每一次歷史的不安,不同宗教和種族的華人就是代罪羔羊,在擔心自身安危和保護身家財產的前提下,華人是支持安定,害怕動亂的最大族群。在這個歷史的恐懼前提下,華人自然希望盡速平定不安局面,即使不見得每個人都一定支持中國或香港政府所有政策,但還是希望香港局勢能夠早日平定,但在其他人眼裡看來,印尼華人是站在中國政府這邊的。

印尼排華暴動_PEOPLE THROW STONES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1998年發生於印尼棉蘭市的排華暴動景象。

在種族情感下,身為海外華人,不少年齡層偏高的華人到現在還相信,排華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不夠強大,要是中國強大了,在海外的華人就可以揚眉吐氣,不會受到爪哇人的欺負。

不少老華人還信誓旦旦的相信周恩來當年的諾言會實現,要是以後再有排華,強大的中國軍隊就會派兵來救援印尼華人。因此,強大的中國是不少華人的終極夢想,在這個前提下,怎麼可能允許有人意圖破壞中國政府的穩定和成長?這些作惡的對象包含香港,台灣,日本和歐美國家。

在傳統家教下,這個因素涵蓋了幾乎所有華人族群。也就是上一輩的人向下一代灌輸和強化自己是華人的血統,所以這裡極少見到華人與當地人通婚的例子。不少華人強調自己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是從福建移民來印尼,所以自己先是中國人才是印尼人,不能忘了自己的根,而祖先的國家強大也是不少印尼華人所樂見的。在這因素下,華人當然不想見到香港動亂,尤其對香港抗議的動機存疑或不甚理解的狀態之下。

在經濟因素下,中國是印尼最大的貿易夥伴,生意人居多的華人進出口都以中國為首選。許多工廠的機器和原料都來自中國,許多華人的利益也都和中國結合在一起。中國也的確在過去數十年間造就了亮眼的經濟成就和硬體建設,讓許多華人對中國一線城市的進步和機場高鐵等基礎建設等讚嘆不已,也對中國富豪的富裕程度心生羨慕。在經濟利益下,華人對中國的好感是必然的結果,故對於中國製造香港民眾製造動亂,自然立場也會與中國一致。

印尼總統佐科威在雅萬高鐵動工典禮
Photo Credit:Reuters/ 達志影像
圖為總統佐科威在中方人員陪同下出席雅萬高鐵動工典禮。

印尼華人面對爭議的心態是,息事寧人是最好的作法,有人說這叫投降主義,但也造就了華人靈活的身段和手腕。富裕的華人一旦成為政治或法治系統的目標,通常會比私了的結果損失更多。因此身為少數的華人族群很少和人正面衝突,而是尋求坐下來談出更好的結果。看到香港和政府正面衝突,華人自然搖頭,沒有武力,沒有金錢,怎麼可能和強大的中國政府對抗?因為一般印尼華人選擇當順民,也很少上街抗議爭取自己的權益,對香港人的行為很想不透,自然也不贊成暴力抗爭,甚至獨立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