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2019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衣索比亞總理阿邁德:讓「非洲之角」糾紛在我這一代結束

2019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衣索比亞總理阿邁德:讓「非洲之角」糾紛在我這一代結束
Photo Credit: Nobel Prize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揭曉,由衣索比亞總理阿邁德(Abiy Ahmed)獲得殊榮,表彰他努力實現和平與國際合作,特別是他果斷地解決了與鄰國厄利垂亞的邊界衝突。

(中央社)

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今(11)日揭曉,由衣索比亞總理阿邁德(Abiy Ahmed)獲得殊榮,表彰他努力實現和平與國際合作,特別是他果斷地解決了與鄰國厄利垂亞的邊界衝突。

當時兩國和談間,阿邁德曾說,他希望糾紛在這個世代結束,並重申他願意接受領土轉移。

先前就有專家預測,與多年世仇厄利垂亞和解的衣索比亞總理阿邁德很有機會奪下和平獎。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和平與衝突研究所教授瓦倫斯坦(Peter Wallensteen)表示:「阿邁德是很好的候選人,他在任內對國家及區域發揮了和平影響力。」

厄利垂亞和衣索比亞2018年7月9日在厄利垂亞首都阿斯馬拉(Asmara)簽署恢復雙邊關係的協議後,兩國領袖迅速掃除自1998年因領土爭議爆發衝突以來,長達20年的敵對;衣索比亞同月19日任命前駐愛爾蘭大使胡笙(Redwan Hussien)出任駐厄利垂亞大使,厄利垂亞則在21日任命前駐美國大使魯森(Semere Russom)駐衣索比亞大使。

《中央社》報導,負責頒發諾貝爾和平獎的挪威諾貝爾委員會(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今天發布的聲明寫道:「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也肯定衣索比亞、東非和東北非地區,所有為了和平及和解努力的相關人士。」

「阿邁德與厄利垂亞總統阿夫瓦基(Isaias Afwerki)密切合作,迅速制定和平協議的原則,終結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之間長期來的『無和平、無戰爭』僵局。」

「儘管在衣索比亞仍有許多工作有待完成,和平獎桂冠阿邁德已進行了重要的改革,讓許多公民對於更美好的生活及未來懷抱希望。」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認為,現在正是阿邁德一切努力獲得認可及鼓勵的時候。委員會希望諾貝爾和平獎能強化阿邁德針對和平及和解的重要工作。」

衣索比亞總理辦公室得知獲獎消息後表示,衣索比亞對於阿邁德榮獲諾貝爾和平獎一事感到非常驕傲,並稱總理獲獎證明他致力改革國家,並尋求與厄利垂亞達成和平。

諾貝爾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文學獎得主已經分別在7日、8日、9日和10日陸續出爐,經濟學獎得主則將於14日公布,為2019年諾貝爾頒獎季劃下句點。

今(2019)年諾貝爾獎每一個獎項的獎金為9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2807萬元),若得主超過一位,則獎金平分或依比例分配。

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剛果民主共和國婦科醫師穆克維格(Denis Mukwege)和25歲亞茲迪女性穆拉德(Nadia Murad)。穆克維格20年來治療在戰火蹂躪東部地區被強暴的女性,並幫助她們走出創傷。

穆拉德於2014年在伊拉克北部大城摩蘇爾(Mosul)被伊斯蘭國(IS)戰士綁架,並淪為性奴長達3個月後才成功脫逃。

阿邁德獲獎之因:除了終結戰爭,還有致力性別平等

《風傳媒》報導,厄利垂亞從1961年開始,打了近30年獨立戰爭才在1991年脫離衣索比亞獨立。但1998年雙方再度開戰,造成至少7萬人死亡,雖然戰事已在2000年結束,兩國關係仍是水火不容。

時隔20年,42歲的衣索比亞總理阿邁德2018年4月上任時即明確表示,希望與厄利垂亞展開和談。去(2018)年7月,阿邁德與厄利垂亞總統伊薩亞斯(Isaias Afwerki)公開擁抱和解,撫平非洲之角多年戰爭的傷痛,首開兩國之間的友好交流。

阿邁德也主動向伊薩亞斯提出建立正常關係,包含重啟兩國電話熱線、開設往來兩國的航線、設立大使館、開放港口與邊境往來等創舉,兩人更密切合作,與9月簽署「和平協議」,為厄、衣兩國關係寫下歷史新頁。

《青年日報》報導,現年42歲的阿邁德是現今非洲最年輕的國家領導人,他去年年底在選戰中獲勝後,隨即公布一連串改革計畫,包括釋放記者和政治犯、開放國營企業、遭封鎖的數百個網站獲得解除,並且宣布「完全接受並執行」與厄利垂亞在2000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促成兩國關係正常化,帶來和平希望,也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殊榮

《自由時報》報導,阿邁德也致力於性別、環保問題,婦女沒有被排除在他的進步議程之外,阿邁德藉由任命女性擔任一半的內閣成員,來表明他對性別平等的承諾,國際社會也相當能夠接受他的倡議和改革,例如在國境內植樹造林以遏制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