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為了讓真相流傳,請保持「資訊公德心」

為了讓真相流傳,請保持「資訊公德心」
Photo Credit: Miguel Candela / Newscom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政府及警隊失去公信力後,很多傳聞難以證實而不斷流傳,當中有些明顯有錯。要避免假消息影響真相流傳,我們需要保持「資訊公德心」,在轉發消息前請先盡量查證內容。

自831警察衝入太子站月台及車廂內襲擊乘客[1]更驅趕記者離場後[2],「警察打死人,再毀屍滅跡」的傳聞不斷,示威場合不難聽到「721唔見人,831打死人」的口號。坊間對於自殺案、浮屍案也越來越多關注,甚至出現錯誤的數據分析,誤稱自殺案大幅增加。[3] 即使最先整理數據的網民早已指出有更齊全的統計[4],近一個月後我仍然在Facebook上見到人轉貼那一組錯誤數據。

但這是否代表所有自殺案、浮屍案的質疑,都是捕風捉影呢?又不是。昨日(11日)《蘋果日報》報道15歲少女陳彥霖於9月22日的死訊,並引述她多位身邊朋友的說法,質疑死因有可疑,引起大量關注。[5] 下午《蘋果日報》指昨日陳彥霖遺體昨已火化後,更引起「毀屍滅跡」的質疑。[6]

公權力失信的後果

這些傳聞及恐慌之所以出現,其中一大原因在於警隊長期拒絕監察,在鏡頭下拍得清清楚楚的暴力都公然否認,以致徹底失去公信力,現在就算傳聞失實,他們亦無法有效澄清,因為無論其解釋真假均難以令人信服。目前這個局面是悲劇,亦是警方及政府咎由自取。

RTS2OKUX2
Photo Credit: Kai Pfaffenbach / Reuters / 達志影像

然而,這不代表我們可以任意轉發網上見到的傳聞。相反,我認為有不少人在轉發消息都太過輕率,表明「希望炒車」卻疏於查證,甚至讓內容農場(content farm)借機牟利——近月我在Facebook見到內容農場帖文大幅增加,主要都是轉貼跟示威、自殺或浮屍有關的新聞,以及LIHKG(連登)討論區帖文。

容我先舉兩個例子解釋問題所在,再提出一些建議,以平衡轉發消息及保持準確的要求。正如區家麟曾提到,「向朋友亂發失實訊息,等同亂拋垃圾」[7],在網絡上我們也應該保持「資訊公德心」(除非你「單機」使用Facebook),這不是甚麼潔癖,而是為了尋求真相。

近月浮屍數量是過去10年總數?

昨日我在Facebook見到一則聲稱消防員提出多項疑點的帖文,來源不明,迅速被轉貼至論壇及內容農場。[8][9]當中第一個疑點是「佢話佢做左消防船十幾年,近幾個月發現嘅浮屍已經係佢做10年嘅總數」,若以6月至10月這4個月計算的話,就代表近月發現浮屍數量為過去的30倍[10],這是個非常驚人的數字,但是否屬實?

我手頭上沒有準確數據判斷,不過仍有其他參考資料。早前Facebook專頁「2019年香港自殺資料統計」作者——他非常仔細收集及記錄關於自殺新聞——抽出了今年淹溺死亡或屍體發現的數據,給其他人分析。[11]根據他的數字,今年1至5月的淹溺死亡或屍體發現數字有16宗,6月至今則有17宗,即使數據可能有遺漏,也不太可能等同過去10年總數——雖然或可辯解只是該匿名消防員的經驗,這至少是非常誤導的說法。

當然,浮屍數量有否增加、各宗浮屍案是否可疑可再作討論,但第一點的誇張數字,已令人懷疑這則沒有確實來源的帖文到底有多可靠,轉發前應該三思。

AI權威揭香港可怕內幕?

另外,我亦見到有朋友轉發YouTube頻道「新聞拍案驚奇」的影片[12],當中引述「美國AI權威機構」指他們披露了「有關香港的可怕內幕」。主持人兼新唐人電視台記者李大宇在影片中表示,「據業界人士透露,這家機構在過去20年間調查了一千多家中共企業」,又指創辦人Cyrus A. Parsa「是安全方面的專家,精通中國和伊朗事務」。

這個「AI權威機構」叫做「The AI Organization」,我查了一會,發現非常可疑。首先,這不是甚麼AI權威機構,不單是我沒有聽過,其網頁製作簡陋,由始至終只知道這家公司一個人的名字——創辦人Cyrus A. Parsa——沒有看到任何專家團隊,我點了幾篇文章都是署名Parsa。[13]

至於這位Cyrus A. Parsa,我亦花了點時間「起底」,基本上李大宇所提到的背景都是他在網頁上的簡介,在其他網頁沒有看到這位「專家」太多。我所能找到比較確定的資訊是,他曾於加州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就讀國土安全碩士課程(Graudate Program in Homeland Security),其2009年的畢業論文標題為《法輪功與國土安全》,而在2011年時似乎亦是該校的博士生,一份校內刊物提到他有份負責一個法輪功的藝術展。[14][15][16]

再者,這家公司及網站址於2018年11月註冊[17][18],似乎很難在過去20年調查一千多家中共企業吧?

至於Parsa那篇被引用的文章,其實也沒有甚麼明確的資訊來源,只提到是「情報社群」提供資訊,但那些都是網絡一直流傳的消息。[19]這家公司不但不是甚麼「AI權威」,亦稱不上是可靠消息來源。

從Fact-check到「希望炒車」

這兩個例子想說明的是,上述內容其實只要簡單查證一下,不需要太完整的fact-check,便能夠找到可疑之處——在100%確定和毫無證據之間,其實有很大空間。減少有問題的內容流傳,有助我們更集中看值得關注的問題。

這場運動開始不久,已經有非常多的消息流傳,特別是721元朗黑夜後,網絡更有很多未經證實的「江湖傳聞」以錄音形式在WhatsApp流傳,「FC(fact-check)咗未」、「已FC」是討論常見的字句。而在9月初自殺消息開始受到關注時,「求FC」及「希望炒車」則取而代之,代表網民即使無法或難以證明消息屬實,仍然先轉發出去,務求引起大眾關注,從而確認消息真假——即使「跟車太貼」繼而「炒車」都在所不惜。